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兰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PEX-168)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耐受性及药动/药效学研究
- 目的:初步研究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PEX-168)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安全耐受性及药代/药效动力学特征,为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5例符合入选标准...
- 马晓兰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血管外科住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19例,其中男性223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68岁以上。根据既往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分为对照组(无高血压及糖尿病,n=50)、糖尿病组(DM组,n=48)、高血压组(HNT组,n=8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NT组,n=141),均初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磁共振动脉成像(MRA),其中248例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分析比较4组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及各组下肢动脉闭塞的特点,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DM-HNT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血管及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3组相比,DM-HNT组TG、TC及LDL-c高(P<0.05)而HDL-c低(P<0.05);DM-HNT组糖尿病病程明显较DM组长(P<0.05);②DM-HNT组髂、股、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分别为41.4%、72.7%、75.6%,高于HNT组(27.2%、41.3%、28.3%,P<0.05)及对照组(19.7%、27.9%、16.4%,P<0.01)。DM-HNT组髂、股动脉段闭塞率高于DM组(P<0.05),但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TC、LDL、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以小腿动脉闭塞为主,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发生髂动脉段及股动脉段闭塞率亦高,这可能与血压、血脂、糖尿病病程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 马晓兰沈建国吕海宏孙燕冯云飞胡金星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
- 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外周动脉疾病(PAD)主要指下肢动脉病变,它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的表现之一,糖尿病(DM)是PAD发生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DM患者下肢AS发生率高、发生早、进展快,主要累及下肢远端动脉,多为节段弥漫性病变,故重症下肢缺血的发病率和截肢率高。DM患者合并PAD带来的主要不良后果: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反复的住院,血管重建,截肢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更易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血管死亡事件等。
- 马晓兰沈建国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