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良
- 作品数:175 被引量:1,70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 SD-MOP整合模型在长沙市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合理的农业结构有利于农业系统发挥更好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如何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长沙市耕地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通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粮食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研究了2010年长沙市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配置,长沙市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得到较大幅度的调整,粮食作物调整后面积比例为60.92%,比调整前减少2.12%;蔬菜种植调整后面积比例为21.96%,比调整前增加3.84%。结构优化配置后,化肥施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优化前分别提高9.93%和2.03%,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洪鸿加彭晓春陈志良张杏杏刘强
-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耕地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被引量:159
- 2002年
-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在介绍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作综合预测和展望。
- 陈志良仇荣亮张景书万云兵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
- 添加稳定剂对尾矿土中砷形态及转换机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土壤中As的不同存在形态影响着其毒性、可移动性、生物有效性,且产生不同的环境影响.本研究以粉煤灰、干化污泥、硫酸亚铁、碎花生壳为稳定剂,探讨其对土壤As的稳定化效果以及p H、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As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稳定剂后,土壤p H及有机质含量上升,残渣态砷含量升高.添加10%粉煤灰、10%干化污泥后,可交换态As、碳酸盐结合态As、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有机结合态As分别下降了34.2%、17.5%、19.9%、53.7%,并转化为残渣态As,其含量增长了1.14%.当同时添加10%粉煤灰、10%干化污泥和1%硫酸亚铁后,土壤中可交换态As、碳酸盐结合态As、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有机结合态As含量的降幅分别为62.3%、55.2%、29.6%、58.2%,残渣态As含量增加8.1%.添加10%粉煤灰、10%干化污泥、1%硫酸亚铁和1%粉碎花生壳后,可交换态As下降最显著,最大降幅为73.3%.施用适量的粉煤灰、干化污泥、硫酸亚铁能使土壤中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As的一部分转化为残渣态As,降低其毒性.提高p H,残渣态As含量上升,可交换态As、碳酸盐结合态As、铁锰结合态As、有机结合态As含量下降,As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中稳定性最好;提高有机质含量,碳酸盐结合态As与残渣态As含量上升,可交换态As、铁锰结合态As、有机结合态As含量下降,有机结合态As含量下降明显;阳离子交换量上升,残渣态As含量上升,可交换态As、碳酸盐结合态As、铁锰结合态As、有机结合态As含量下降.
- 陈志良赵述华钟松雄桑燕鸿蒋晓璐戴玉王欣
- 关键词:砷土壤理化性质稳定化
- 岩溶地下河型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溯源示踪方法
- 岩溶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但因其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受污染后修复难度较大,所以控源截污仍是岩溶型地下河水污染防治的关键之处.本文阐述了岩溶地下河型及其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对同位素示踪法和微生物示踪法这...
- 刘芸陈志良彭晓春易皓林允乐
-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岩溶地区
- 文献传递
- 潭江流域森林生态资产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以潭江流域为例估算生态资产:(1)流域森林生态资产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2)按主要林种生态资产总价值排序分别为:湿地松>马尾松>阔叶林>桉树>杉树>针阔混林>相思>针混林>木麻黄>南洋楹>黎蒴,而单位面积生态价值排序为:木麻黄>相思>杉树>湿地松>针混林>阔叶树>马尾松>桉树>针阔混林>黎蒴>南洋楹,与目前造林采用的以耐酸耐贫瘠的先锋林种为主有关;(3)潭江流域生态资产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按县级行政区排列,台山最大,依次为恩平>开平>鹤山>江门市区;(4)潭江流域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为全球热带/亚热带单位面积生态资产的44.22%,说明流域现有森林结构生态效益较差,在造林过程中过应以地带性植被为主,逐渐替代目前林种。从总体来看,潭江流域以先锋林种进行造林营林不利于流域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
- 陈志良刘旭拢彭晓春许振成吴志峰
- 关键词:生态资产
- 广东省农业环境问题与生态农业建设
- 广东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环境问题极为尖锐的地区,农业环境长期受到忽视。本文从水、土壤等方面阐述了广东省农业环境现状,提出了利用农业、丘陵山区立体种养农业、基塘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与区域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适...
- 程炯刘平戴照福陈志良
- 关键词:农业环境生态农业
- 文献传递
- 纳米技术在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优势和潜在风险
- 纳米技术除了广泛的工业用途外,也用于环保领域来预防、处理和清除污染物.纳米修复技术是原位修复技术,不仅能降低污染场地的修复费用和耗时,而且不需要处理和处置污染土壤,甚至某些污染物几乎能完全清除.然而,这种技术对植物、动物...
- 陈志良彭晓春杨兵
- 关键词:土壤污染环境修复零价纳米铁
- 文献传递
- 湿地植物-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河流底泥修复被引量:4
- 2017年
- 以受污染的城市河涌底泥为底质,湿地植物选用风车草(Clinopodium Urticifolium)或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构建了湿地植物-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P-SMFC)及无植物的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共3个电极处理组,研究了P-SMFC与SMFC的产电特性,并探讨了它们与对照组中底泥及上覆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产电方面,在系统启动运行的7个月内,PSM1、SM和PSM2三个电极处理组均能维持较稳定的产电,输出电压在整个运行阶段总体稳定在0.30~0.50 V,且植物的引入提升了系统的产电性能。底泥修复方面,设置的5个处理组对底泥中有机质均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表现出PSM1、SM和PSM2处理组有机质的降解要显著高于PS1和PS2处理组,P-SMFC系统对底泥有机物的去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系统中系统运行前2个月,2个P-SMFC处理组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之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之间的变化差异性不大,5个处理组底泥中氨氮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电极的引入对底泥中硝氮的去除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各处理组底泥中总磷去除率不同,分别为PSM1处理组8.67%、SM处理组8.89%、PSM2处理组7.33%、PS1处理组12.45%、PS2处理组8.89%,产电过程抑制了磷的迁移,有助于底泥中磷的稳定。
- 朱娟平王健张太平陈志良朱能武
- 关键词:湿地植物产电底泥修复
- 一种污染土壤重金属固化剂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重金属固化剂及使用方法,按占膨润土的重量百分比计,在膨润土中添加下述三种成分:硅藻土10%-50%,海泡石10%-50%,磷矿粉4-20%。利用该固化剂处理污染土壤时,按所述固化剂与重金属污染土壤...
- 林亲铁赖胜强陈志良刘洁婷钟松雄
- 文献传递
- 流域森林资源调查及生物量动态研究——以潭江流域为例
- 2006年
- 对潭江流域森林组分与生物量调查研究发现:与1990年比较,2002年整个流域的林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8962.1hm2,增长4.48%。流域生物量以湿地松和马尾松占优势,分别占流域森林生物量的39.12%和21.38%,阔叶树占15.39%,桉树和杉树分别占9.08%和7.97%,其它树种只占7.06%,总体来说,流域平均生物量2002年比1995年提高了6.21t·hm-2,平均每年提高0.89t·hm-2。说明近十二年来,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逐步体现出来,但同时也存在生物群落以马尾松、湿地松等先锋物种为主,森林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为潭江流域森林结构优化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 陈志良吴志峰夏念和程炯刘平
- 关键词:生物量林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