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阴道
  • 7篇假丝酵母
  • 7篇假丝酵母菌
  • 5篇消炎
  • 5篇消炎痛
  • 4篇阴道炎
  • 4篇念珠菌
  • 4篇外阴
  • 4篇外阴阴道
  • 4篇白假丝酵母
  • 4篇白假丝酵母菌
  • 3篇念珠
  • 3篇细胞
  • 3篇菌丝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滴虫
  • 2篇氧化酶
  • 2篇育龄妇女
  • 2篇鼠模型

机构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4篇高俊
  • 13篇肖敦振
  • 12篇姚念
  • 6篇赵丁源
  • 3篇陈雪蓉
  • 2篇刘亚莉
  • 2篇史淑娟
  • 2篇沈继云
  • 2篇周婷婷
  • 1篇彭静鄂
  • 1篇张鑫圣
  • 1篇杜庆玲
  • 1篇段琼红
  • 1篇朱桂宝
  • 1篇曹路敏
  • 1篇谢青贞
  • 1篇左明达
  • 1篇辛志敏
  • 1篇苏南
  • 1篇凌青梅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育龄妇女阴道炎滴虫、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及求医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农村育龄妇女阴道滴虫、假丝酵母菌反复感染者的病因及加强防治措施。方法 2003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对 124例阴道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她们滴虫性和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患病情况及求医状况和就医环境。结果 两种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6 13%和 24 19%,其中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非白化严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 86 67% ),对常见抗真菌药敏感性降低;病人就诊率较高,但复诊率较低,病人的就医环境较差。结论 加强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宣传教育势在必行。
赵丁源肖敦振高俊姚念苏南沈继云
关键词:阴道炎就医环境求医行为滴虫假丝酵母菌
雌激素依赖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小鼠模型中NF-κB、IL-1β和COX-2 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NF-κB、IL-1β和COX-2 mRNA在雌激素依赖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小鼠模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雌激素诱发VVC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雌性昆明种小鼠,预先皮下注射雌激素使其处于假发情状态,然后接种5×106假丝酵母菌孢子构建VVC模型(EI组),并设置雌激素处理未感染组(E组)、未用雌激素处理感染组(I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计数(CFU),于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摘取小鼠阴道组织。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ELISA检测其COX-2 mRNA、NF-κB的表达及IL-1β水平。结果COX-2 mRNA在E组阴道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1),EI组表达水平高于其它3组;接种后第4、7、14天EI组及I组IL-1β水平均高于C组(P<0.01),EI组在第4、7天高于I组(P<0.01);E组NF-κB的阳性表达率从第4天开始就明显高于C组(P<0.01),而EI组显著高于I组(P<0.01)。结论在雌激素依赖的VVC小鼠模型中,雌激素激活阴道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上调COX-2的表达,与感染形成有关;而形成感染后,IL-1β和NF-κB相互作用使COX-2强表达则与感染持续有关。
陈雪蓉肖敦振高俊姚念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白细胞介素-1Β环氧化酶-2核因子-ΚB
雌激素诱导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小鼠模型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雌激素化未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组)、未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I组)、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I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制作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每组分别于接种后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取小鼠阴道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除C组外,各组小鼠阴道组织内第2天出现COX-2的阳性表达,持续升高至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时开始下降;E组在第4、第7天COX-2免疫组化检测OD值分别为0.157±0.017和0.161±0.014,与相应C组(0.101±0.014和0.106±0.014)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均<0.05)。EI和I组第7天的OD值分别达到0.275±0.059和0.234±0.06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P均<0.01),且EI组显著高于I组(P<0.05)。结论:在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中,雌激素能通过诱导阴道组织中COX-2的表达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陈雪蓉肖敦振高俊姚念
关键词:雌激素白假丝酵母菌氧化酶-2
消炎痛对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抑制剂消炎痛对白色念珠菌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不同浓度消炎痛的RPM I1 640加10%小牛血清的液体培养基和玉米-吐温80固体培养基培养3株白色念珠菌,观察白色念珠菌形态发育变化。结果:消炎痛对白色念珠菌芽管和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与其剂量相关。在液体培养基中,消炎痛浓度为0.75 mM时可抑制50%芽管形成,浓度为2.0mM时可完全抑制芽管和菌丝形成;而在固体培养基中,消炎痛浓度为1.0mM时可抑制菌丝和厚壁孢子的形成,浓度为2.0 mM时,几乎没有菌丝形成。结论:消炎痛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芽管、菌丝的形成,阴道内给予消炎痛将有助于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
史淑娟肖敦振赵丁源姚念高俊
关键词:消炎痛念珠菌性阴道炎
湖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慢性宫颈炎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 ,对湖北省大冶市、仙桃市、安陆市农村 10 0 3名已婚育龄妇女的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 L 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农村妇女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 4 6 .1% ,其中宫颈糜烂占 6 5 .6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过去生殖道感染病史、妊娠次数、是否用过避孕方法、经期下水田及是否使用单独浴巾。 结论 湖北省农村妇女的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较高 ,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减少妊娠次数、规范基层计划生育站的结扎和放环操作。
段琼红肖敦振聂绍发左明达朱桂宝姚念高俊
关键词:育龄妇女慢性宫颈炎生殖道感染宫颈糜烂
消炎痛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生长的小鼠模型试验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消炎痛对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阴道炎动物模型后,连续7天小鼠阴道内注入2 mmol/L的消炎痛100μl后,进行灌洗液涂片镜检,阴道灌洗液真菌荷载量菌落计数及阴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消炎痛组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HE染色),阴道粘膜未见菌丝,仅见少量孢子(PAS染色);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计数有较低水平的CFU计数;灌洗液涂片镜检仅见少量孢子,未见菌丝。结论:消炎痛能抑制体内白色念珠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增殖生长,对模型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周婷婷肖敦振史淑娟高俊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消炎痛动物模型念珠菌病
显色培养基结合厚壁孢子实验的应用价值
2004年
目的 旨在辅以厚壁孢子形成实验完善显色培养基的菌株鉴别。方法 用显色培养基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初步分型 ,对初分出的光滑假丝酵母菌用厚壁孢子形成实验和ATB express鉴别系统进行验证。结果 显色培养基所分得的 13株光滑假丝酵母菌中 ,有 3株在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发生了改变 ,并且有菌丝和厚壁孢子形成 ;经ATB express鉴别系统验证为中间假丝酵母菌 ,余下的 10株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结论 显色培养基结合厚壁孢子形成实验可以提高对光滑假丝酵母菌鉴别的符合率 ,并同时鉴别出中间假丝酵母菌。
赵丁源肖敦振高俊姚念
关键词:显色培养基假丝酵母菌孢子菌落菌株
白细胞介素-1β对人早孕期细胞滋养层细胞核因子-κB的激活机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离体培养的人早孕期细胞滋养层细胞激活的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早孕期细胞滋养细胞,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作为处理因素,通过免疫荧光检测NF-κB的亚基p65的核转位;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NF-κBDNA结合活性。结果:①IL-1β作用30min后细胞滋养细胞出现了p65的核转位;②细胞滋养细胞NF-κBDNA结合活性显著增高;PDTC能显著降低NF-κBDNA结合活性。结论:IL-1β在离体培养的人早孕期细胞滋养细胞可引起NF-κB的短暂激活,PDTC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NF-κB的激活。这为进一步研究激活或抑制NF-κB是否能调节NF-κB的靶基因、尤其是在胚胎着床和妊娠发挥重要作用的靶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谢青贞辛志敏曹路敏刘素英田运兰凌青梅高俊
关键词:核因子-KB胚胎着床细胞滋养细胞
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和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菌丝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菌丝形成的抑制效应。方法选择以10%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和微缺氧环境作为诱导菌丝生成的两个条件,检测0.5、1.0、2.0 mmol/L的消炎痛和阿司匹林对3株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和菌丝生成的影响。结果0.5、1.0、2.0 mmol/L消炎痛和阿司匹林的芽管生成率分别是(82.58±4.30)%,(29.25±4.97)%,(5.08±1.83)%和(83.25±2.09)%,(76.67±1.44)%,(74.67±1.97)%;0.5 mmol/L的消炎痛已有显著的菌丝抑制作用,1.0、2.0 mmol/L的消炎痛几乎可以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0.5、1.0、2.0 mmol/L的阿司匹林对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消炎痛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和芽管的生成,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外阴阴道炎症的药物。
周婷婷肖敦振赵丁源高俊姚念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消炎痛阿司匹林菌丝
米非司酮对人蜕膜及绒毛内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应用酶谱法 ,比较观察了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妇女子宫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酶谱及其活性变化 ,旨在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内 MMPs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药物流产组子宫蜕膜及绒毛组织内 MMPs活性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 ,提示米非司酮可能通过竞争结合孕激素受体 ,间接增强 MMPs的表达 ,引起流产。
张鑫圣肖敦振姚念高俊杜庆玲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米非司酮药物流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