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桂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策略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鲍勃·雅索普的理论主题、核心思想与趋势
- 2010年
- 英国著名左翼政治理论家鲍勃.雅索普以对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而著名,他的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理论被西方学界公认为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最有力推进。雅索普的理既论反映了后福特制资本主义的变迁,也加深了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认识。本文梳理出雅索普理论主旨在不同的时期具有的不同表现形式,并以"思想构镜论"对作为国家理论之核心思想的策略关系方法的逻辑演进做了历史性分期;分析了雅索普提出的资本主义国家未来的替代方案。最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资源审视了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得失。
- 陈红桂刘洪寅
- 关键词:资本主义国家主题
- 经济的生态统治:作为经济与超经济接合的国家——鲍勃·杰索普的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的"经济的生态统治"的新系统特征,鲍勃.杰索普提出策略本质主义以期消除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同时把新系统理论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领域中,解释了经济与超经济的接合塑造了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积累中的新位置和作用,从而使国家的自主性方面与国家的社会性方面在研究中得以统合起来。杰索普的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他的资本主义国家分析框架实质上仍然未解决国家理论中的二元对立,因而也就没有真正找到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从抽象走向具体、走向当代形态的契合点。
- 陈红桂朱进东
- 关键词:资本主义国家
- 两种异质的批判逻辑:马克思文化批判思想的演进被引量:2
- 2010年
- 人文关怀始终是马克思哲学的宗旨。但国内外肯定马克思文化批判逻辑存在的学者总是囿于青年马克思的视角,这种理解看似肯定了马克思,实质误解了其文化批判逻辑的根本性质。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文本中存在前后两种异质的文化批判逻辑:一是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性质的,是不成熟的;一是1845年哲学变革之后逐渐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批判。本文从文本出发梳理出属于马克思本真的文化批判线索,并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中透视两种文化批判的方法论特质与效应,以期对马克思哲学的文化维度做出厘清。
- 陈红桂
- 关键词:文化批判人本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革命文化的赓续传承及其新时代创新发展
- 2024年
- 革命文化在党领导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与时俱进的赓续传承。革命文化产生发展过程彰显出刚柔相济的特点以及进步性与民族性的本质特征,呈现出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精神内涵。当前,革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国内国际形势、亚文化冲击、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等挑战,需要在直面问题中实现转型发展。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中,革命文化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明确自身定位,探索出具有可行性的创新性进路,激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从而展现出新的时代意蕴,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 陈红桂
- 关键词:革命文化
- 策略-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雅索普政治理论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本文要探讨的是当代英国左翼政治理论家鲍勃·雅索普的政治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之所以选择这一研究主题是基于对雅索普理论的几点思考:作为资本主义批判的一种新思路,雅索普的理论体现了葛兰西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路径的结合;其理...
- 陈红桂
- 关键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理论社会再生产
- 从策略—关系理论到历史唯物主义哲学——Bob Jessop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建构的反思与启示
- 2011年
- 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角度梳理国家学说的发展历程,就回避不了英国左翼理论家雅索普的国家理论的新范式。建基于前学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后学科的社会科学综合之上的策略—关系平台之构筑是雅索普国家思想的核心。雅索普的理论向肃清经济决定论和阶级还原论的征途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但也存在自身的缺陷。考究其思想的得失对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以回应时代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 陈红桂
-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
- 析“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被引量:1
- 2015年
-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成熟,但《形态》中把唯物史观的前提界定为"现实的个人"而非物质生产,这一方面基于马恩批判对象话语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基于马恩理论话语的现实背景。"现实的个人"包含了对"现实"(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现实进程)的关注和对"人类社会"的双重关注,搭建历史主体与历史活动的桥梁。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实践角度理解历史矛盾,在历史本质矛盾中思考"现实的个人"的解放意义,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唐瑭陈红桂
-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前提《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主体社会关系
-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之初探——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出发
- 2014年
-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被定为"现实的个人"而非物质生产的原因在于:这一词汇包含了对"现实"(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现实进程)的关注和对"人类社会"的关注,较之物质生产概念更全面。同时,这一概念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紧密相关,马克思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理解历史矛盾,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桥梁。总之,理解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特殊内涵及其在"唯物史观前提"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关键。
- 陈红桂刘林娟
- 关键词:历史主体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