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松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雷达
  • 7篇孔径雷达
  • 7篇合成孔径
  • 7篇合成孔径雷达
  • 6篇干涉合成孔径
  • 6篇干涉合成孔径...
  • 4篇相关系数
  • 2篇地表
  • 2篇地理编码
  • 2篇影像数据
  • 2篇山体
  • 2篇水体提取
  • 2篇阈值
  • 2篇阈值分割
  • 2篇INSAR
  • 2篇插值
  • 1篇多普勒
  • 1篇信息熵
  • 1篇正射影像
  • 1篇正弦模型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电...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0篇韩松涛
  • 9篇向茂生
  • 4篇韦立登
  • 1篇汪丙南
  • 1篇陈立福

传媒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干涉成像几何的水体类地表干涉处理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在地形高程测绘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工程应用中,场景中的水体类地表由于后向散射系数极小,相干性差,导致相位信息的噪声大,最终严重影响反演DEM的质量,以及由此得到的雷达正射影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成像几何的水体类地表在相位域进行干涉处理的方法,恢复场景中水体区真实相位,以得到高质量的DEM。通过对实测的机载干涉SAR数据进行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韩松涛向茂生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关系数
一种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
一种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通过对山体区进行多方向观测,获取山体区全部影像数据,在地理编码阶段通过选择性联合地理编码技术实现山体阴影的抑制,生成DEM,其步骤为:a)首先利用相关系数结合幅度信息作为阴...
韩松涛向茂生韦立登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正弦模型的干涉SAR射频干扰抑制算法被引量:1
2009年
P波段电磁波谱与多种通信、无线电频带混叠,这些应用会对P波段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产生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针对P波段InSAR系统射频干扰抑制问题,提出相位保持的抑制算法,算法基于正弦参数模型,采用阈值检测、迭代相参的处理技术,在抑制射频干扰对图像聚焦质量影响的同时保持回波数据的相位信息,该方法尤其适用于P波段InSAR系统。通过对仿真的机载干涉SAR数据进行处理,对比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
韩松涛向茂生汪丙南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射频干扰
一种基于InSAR相关系数的SAR图像水体提取方法
水体信息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解译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SAR图像水体提取方法,根据水体区在InSAR相关系数图上呈现低值的性质,将相关系数与SAR图像幅度相结合作为水体提取的依据,分别采用最优阈值分割算法...
韩松涛向茂生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熵
水体类地表干涉处理方法研究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用于测量高程、检测地表变形的全新技术。它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全球定位技术、惯性测量技术的结合。相对于光学测量,In...
韩松涛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水体提取干涉成像相位特性正射影像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特征点权重的机载InSAR系统区域网干涉参数定标方法被引量:14
2010年
干涉参数外定标可以获取干涉相位偏置,并对干涉系统基线参数进行修正,提高干涉系统3维定位的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网干涉参数定标算法,该方法采用特征点提取、最优相关匹配技术实现对交互连接的数据块同名点提取;利用加权联合定标技术实现少量控制点条件下干涉数据的参数定标,并对定标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具有不同地貌特征的实测机载数据的处理,验证了处理算法的有效性。
韩松涛向茂生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特征点提取
一种干涉雷达阴影区的处理方法被引量:10
2008年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是获取地表高程信息以及检测地表形变的传感器。受侧视雷达成像机制的影响,场景中起伏较大的地物如山体不可避免会形成阴影区。阴影区没有回波信号,区域相干性差,相位呈噪声特性,严重影响了干涉雷达获取DEM的质量以及雷达正射影像质量。本文提出1种在相位域对阴影区进行干涉处理的方法,以得到高质量的DEM和正射影像图。通过对实测的机载干涉SAR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韩松涛向茂生
关键词:INSAR数字高程模型
机载双天线干涉SAR非线性近似自配准成像算法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提高机载双天线干涉SAR系统的干涉处理速度而又不损失配准精度,该文提出了非线性距离向ECS自配准成像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两天线视角不同引起的路径差的非线性近似,在成像处理阶段实现了干涉图像对在距离向的高精度自配准。该算法在产生干涉相位时较传统算法在保持较高配准精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运算速度。本文通过对仿真数据、实际数据的处理以及系统参数对算法配准精度影响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陈立福韦立登向茂生韩松涛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ECS配准非线性
一种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
一种机载干涉SAR联合地理编码抑制山体阴影方法,通过对山体区进行多方向观测,获取山体区全部影像数据,在地理编码阶段通过选择性联合地理编码技术实现山体阴影的抑制,生成DEM,其步骤为:a)首先利用相关系数结合幅度信息作为阴...
韩松涛向茂生韦立登
一种适用于双天线InSAR系统的成像定位算法
2010年
针对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实用化测图问题,提出一种将目标定位至数据获取几何的成像算法.该算法可以高效结合自配准处理.相对于将目标定位至零多普勒几何的传统算法,该算法优势在于减少了后续干涉处理过程三维定位的计算量,且成像算法效率与传统算法一致.该算法尤其适用于实用化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
韩松涛韦立登向茂生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