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楠
- 作品数:189 被引量:378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Ti14合金半固态变形的晶界偏析行为被引量:6
- 2009年
- 以新型阻燃钛合金Ti14(α+Ti2Cu)为对象,研究了合金在半固态条件下的晶界偏析行为。结果表明,Ti14半固态变形使得Cu元素在晶界偏聚,冷却后以Ti2Cu相偏析于晶界,偏聚和偏析过程与半固态变形温度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提出了Ti2Cu相形核和析出长大动力学模式,并用非经典形核长大理论进行了解释。
- 陈永楠魏建锋赵永庆屈可朋王慧
- 关键词:TI14合金半固态变形晶界偏析
- TC4合金800℃热循环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被引量:7
- 2010年
- 研究TC4合金经过800℃热循环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循环次数对合金的性能影响显著,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开始下降;其中,合金热循环5次后强度下降迅速,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强度和塑性下降速度有所减缓。分析认为:在0~5次循环区间内,引起强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组织中β相减少,5~100循环区间内强度下降主要是由于组织变化和合金表面氧化共同引起,而100~200次热循环区间强度下降主要由表面氧化所致。
- 李文鹏陈永楠魏建锋赵永庆
- 关键词:TC4合金热循环力学性能
- AZ91D镁合金外加电场下自封孔微弧氧化膜层微观形貌及耐蚀性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外加电场微弧氧化技术实现自封孔,并研究了不同孔结构膜层的耐蚀性能;讨论了封孔过程中胶体运动-电位-孔结构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评价了自封孔后膜层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膜层中的多孔结构是腐蚀介质的通道,自封孔后耐蚀性能提高。此外,耐蚀性与孔隙率及封孔填充物的成分和形态具有极大的相关性。通过调整外加电场强度和时间可以实现对自封孔的调控,从而改善耐蚀性能。
- 陈宏黄杰陈永楠郝建民丁业立
-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耐蚀性
- 一种锅炉管束用耐蚀耐磨铁基非晶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管束用耐蚀耐磨铁基非晶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一、采用气雾法制备铁基非晶合金粉末,所述铁基非晶合金粉末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制成:Mo0.05%~2.0%,Cr11.0%~20.0%,Ni12....
- 陈永楠姜超平高振韩建军鲁元郝建民陈宏
- 文献传递
- 镁合金微弧氧化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8
- 2019年
- 结合国内外镁合金微弧氧化机理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镁合金微弧氧化的生长机理,利用光发射谱识别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的反应元素,并计算等离子体温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功能膜以及增强相对镁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陶瓷膜耐蚀性的影响作了简要介绍。概述了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不同体系的电解液各自具有的优缺点,及对陶瓷膜结构和性能产生的重要影响。添加剂可以提高电解液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减小陶瓷膜的孔隙率。详细阐述了合金元素、电源类型、电参数和后处理封孔技术对镁合金陶瓷膜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基于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对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陈宏王成成康亚斌朱晓宇陈斌博陈永楠郝建民
-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耐蚀性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以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重点讨论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研究课题和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等方面探索培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有效方法,建立以提升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 盛燕萍陈华鑫王振军陈永楠耿九光
- 关键词:学术学位
- 钛合金材料低成本化制备技术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0
- 2021年
- 钛合金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重要应用,但是钛合金材料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在海洋工程、兵器、民用等领域的应用拓展。钛合金材料的低成本化制备技术是目前钛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以每年加工材产量最多的板材、棒材、管材为例,简要介绍了目前的低成本化制备技术,包括不含贵重元素的低成本钛合金研发技术、利用钛残料的低成本熔炼技术、一次熔炼技术,以及钛板材、棒材、管材高效短流程的低成本化加工技术等,并提出了钛合金材料低成本化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 赵秦阳陈永楠徐义库赵永庆
- 关键词:钛合金熔炼技术锻造技术
- Ti14合金半固态压缩中的应力松弛现象和变形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对Ti14合金进行了半固态压缩变形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应变速率为5×10^-2 s^-1和5×10^-1 s^-1,变形温度为1273-1423 K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变化规律,分析了该合金半固态下应力松弛发生的条件和原因,并讨论了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机制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有显著的影响,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宏观应力松弛发生在固相含量区间为0.95-0.98,主要是因为液相的增加减少了晶粒间的“固相桥”作用。由于液相在变形中的渗漏,Ti14合金在1273-1423 K半固态变形的应变速率试验值远远小于Iwasaki润滑流动机制(固液混合变形机制)所需的理论值,说明在所测试的半固态区间内合金仍以固相粒子变形为主,固液混合变形为协调机制。
- 陈永楠魏建锋赵永庆张学敏马雪丹
- 关键词:半固态钛合金应力松弛
- 半固态加工Ti14阻燃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和断口特征
- 2008年
- 以新型阻燃合金Ti14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比研究了合金常规加工和半固态加工后,试样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宏观力学行为,分析了断口的宏观、微观形貌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半固态加工试样300℃以下拉伸,表现出高强度、低塑性特征,400℃以上拉伸两种加工方法的强度和塑性非常接近;半固态高温断口特征表现为韧性断裂,宏观断口存在明显的二次裂纹。
- 陈永楠魏建锋赵永庆屈可朋王慧
- 关键词:TI14合金半固态变形高温拉伸断口特征韧性断裂
- 半固态变形量对Ti14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
- 2010年
- 研究新型阻燃钛合金Ti14(α+Ti2Cu)经不同变形量(45%~75%)半固态锻造后的热稳定性能,分析变形量对合金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改变析出相的形态及晶粒尺寸,使合金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能。随变形量的增加,Ti14合金热暴露后的强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塑性有所改善。半固态变形量较小时(45%),合金晶粒粗大,Ti2Cu相呈长条状分布于晶界,高的强度取决于析出相强化作用;随变形量增大(75%),晶粒细化,Ti2Cu相呈颗粒状或短棒状弥散分布,产生细晶强化,使得强度和塑性都得到改善。断口分析表明:变形量较小,断口存在大量撕裂棱;变形量达到75%,断口以韧窝为主;表明析出相和晶粒尺寸共同决定Ti14合金的热稳定性能。
- 屈可朋陈永楠高一帆魏建锋赵永庆王慧
- 关键词:TI14合金半固态变形量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