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俊
-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癌组织中DNMT1的表达与GSTP1、APC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的表达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P1,GSTP1)、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5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和1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hyperplasia,BPH)组织中DNMT1和GSTP1、APC的mRNA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的方法检测GSTP1、APC的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大多数PCa组织中DNMT1 mRNA高表达(在低分化癌中阳性率为90.0%),而GSTP1和APC低表达(在低分化癌中阳性率分别为23.3%和33.3%),BPH组织中DNMT1 mRNA低表达(40.0%),而GSTP1和APC高表达(分别为90.0%和80.0%),低分化癌与BP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PCa组织中GSTP1、APC启动子区CpG岛呈高甲基化状态(在低分化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3.3%和73.3%),而BPH组织中呈低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0.0%和20.0%),低分化癌与BP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组织中GSTP1、APC失活的机制可能与DNMT1的高表达导致其启动子区CpG岛异常高甲基化有关。
- 张伟杰马志俊陆士新王瑞林赵培荣王留兴
- 关键词:前列腺癌DNA甲基转移酶1甲基化
- 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索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90例人乳腺癌组织、110例癌旁组织和110例正常乳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TM4SF1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联,与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有密切关联(P<0.05);基底样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3种病理类型(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1);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TM4SF1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提示TM4SF1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潜在的靶点。
- 高新雅张伟杰崔黎周学良马志俊吕转池艳艳王留兴
-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三氧化二砷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雌激素受体α的去甲基化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对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As2O3处理ERα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ERα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反转录PCR(RT-PCR)检测ER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以雌激素受体α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阳性对照。结果 MDA-MB-231细胞ERα启动子CpG岛存在高甲基化,经过As2O3处理后,CpG岛高甲基化水平降低,ERαmRNA恢复表达。结论一定浓度的As2O3能够使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ERα启动子中的CpG岛发生去甲基化,重新恢复mRNA的表达。
- 马志俊张伟杰赵培荣王留兴
-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甲基化去甲基化
- 乳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和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α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ERα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112例乳腺癌组织中DNMT1和ER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不同组织中ER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及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中DNMT1的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较低,分别为10.00%、46.05%和15.00%、48.68%;而在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高,为81.11%和88.8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PCR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Rα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0.00%、36.84%和86.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1的表达和ERα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DNMT1的表达和ERα启动子的甲基化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DNMT1的表达和ERα的表达呈负相关;DNMT1的表达和ERα的甲基化率呈正相关.
- 张伟杰宋丽杰赵瑞华马志俊宗红樊青霞王留兴
- 关键词:乳腺癌DNA甲基转移酶1雌激素受体Α甲基化
- 复方甘草酸单铵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急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进展速度快、致死率高。目前药物化疗仍为治疗AML最有效的方法,为提高临床AML缓解率常需要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虽然提高了AML治疗效果,但同时患者因化疗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随之上升[1]。
- 倪渐凤岳冬丽刘源关红梅马志俊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单铵急性肝损伤损伤发生率MYELOID肿瘤性疾病药物化疗
- 靶向四次跨膜L6家族成员1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四次跨膜L6家族成员1 (TM4SF1)在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抑制TM4SF1通路对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方法构建TM4SF1-RNA干扰质粒,转染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观察乳腺癌干细胞比例,进而进行细胞生长曲线、乳腺癌干细胞的克隆形成以及裸鼠成瘤能力实验等功能检测。结果特异性转染TM4SF1-RNA干扰质粒后,TM4SF1表达显著被抑制,乳腺癌干细胞比例降低,但细胞增殖速度无明显差异;形成的克隆数目明显降低。接种5周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组瘤体体积明显大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DsiRNA-1组。结论通过靶向TM4SF1通路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该通路有可能作为乳腺癌干细胞新的治疗靶点,对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 张伟杰薛磊马志俊李冬荟王留兴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
- 三氧化二砷对MCF--7乳腺癌干细胞及PML基因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 自从1994年在白血病中分离肿瘤干细胞以来,一部分学者认为肿瘤组织用有一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肿瘤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细胞驱使肿瘤细胞失去调控,增强放化疗的抵抗性。肿瘤干细胞假说为我们对恶性肿瘤的临床...
- 马志俊
- 关键词:乳腺癌三氧化二砷
- EZH2和DLC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及6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ZH2和DLC1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0例乳腺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100中EZH2和DL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脂质体法将特异性针对EZH 2基因的siRNA转入MDA-MB231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EZH2及DL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提示,EZH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00),DL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08)。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DL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值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EZH2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100(P值均<0.01),而DL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100(P值均<0.01)。沉默MDA-MB231细胞中EZH 2基因表达后,DL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值均<0.05)。结论:EZH2与DL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抑制EZH2的表达可以恢复DLC1的表达,提示EZH2可能通过抑制DLC1的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 周学良豆萌萌丁显飞李砺锋高新雅张伟杰马志俊范智蕊吕转薛文华赵杰王留兴
- 关键词:乳腺肿瘤甲基转移酶类EZH2基因
- DC-CIK细胞输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DC-CIK细胞输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TNF-α及血清微量蛋白水平影响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确诊的处于CR期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A化疗方案进行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输注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IL-12、LDH、IFN-γ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5年后生存率情况进行系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均降低,血清IL-12、IFN-γ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CIK细胞输注疗法的运用能有效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疗效,推测其机制与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的降低,及血清IL-12、IFN-γ水平的升高有关。
- 倪渐凤岳冬丽刘源关红梅马志俊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TNF-Α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一般体质较弱,既往治疗失败后,对化疗耐受性差、效果不明显,因此寻找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的新药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9-06-2018-03-1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既往化疗失败或复发转移后使用阿帕替尼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阿帕替尼单药(17例)和联合化疗(30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结果 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4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PFS为113d(95.54~130.46)。17例阿帕替尼单药组患者中位PFS为90d,30例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患者中位PFS为1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治疗后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6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31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0例,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2.77%,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8.72%,两组ORR(P=1.000)和DCR(P=0.5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表达(HR=0.429,95%CI:0.204~0.905,P=0.026)、治疗期间出现高血压(HR=0.452,95%CI:0.232~0.881,P=0.020)是影响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PFS的预后保护性因素;既往化疗次数≥4次(HR=2.197,95%CI:1.163~4.418,P=0.015)是其预后危险性因素。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1~2级),经处理可以好转或耐受。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 沈雪敬张伟杰马志俊马咪静王留兴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安全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