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云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急性
  • 6篇脑梗
  • 5篇脑出血
  • 5篇梗死
  • 5篇出血
  • 4篇尿激酶
  • 4篇脑梗死
  • 4篇激酶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蛋白
  • 3篇脑梗塞
  • 3篇梗塞
  • 2篇溶栓
  • 2篇缺血
  • 2篇脑脊液
  • 2篇脑缺血
  • 2篇急性脑出血
  • 2篇急性脑梗塞
  • 2篇急性期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5篇郑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5篇陈新云
  • 2篇夏昱
  • 2篇王继立
  • 1篇梁红萍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2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02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
2002年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采用 1对 1的配对照方法对 6 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设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尿激酶 5 0万U加入生理盐水 10 0ml静点 1次 /d ,连用三天 ,而后 2 0万U加入生理盐水 10 0ml静点 1次 /d ,连用 4d ,共治疗 7d ;对照组给予尿激酶 5 0万U加入生理盐水 10 0ml,静点 1/ 2h滴完 ,效果不明显再追加 2 5万U ,共 75万U在 2 4h内用完 ,而后二组均给予肠溶阿斯匹林片 0 1g/ 1次 /日 ,并给予脱水 ,改善微循环综合药物治疗 ,治疗一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及治疗前后凝血四项 ,血流变比较 ,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四项 ,血流变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激酶新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尤于对照组 。
陈新云
关键词:尿激酶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老年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 :脑梗死患者 3 0例 ,对照组 15例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脑脊液NSE浓度。结果 :脑梗组与对照组比较NSE升高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脑脊液NSE活性增高 ,与梗死大小部位有关 。
陈新云
关键词: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酶联免疫分析法NSE急性期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颈总动脉硬化
2013年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对颈动脉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老年抑郁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参采用松养心胶囊与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物。用经二纬超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值(IMT)并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颈动脉硬化不明显,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改变显著。结论抗抑郁药物有增加颈总动脉硬化趋势,如果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可降低动脉硬化趋势。
陈新云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抗抑郁药物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02年
陈新云
关键词:早期康复急性脑出血
冰帽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 观察冰帽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采用 1对 1配对照方法对 3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脱水 ,抗凝 ,改善微循环药物基础上给予冰帽亚低温治疗 72h ,使头温在 35℃~ 2 7℃ ;对照组仅给予脱水 ,抗凝 ,改善微循环药物 ,治疗一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一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冰帽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塞尤于对照组 。
陈新云
关键词:脑梗塞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多项治疗措施。呼吸衰竭导致死亡7例,肺内感染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继发急性心梗死亡2例,因发射梗阻性脑积水而采取脑室腹腔引流术6例。其他未死亡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治疗脑出血患者时严格控制血压,改善凝血功能,并根据病情及时复查脑CT,尽早发现血肿扩大。
陈新云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
炎症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后MMP和TIMP-1致脑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变化及特点,阐明TNF-α、IL-1β在脑缺血大鼠MMP和TIMP-1引起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2 h再灌注6、12、24、48、72 h和7 d组。运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和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及脑组织中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和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于缺血再灌注6 h明显增加(4.38±0.73 vs 2.63±0.14、5.28±0.71 vs 3.46±0.47;22.34±3.56 vs 12.13±4.26、9.56±0.85 vs 4.23±0.83;P<0.05),12 h达到高峰,随后各时间点表达开始下降,至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脑组织中MMP-3、MMP-9含量于再灌注6 h开始升高,24 h明显升高(P<0.05),48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脑组织中TIMP-1含量在再灌注各时间点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血清和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含量与MMP-3、MMP-9的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TIMP-1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MMP-3、MMP-9在脑缺血大鼠缺血再灌注早期水平即升高,提示MMP-3和MMP-9在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可通过促进脑组织中MMP-3、MMP-9的生成,抑制TIMP-1的生成,进一步加重缺血后脑损伤。
陈新云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脑超声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死率高,由此引起的多种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2009-02-2011-12应用脑超声治疗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陈新云
关键词:脑超声脑梗死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CRP是反映脑出血急性期的灵敏指标,对脑出血病情发展出血多少及愈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我院从2009—03—2011-05对人选的60例住院病人,其中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和非脑血管病的周围神经疾病患者30例,进行了血清CRP测定。
陈新云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血清C反应蛋白
蕲蛇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新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27例以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薪蛇酶注射液0.75u十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七天。结果表明:基本痊愈11例(40.74%),显著进步12例(44.44%),无变化3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85.18%。血浆纤维蛋白原治疗前4.35±2.27g/L,治疗后3.48±2.75g/L,P<0.05。33.3%病例血小葩计数下降低于60×10112/L,均于停药5天内恢复正常,无皮肤粘膜颅内出血。结论:蕲蛇酶注射液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王继立梁红萍陈新云夏昱方风霄
关键词:蕲蛇酶脑梗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