高健刚
- 作品数:61 被引量:269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局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加兰肽等对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儿茶酚胺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加兰肽(GAL)等对于嗜铬细胞瘤细胞分泌儿茶酚胺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原代嗜铬细胞瘤细胞28例,功能组16例,功能隐匿组12例。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GAL、转化生长因子(TGF)、U0126、GFl09203X作用后检测细胞培养基中儿茶酚胺水平,并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曲线变化。结果地塞米松可导致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儿茶酚胺分泌显著增加,而且其增加是与剂量相关的,培养第3天时0.1μmol/L浓度的地塞米松使去甲肾上腺素由(20.10±7.25)ng/10^5增加至(42.07±9.41)ng/10^5,肾上腺素由(22.12±5.78)ng/10^5增加至(42.12±9.78)ng/10^5,而对增殖没有影响。GAL可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0.01μmol/L浓度的GAL使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至(33.24±7.17)ng/10^5,肾上腺素增加至(33.09±8.05)ng/10^5,较地塞米松作用弱,同时增强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以被U0126或GFl09203X阻断。TGF增强细胞增殖但抑制儿茶酚胺分泌。结论地塞米松、GAL可以刺激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合成、分泌儿茶酚胺,受体GALR2可能是GAL上述生理作用机制的主要介导途径。GAL及受体GALR2缺乏可能是部分嗜铬细胞瘤功能隐匿的主要原因。
- 高健刚李汉忠张玉石孙小庆
- 关键词:嗜铬细胞儿茶酚胺
- 糖代谢异常患者上尿路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与上尿路结石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院区及东院区)收治的共26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糖代谢异常合并尿路结石组和单纯尿路结石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血液、尿液的部分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状态与泌尿系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糖代谢异常合并尿路结石组相比单纯尿路结石组,在单因素差异分析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肌酐、TC、LDL、血钙、血磷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尿PH、尿比重、空腹血糖、尿素氮、尿酸、TG及HD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提示尿液pH及空腹血糖为泌尿系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血糖升高和尿pH为尿路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于泽伟李金鹂高健刚
-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上尿路结石
- 加兰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加兰肽(GL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LA在50例前列腺增生、5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LA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骨转移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50)、68%(34/50)和80%(24/30),前列腺癌及骨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29.74,均P〈0.01),但骨转移组与前列腺癌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P〉0.05)。结论GL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可作为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鉴别指标,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 孙延波孙小庆高健刚李奎侯四川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骨转移
- 38例右半结肠癌漏诊原因分析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漏诊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87~ 1996年 3 8例右半结肠癌漏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论 对右半结肠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要有充分认识及高度重视 ,特别是对高危人群应全面检查、定期复查 ,以提高右半结肠癌的早期诊断。
- 高健刚厉建田
-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漏诊
- 前列腺囊肿微创治疗的选择(附7例报告)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与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前列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因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及排尿费力等就诊,3例以尿频、尿急及会阴部不适等类似前列腺炎症状就诊,1例因血精就诊。均经B超、MRI检查,对3例靠近前列腺尿道的较小囊肿行经尿道前列腺囊肿去顶术,对4例向尿道及膀胱顶后方突起的较大囊肿行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结果:7例患者均经B超、MRI联合确诊。经尿道手术时间30~40 min,出血20~50 ml;腹腔镜手术时间100~160 min,出血30~80 ml。术后引流2~3天,留置导尿管1~2周。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2年,无尿路刺激症状,无排尿困难,阴茎勃起及射精功能正常。结论:经直肠B超和MRI是诊断前列腺囊肿的重要方法。对于靠近前列腺尿道的有症状的囊肿,经尿道前列腺囊肿去顶术疗效确切;当囊肿靠近尿道及膀胱顶的后方时,腹腔镜切除囊肿具有组织显露清楚、不易损伤盆腔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此类前列腺囊肿的最佳选择。
- 高健刚朱磊一侯四川孙小庆白鑫祝海张劲刘之俊翁博文贾勇王奇邱志磊
- 关键词:前列腺囊肿微创治疗腹腔镜术
- 肾嫌色细胞癌伴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
- 2007年
- 肾嫌色细胞癌伴平滑肌肉瘤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8岁。因左上腹胀痛1年余,间歇无痛肉眼血尿6个月于2004年5月8日入院。查体:消瘦,左上腹可扪及拳头大小包块,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56mm/h,丙氨酸转氨酶(ALT)96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5U/L,血常规正常。尿中红细胞中量。B超提示左肾外侧12.5cm×8.9cm×10.7cm肿块,中等回声,内见4.2cm×1.6cm强回声,血流丰富。
- 袁铭夏溟李汉忠荣石高健刚
- 关键词:肾嫌色细胞癌平滑肌肉瘤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肉眼血尿上腹胀痛
- 输尿管口囊肿的微创手术治疗被引量:39
- 2006年
- 目的评价输尿管口囊肿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经尿道电切(TURU)手术治疗输尿管口囊肿患者资料。男9例,女16例;年龄18—61岁,平均38岁;单侧18例,双侧7例;单纯输尿管囊肿22例,异位输尿管囊肿3例。结果25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22例,手术平均时间15min,术后平均住院3d。术后定期B超、膀胱造影随诊,随诊时间1—9年,3例异位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存在术后膀胱输尿管返流,2例再次行开放手术后痊愈。结论TURU是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有效方法;当合并存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或术后膀胱输尿管返流时,应采用输尿管膀胱抗返流手术。
- 高健刚夏溟李汉忠袁铭李致涵刘谦
-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手术治疗经尿道切除术
- 双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经膀胱镜或电切镜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163例膀胱结石患者,男性128例,女性35例,年龄57-86岁,平均72.6岁。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的110...
- 孙小庆高健刚侯四川白鑫朱磊一祝海刘之俊贾勇翁博文王奇邱志磊
- 关键词:膀胱镜电切镜钬激光膀胱结石
- 文献传递
- 巨大肾上腺肿瘤的腹腔镜手术(附29例报告)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直径≥6cm)肾上腺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为29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均顺利施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经腹腔途径17例,经腹膜后途径12例。肿瘤直径6.0~9.5cm,平均(6.7±2.5)cm,手术时间85~180min,平均(98±35)min,术中出血90~1200ml,平均(225±87)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70h,平均(38±25)h,术后2~3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6~10d,平均(5.7±2.3)d。随访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27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皮质腺癌复发。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可为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巨大肾上腺肿瘤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已成为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可选择的有效术式。
- 侯四川高健刚孙小庆祝海白鑫朱磊一刘之俊贾勇翁博文邱志磊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泌尿生殖系侵袭性血管黏液瘤(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系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 分析 2例泌尿生殖系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资料。例 1,男 ,5 5岁 ,表现为腹股沟区无痛性肿物 ,B超示低回声肿物 ,行肿物完整切除术。例 2 ,女 ,14岁 ,主要症状有尿频、血尿、排尿困难和尿道口肿物 ,IVU、CT及三维血管成像等明确肿瘤范围及血供 ,行膀胱大部分切除及输尿管再植术。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结果 2例患者随访 2~ 6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例 1病理诊断为精索旁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免疫组化 :Vimentin( + )、Desmin( - )、SMA( + )、S 10 0 ( - )。例 2病理诊断为膀胱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免疫组化 :CD3 4 ( + ) ,Desmin( - ) ,Vimentin( + )Caldesmon ( - ) ,ER( - ) ,PR ( - ) ,SMA( + ) ,S 10 0 ( - )。 结论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有局部侵袭特性的良性肿瘤 ,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需行肿瘤完整切除 ,对于切除困难及复发性肿瘤可选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 夏溟袁铭高健刚严维刚李汉忠
-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物文献复习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