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韩敏

韩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肌瘤
  • 3篇激素
  • 2篇血清
  • 2篇妊娠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 2篇剖宫产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卵巢
  • 2篇米非司酮
  • 2篇内膜癌
  • 2篇宫颈

机构

  • 13篇邯郸市第一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馆陶县人民医...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韩敏
  • 5篇张香玲
  • 5篇霍艳
  • 4篇朱芳
  • 3篇王惠兰
  • 3篇陈玉芬
  • 2篇苏海飞
  • 2篇段海风
  • 2篇秦智敏
  • 2篇张秀俊
  • 1篇张利玲
  • 1篇于华
  • 1篇费晓莺
  • 1篇张凯
  • 1篇李晓丹
  • 1篇李红英
  • 1篇马海英
  • 1篇胡玉霞
  • 1篇闫秀芹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非卵巢门位患者,按照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缝合法止血;对照组44例,采用超声刀止血。并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进行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测定,以及超声测量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AFC)、卵巢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比较,FSH、LH、AMH水平及AFC、PSV均差异显著;术后第1个月观察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AMH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PSV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超声刀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损伤的近期效应高于缝合法,临床应谨慎使用电凝烧灼方式止血。
张香玲韩敏秦智敏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储备功能
厄贝沙坦通过上调PPAR-γ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MMP9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4年
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阻断剂,能特异性地拮抗AngⅡ1型受体(AT1R),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控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近年来对厄贝沙坦在糖代谢、脂代谢、抗肿瘤等领域的应用探讨较为活跃。
韩敏张香玲朱芳陈玉芬闫秀芹
关键词:宫颈癌HELA细胞厄贝沙坦PPAR-ΓMMP9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COX-2和VEGF-C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低于30%,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死亡率最高者。卵巢上皮癌是卵巢癌中的主要类型,占80%-90%,因其发病隐匿,临床75%以上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故关于本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张香玲韩敏张利玲朱芳秦智敏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VEGF-CCOX-2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卵巢癌死亡率
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及缩瘤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40例子宫肌瘤患者,从月经1-5天开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 mg,连续6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三维径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并检查肝肾功能和血红蛋白,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治疗结束后取宫内膜送病理检查。结果:用药6个月肌瘤体积缩小了58.1%,与服药3个月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3个月,35%的(14/40)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症状,治疗6个月症状无明显加重。有抗糖皮质激素症状患者血清皮质醇治疗3个月时明显升高23%,而治疗6个月时明显降低26.8%(P〈0.05),与无抗糖皮质激素症状患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子宫内膜增生3例,无不典型增生。结论:口服米非司酮10mg 6个月,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抗糖皮质激素效应伴随血清皮质醇的波动;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可能不适合用来判断有无米非司酮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发生;长疗程用药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
霍艳王惠兰韩敏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糖皮质激素
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研究
2014年
本文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机制及其易感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了EP的治疗方法。得出EP是与炎症、雌孕激素等众多因素有关的疾病,高龄、晚绝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他莫昔芬治疗等均是其高危因素。目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要配合孕激素治疗以防复发。绝经后EP恶变率明显升高,要积极处理。EP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朱芳韩敏于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检查复发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子宫肌瘤生长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子宫肌瘤生长关系。方法60例子宫肌瘤患者(观察组),于月经周期卵泡期采静脉血清,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E2、P、T,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脂联素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为(82.2±8.3),健康妇女为(104.4±3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妇女血清E2、P、T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随子宫或肌瘤体积的增大而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雌激素呈负相关(P<0.05);与孕激素,睾酮无相关性(P>0.05)。结论脂联素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联性。脂联素可能通过雌激素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途径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霍艳王惠兰韩敏
关键词:平滑肌瘤子宫脂联素雌激素类
“原发闭经”莫忽视生殖道发育异常
2014年
今年初夏,我院妇科门诊接诊了几位特殊的“女性”患者,她们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未曾来过月经(原发闭经)”。但详细检查,闭经的原因又各不相同。
朱芳韩敏
关键词:原发闭经门诊接诊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分型治疗方式的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不同临床分型应用三种方法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5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三组,吸宫术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和甲氨蝶呤(MTX)药物治疗组,总结三组中CSP的不同分型以及CSP不同临床分型治疗效果和愈后。结果吸宫术组29例手术均成功,CSP临床分型Ⅰ型27例,Ⅱ型2例,平均住院日4d,平均出血量50ml,平均术后出血时间15d,平均术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20d,局部包块吸收时间1~3个月。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9例均成功,CSP临床分型均为Ⅲ型,平均住院日7d,平均出血量100ml。术后无淋漓出血。MTX药物治疗组14例,4例Ⅰ型瘢痕妊娠,用MTX后复查β-HCG升高改行吸宫术,1例Ⅲ型瘢痕妊娠用MTX后阴道大量出血改行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6例Ⅱ型瘢痕妊娠β-HCG下降后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另3例Ⅱ型瘢痕妊娠β-HCG下降后胎囊自行排出。平均住院天数12d。结论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CSP不同的临床分型采取适宜治疗方式。对于Ⅰ型CSP直接清宫术是最经济的治疗方法,Ⅲ型CSP妊娠病灶切除术是最安全的治疗方法,种植深度介于二者之间的Ⅱ型CSP适宜采取MTX药物治疗。
霍艳段海风韩敏李颖姗徐丽华马海英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
血清miR-155联合HE4、CA199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miR-155联合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99(CA199)诊断子宫内膜癌(EC)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8例EC患者为EC组,6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内膜增生组,60名健康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miR-155、HE4、CA199水平,分析其对EC患者诊断价值。结果EC组、内膜增生组患者血清miR-155、HE4、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EC组高于内膜增生组(P<0.05);EC病理分级G3、G2级患者血清miR-155、HE4、CA199水平均高于G1级患者(P<0.05),G3级患者高于G2级患者(P<0.05);ECFIGO分期Ⅱ、Ⅲ、Ⅳ期患者血清miR-155、HE4、CA199水平均高于Ⅰ期患者(P<0.05),Ⅲ期、Ⅳ期患者高于Ⅱ期患者(P<0.05),Ⅳ期患者高于Ⅲ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EC患者血清miR-155、HE4、CA199均高表达,且随患者病理分级、FIGO分期升高而升高,三者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对EC患者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陈玉芬韩敏张秀俊苏海飞张肖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IR-155糖类抗原199
血清miR-155联合组织PTEN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55(miR-155)联合组织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51例、良性病变患者52例,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miR-155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155、PTEN及二者联合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良性病变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血清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病变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155水平预测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4.2%;子宫内组织PTEN水平预测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灵敏度为94.1%,特异性度为92.3%;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曲线下面积为0.991,灵敏度为99.2%,特异度为92.5%。结论 血清miR-155联合组织PTEN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指标。
陈玉芬张秀俊苏海飞张肖韩敏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血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