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程

作品数:25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8篇手术
  • 6篇胸腔
  • 6篇胸腔镜
  • 6篇胸腔镜辅助
  • 6篇腰椎
  • 6篇前路
  • 5篇前路手术
  • 5篇脊柱
  • 4篇胸腰椎
  • 4篇胸腰椎骨折
  • 4篇腰椎骨折
  • 4篇椎骨
  • 4篇椎间盘
  • 4篇疗效
  • 4篇内固定
  • 4篇内窥镜
  • 4篇窥镜
  • 3篇治疗胸腰椎骨...
  • 3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9篇青岛市市立医...
  • 6篇青岛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作者

  • 25篇马晓程
  • 19篇彭明
  • 8篇李维林
  • 6篇曹新峰
  • 6篇杨彬
  • 6篇张国庆
  • 5篇谢鸣
  • 4篇曹新峰
  • 4篇彭国栋
  • 3篇戚超
  • 3篇毛世刚
  • 2篇孟晔
  • 2篇彭国栋
  • 2篇谢鸣
  • 1篇吴树华
  • 1篇姜远辉
  • 1篇谢明
  • 1篇任守松
  • 1篇曹新风
  • 1篇于洪文

传媒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PFNA方法治疗,而对照组81例患者采用DH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马晓程杨彬谢鸣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冲击波治疗腱鞘炎时间依赖性及累积效应的研究
背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拇指或腕部活动频繁,使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在桡骨茎突部腱鞘内长期相互反复摩擦,导致该处肌腱与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
张梅莹刘亚丽王颖颖丁薇马晓程
关键词:冲击波桡骨茎突腱鞘炎
一种难度可切换的康复用平衡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度可切换的康复用平衡板,包括长方体状的中心支撑板和一对半球形状的抵靠座;中心支撑板的前后两端成型有半圆柱面;中心支撑板的的外表面中部成型有环状的切换移动槽;切换移动槽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环状的切换导向槽...
毛世刚马晓程赵亚君黄志明
文献传递
内窥镜技术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5年3月应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20例颈椎疾患患者,均应用自制不同型号椎间旋转撑开器及特制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圆形与方形刮匙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单纯PEEKcage植骨融合8例,PEEKcage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2例,单纯钛cage植骨融合3例,钛cage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2例,椎间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5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患者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后影像学检查手术部位减压彻底。1例发生钛cage松动,其余椎间高度无丢失,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结论:通过对椎间盘镜部分器械和技术的改进,将其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彭明张国庆谢鸣马晓程李维林曹新峰
关键词:内窥镜颈椎椎间盘切除术
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策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策略及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笔者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对19例胸腰椎骨折实施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经胸腔11例,经腹膜外8例。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椎管减压彻底、植骨充分、内固定效果确切。不完全瘫痪14例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肌力恢复到2~4级。5例完全性瘫痪病例中2例肌力恢复到4、5级,1例肌力恢复到2级,2例无改善。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法:A级2例,C级1例,D级3例,E级13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弥补了传统的胸腰椎前路手术创伤较大的缺点,其创伤小、恢复快,可得到早期的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彭明戚超马晓程曹新峰任守松李言杰
关键词:胸腔镜胸腰骨折前路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回顾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的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辅助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9~76岁,平均41.4岁。传统手术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0~74岁,平均39.3岁。两组患者均行伤椎椎管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内固定术。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矫正度、Cobb角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50.0±19.4)min、(970.0±72.0)ml、(35.5±6.4)%、(25.1±4.8)°、(1.0±0.7)°、(1.8±0.9)级;胸腔镜辅助组分别为(170.0±20.8)min、(650.0±65.4)ml、(33.2±8.0)%、(23.6±5.4)°、(1.1±0.8)°、(2.0±1.1)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相比,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疗效相似,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彭明曹新峰彭国栋马晓程
关键词:胸腔镜脊柱骨折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55例分析
1998年
Vater于1723年首先报道了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近年来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作者统计了青岛市立医院自1983年6月~1994年10月收治的胆总管患者55例,现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儿童15例,成人40例,儿童平均年龄为26个月,成年人年龄分布在16~60岁,平均30岁。在儿童和成人中。
苟卫王燕玲赵克暖姜远辉吴树华马晓程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先天性
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4例(68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侧入路组(33例)与双侧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单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8.42±1.33)、(2.21±1.67)、(2.09±1.58)分,Cobb角分别为(31.24±9.12)°、(14.21±9.21)°、(14.43±9.36)°;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8.36±1.52)、(2.13±1.80)、(2.00±1.71)分,Cobb角分别为(30.84±8.77)°、(13.94±8.87)°、(14.07±9.87)°,两组患者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同一时段VAS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人路组和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00±8.76)、(72.00±9.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与术者接受的x线辐射小等优点,且可以达到和经皮双侧椎弓根人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相似的疗效。
曹新峰彭国栋彭明马晓程
关键词:脊柱骨折COBB角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2000年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手术适应征。方法 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个间隙用MED治疗,对该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例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分级:优17例,良2例,可1例。结论 ME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系统,该技术在髓核摘除基础上又保证神经根充分减压,并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少、恢复快等特点,近期效果十分满意。
彭明张国庆谢鸣孟晔马晓程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内窥镜椎间盘移位
骨水泥填充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填充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骨水泥填充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96例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96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骨水泥、钢板断裂、窦道和感染。术中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反应,3例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栓塞,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后均缓解。复查X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疼痛显著缓解,缓解率为100%。术后存活时间为6~39个月,除3例患者术后因膝关节轻度功能受限外,其他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骨水泥填充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马晓程杨彬彭明
关键词:骨水泥钢板内固定病理性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