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继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品
  • 3篇药物
  • 2篇顶盖
  • 2篇药品拆零
  • 2篇药物动力学
  • 2篇镇卫生院
  • 2篇视线
  • 2篇体外
  • 2篇卫生院
  • 2篇无菌
  • 2篇乡镇卫生
  • 2篇乡镇卫生院
  • 2篇消毒
  • 2篇消毒灯
  • 2篇隔板
  • 2篇拆零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毒性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机构

  • 9篇山东省医学科...
  • 4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山东省医药卫...

作者

  • 11篇隋继英
  • 8篇窦明金
  • 3篇徐恒卫
  • 3篇李胜
  • 3篇龚继勇
  • 3篇高德海
  • 3篇刘亚民
  • 3篇刘玉国
  • 2篇杜化荣
  • 2篇陈筱南
  • 2篇陈萱
  • 2篇黄桂华
  • 1篇韩金祥
  • 1篇李洁
  • 1篇李幼平
  • 1篇徐忠法
  • 1篇易敬林
  • 1篇张宪党
  • 1篇刘向红
  • 1篇张杰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2篇药学研究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参麦注射液缓解CIPN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缓解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红参及麦冬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等多个数据库查询与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工具获得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通过Metascape对蛋白互作核心网络(PPICN)的靶蛋白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参麦-靶点网络包含38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105个;蛋白互作网络核心网络包含23个蛋白;GO分析得到条目34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条信号通路(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中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关键活性成分源自麦冬的组分占比60%;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通过多靶点与多通路的协同作用缓解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
高丛窦明金隋继英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周围神经毒性网络药理学靶点
一种药品拆零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品拆零箱,包括一箱体,该箱体包括前壁、侧壁和可转动开启的顶盖,所述箱体内设置紫外消毒灯,所述前壁设置两个手孔以及与其相配的孔盖。所述箱体内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固定隔板;该箱体中部的两侧壁的相对应处开有若干...
龚继勇李胜刘玉国徐恒卫陈筱楠隋继英刘亚民窦明金高德海陈萱杜化荣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静脉药物配置现状调查及对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的静脉药物配置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的方式对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的一般现状、静脉配药的硬件配置、人力资源状况、关键指标控制、规章制度以及标准操作规程建设进行基线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提出针对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现状的静脉药物配置对策。结果与结论:我国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的静脉药物配置硬件施设均十分薄弱,此外人力资源建设、关键指标控制、规章制度以及标准操作规程等措施均不能满足静脉药物配置质量安全需要。为了保证乡镇卫生院静脉药物配置质量,除了加强上述各项措施之外,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或小型集中配药室,单独配备小型净化设备以及广泛应用预混静脉药物都能满足乡镇卫生院静脉药物配置质量安全需要。无论是何种类型还是何种水平的乡镇卫生院都迫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水平,从而根本解决乡镇卫生院静脉药物配置的质量安全问题。
徐恒卫李胜龚继勇陈筱南隋继英刘玉国高德海刘亚民易敬林韩金祥李幼平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静脉药物配置
一种药品拆零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品拆零箱,包括一箱体,该箱体包括前壁、侧壁和可转动开启的顶盖,所述箱体内设置紫外消毒灯,所述前壁设置两个手孔以及与其相配的孔盖。所述箱体内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固定隔板;该箱体中部的两侧壁的相对应处开有...
龚继勇李胜刘玉国徐恒卫陈筱楠隋继英刘亚民窦明金高德海陈萱杜化荣
文献传递
对乙酰氨基酚片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研究对乙酰氨基酚片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的溶出行为和在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完成体内外相关性评价。首先以水、p H 1. 0盐酸溶液、p H 4. 5醋酸盐缓冲溶液、p H 6. 8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溶出介质,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试验,然后以兔为体内试验对象,经口服给药后,由耳缘静脉取血;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在这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以及在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由溶出数据可知该药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具有相似性,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知,6只兔子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经DAS软件处理血药浓度可知该片在兔体内的药动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因此用Wagner-Nelson公式计算相应的体内吸收分数,然后评价体内外相关性。在这4种溶出介质中,体外累积溶出百分数与相对应时间点的体内吸收百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448,0. 9198,0. 9540,0. 9378。结论:该片具有显著的体内外相关性。
黄小雨杜润华隋继英黄桂华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片转篮法药物动力学体内外相关性
伊立替康新型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伊立替康是喜树碱衍生物,属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无论单药使用还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癌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药物的半衰期短以及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伊立替康在临床上的应用。伊立替康新型载药系统具有缓释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降低毒副作用,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伊立替康在纳米粒、脂质体和微球等新型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隋继英高丛窦明金
关键词:伊立替康纳米粒脂质体微球载药系统
化瘀无糖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建立化瘀无糖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水蛭、苍术、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g_1、Re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落新妇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_(18),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溶液(37∶6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1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水蛭、苍术、当归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g_1、Re和落新妇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6.3~261.6μg/mL(r=0.999 9)、5.9~95.2μg/mL(r=0.999 8)、3.2~51.2μg/mL(r=0.999 6);定量限分别为16.3、5.9、3.2μg/m L,检测限分别为2.68、1.74、1.09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02%~101.00%(RSD=1.66%,n=6)、98.04%~100.50%(RSD=0.98%,n=6)、94.18%~100.55%(RSD=2.41%,n=6);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化瘀无糖颗粒的质量控制。
隋继英刘向红陈金娜窦明金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落新妇苷薄层色谱法
半枝莲多糖对宫颈癌及自分泌运动因子AMFR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半枝莲多糖对U14宫颈癌自发转移小鼠的作用,分析其抗肿瘤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组、半枝莲多糖小剂量组、半枝莲多糖中剂量组、半枝莲多糖大剂量组、西药组,每组分别于右腋皮下接种U14宫颈癌细胞悬液以建立肿瘤自发转移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AMFR表达情况。结果:半枝莲多糖可明显抑制宫颈癌自发转移小鼠实体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组织中AMFR的表达。结论:半枝莲多糖可抑制宫颈癌小鼠肿瘤的生长,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组织中AMFR的表达实现的。
李洁隋继英张淑娜窦明金张岱州
关键词:半枝莲多糖宫颈癌
PDCA循环法用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的实践被引量:35
2016年
目的:降低住院药房的调剂风险,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PDCA循环理论,结合风险管理理念,对住院药房药品调剂过程中的重点风险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比较采用PDCA管理前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的降低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固化成果,持续改进。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以及近效期药品登记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该方法有效降低了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提升了服务质量,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隋继英窦明金陈金娜刘向红
关键词:PDCA循环法药品调剂风险管理
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研制与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在前期分别制备阿司匹林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基础上,本试验设计了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首先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阿司匹林的丸芯,然后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法,依次包隔离层Ⅰ、埃索美拉唑镁、隔离层Ⅱ和肠溶衣层,最终制得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的肠溶微丸。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该微丸中2种药物在0.1 mol/L盐酸中2 h内的累积释放率小于5%;随后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15 min内阿司匹林和埃索美拉唑镁的累积释放率为(5.9±1.1)%和(78.5±1.4)%,60 min时为(77.4±3.3)%和(83.5±1.9)%。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埃索美拉唑镁和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水杨酸的tmax、AUC0→∞、cmax、MRT0→∞分别为(1.50±0.00)和(3.50±0.50)h、(15.73±2.50)和(1158.39±73.73)mg·L^-1·h、(2.89±0.09)和(75.13±2.14)mg/L、(8.30±1.30)和(11.68±0.60)h。本试验所得共载药微丸中埃索美拉唑镁在pH 6.8介质中能快速释药,阿司匹林则经一定时滞后再释放,有利于发挥两药协同作用,减轻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黄英豪张杰隋继英黄桂华
关键词: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体外释放药物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