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彩云
- 作品数:96 被引量:30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HIV/AIDS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建立及应用
- 谢彩英杜丽群董文逸杨燕辉宁丽娟梁茂裕吴金伟梁浩锋韦彩云韦文芳陆怡辛蓝梅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是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申请的自筹经费计划课题,于2018年7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立项,并已签订研究与技术计划开发项目合同书,合同号:Z20180599。项目合同起止年限...
- 关键词:
- 关键词:疼痛基础护理
- 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治疗管理概况被引量:5
- 2009年
- 韦彩云汤卓杜丽群
-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
-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此后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并于5月传入我国,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后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广西南宁市于6月17日检出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出现上百起暴发疫情和大量病人。对入院的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以指导和完善今后危重症传染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现介绍如下。
- 方跃平葛利辉许日波韦彩云
- 关键词:暴发疫情临床护理工作
-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人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人的效果。方法将196例艾滋病与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8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98例采用全程护理关爱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艾滋病与肺结核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可提高艾滋病与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相关知识掌握率,提高生活质量。
- 潘彩芳许日波黄翠英黄国爱葛利辉杜丽群韦彩云韦柳迎黄利雪李源麻燕连黄金萍兰艳林家庄班凤婷
-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
- 一种可照明的冲洗式可控负压吸引口腔护理冲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照明的冲洗式可控负压吸引口腔护理冲洗装置,包括口腔冲洗液罐、流速控制器、负压装置、废液罐、口腔毛刷,所述口腔冲洗液罐通过软管连接口腔毛刷,该软管上设置流速控制器,所述废液罐通过管道连通口腔毛刷且该管...
- 龚贝贝熊燕韦彩云玉明柳黄雪梅
- 卡介苗接种致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治疗和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对53例卡介苗接种致腋下淋巴结肿大患儿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和抽脓治疗,2例脓液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的给异烟肼片10mg/(kg.d)顿服,同时做好家长的宣教,指导家庭护理,正确运用局部热敷,53例患儿经门诊治疗均痊愈。
- 唐玉秀韦彩云卢金清
-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淋巴结肿大热敷抗酸杆菌异烟肼
- 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H IV感染及A ID S疼痛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54例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急性疼痛控制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出院前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11.7%)低于对照组(24.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的病人比例(93.5%)高于对照组(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焦虑倾向的比例(41.6%)与对照组(4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可提高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降低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改善病人焦虑情绪效果欠佳,心理干预仍需进一步加强。
- 谢彩英杜丽群董文逸宁丽娟蓝梅莺黄晓嫦韦彩云梁茂裕韦文芳陆怡辛梁浩锋
-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疼痛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艾滋病临终者90例心理问题及干预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艾滋病晚期临终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艾滋病晚期患者90例,采取半结核访谈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调查其临终前的需求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和护理。结果:本组临终需求中73例(81.11%)希望得到亲人谅解和陪伴,47例(52.22%)希望减轻躯体不适,68例(75.56%)希望按风俗习惯处理后事;临终者心理问题中82例(91.11%)并发症多影响正常生活,65例(72.22%)被谴责,57例(63.33%)亲人被歧视。心理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临终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严重,通过给艾滋病临终者心理疏导,帮助其认识疾病的现状及死亡的客观性。协助患者达成死亡前的心愿,能减轻其身心痛苦,但心理问题仍然难以化解。建议对艾滋病患者在疾病早期进行死亡教育,减轻患者面临死亡前的焦虑和抑郁。
- 梁青莲董文逸韦彩云吴锋耀谢彩英黄妹青吴念宁
- 关键词:心理问题干预
- 艾滋病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30例的治疗管理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及实施管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整合我院艾滋病、结核病治疗专家小组,筛查结核(TB)/HIV双重感染者,对筛查出艾滋病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30例,实施联合抗结核治疗和适时抗病毒治疗...
- 韦彩云汤卓黄绍标陈益芹杜丽群
- 关键词:艾滋病生命质量抗病毒治疗
- 循证护理在儿童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童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该院住院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儿童艾滋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作为观察组40例和作为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常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小儿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循证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分别观察、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症状护理、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理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症状护理、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儿童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黄妹青黄翠英杜丽群韦彩云李峥
-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童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