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可溶性CD40配体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判断大鼠是否发生肺水肿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检测大鼠红细胞储存前后及受血大鼠血浆中s CD40L含量以探讨s CD40L在TRALI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7 d浓缩红细胞(PRBC)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及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7 d PRBC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13.17±5.76)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0.66)mg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4.94±2.15)mg(F=17.605,P<0.001)。7 d PRBC组大鼠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0.0109±0.0067)%/min显著高于NS对照组(0.0026±0.0006)%/min(t=2.998,P=0.03)。储存7 d PRBC中s CD40L含量(451.58±73.28)pg/ml显著高于0 d PRBC(277.94±98.18)pg/ml(t=2.834,P=0.03)。7 d PRBC组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878.21±125.3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9.78±62.60)pg/ml和NS对照组(418.07±47.68)pg/ml(F=78.715,P<0.001)。结论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成功建立大鼠TRALI模型,接受大量输血的TRALI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NS对照组,提示s CD40L可能在TRALI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胡嫒 陈唯韫 黄宇光关键词:输血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可溶性CD40配体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20年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输血导致的严重肺部并发症,已成为输血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防治也面临巨大挑战。当前研究大多基于各种假说,探究多种效应细胞及效应分子在TRALI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本文总结了TRALI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胡嫒 陈唯韫 黄宇光关键词: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发病机制 预防措施 辛伐他汀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和RhoA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Rho A相关细胞骨架调控信号通路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sciatic nerve constriction injury,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激活及辛伐他汀(simvastatin)鞘内给药对该通路影响。方法:42只质量180~20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Na?ve组(n=6)、Sham组(n=6)、CCI组(n=18)、Simvastatin组(n=6)及Rho激酶(Rho kinase,ROCK)抑制剂Y-27632组(n=6)。对大鼠行鞘内置管,于造模后7天结扎CCI组、Simvastatin组及Y-27632组大鼠单侧坐骨神经构建CCI模型,术后Simvastatin组每天鞘内注射10μl辛伐他汀(10μg/μl),Y-27632组每天鞘内注射12μl Y-27632(4 mg/ml),Na?ve组、Sham组、CCI组术后每天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连续注射7天。于CCI建模后1、3、7、14天进行动物行为学评估,观察大鼠对机械和热刺激的反应。于建模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手术侧L4~6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并进行实时定量PCR观察RhoA、ROCK的m RNA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Rho A蛋白在DRG伤害性神经元中的分布及改变,以及免疫荧光强度随建模时间梯度增加,Western blot检测通路中主要因子RhoA、LIMK和cofilin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1 Simvastatin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后第3天起缩足反射热辐射潜伏期、缩足反射机械刺激阈值明显高于C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K抑制剂Y-27632组大鼠缩足反射热辐射潜伏期、缩足反射机械刺激阈值给药后3天起较CCI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CI组大鼠DRG中Rho A、ROCK m RNA于术后第7天起表达显著增加(P〈0.05);Rho A蛋白在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表达,CCI术后14天Rho A免疫荧光强度与Na?ve组比显著增高(P〈0.05)。3鞘内注射辛伐他汀能显著抑制通路主要因子Rho A、p-LIMK、p-cofilin的表达(P〈0.05)。结论:大鼠CCI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存在Rho A/LIMK/cofilin通路的激� 丘玥 陈唯韫 王之遥 刘帆 马超 黄宇光关键词:辛伐他汀 RHO 坐骨神经结扎 心脏手术术后气管插管带管时间对声音嘶哑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声音嘶哑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按照是否出现术后声音嘶哑分为声嘶组与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麻醉信息、术后带管时间并作统计学分析;根据患者的带管时间分组,分别统计其声音嘶哑发病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218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共有12例出现声音嘶哑,其平均术后带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且声音嘶哑的发生率随术后带管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在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中,发生声音嘶哑患者的术后带管时间较长,且声音嘶哑发生率随带管时间延长而升高。 陈唯韫 袁明霞 林秀侠 苗齐 黄宇光关键词: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声音嘶哑 大鼠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预测指标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疼痛时弥散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的动态变化,对术前DNIC、术后急性疼痛能否作为术后慢性胸痛的预测指标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术前检测大鼠DNIC,建立开胸术后慢性疼痛模型,分组为空白组(n=10)、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20),连续监测术后1、3、6、9、12、15、18和21 d的机械痛阈、冷痛阈及DNIC。结果模型组大鼠中,11只发展为慢性疼痛组(CPTP组),9只在经历急性疼痛后痛觉恢复正常(non-CPTP组)。与CPTP组比较,non-CPTP组术前DNIC减弱(P<0.05),术后6 d切口附近机械痛阈值及冷痛阈值更低(P<0.05)。与术前DNIC相比,模型组术后急性疼痛时期(术后3 d)DNIC减弱(P<0.05),CPTP组术后21 d DNIC持续减弱(P<0.05),而non-CPTP组DNIC恢复正常。结论术前DNIC及术后6 d急性疼痛程度是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两项危险因素;疼痛急性期,个体DNIC减弱,痛觉恢复正常时,个体DNIC水平也渐趋恢复正常。 朱阿芳 申乐 许力 陈唯韫 吴树彬 黄宇光关键词:急性疼痛 脊髓性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脊柱侧凸患病率约达60%。除脊柱侧凸外,SMA可伴胸廓畸形、骨盆倾斜等其他骨骼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SMA患者脊柱侧凸发病早、进展快,大部分于青春期中晚期呈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此外,SMA患者伴发的肺功能障碍进一步增加了脊柱侧凸的治疗难度。本文从SMA遗传学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相关分型、脊柱侧凸自然史、脊柱侧凸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SMA患者脊柱侧凸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王振 冯尔维 孙佩宇 孙佩宇 王树杰 张秀华 马璐璐 陈唯韫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柱侧凸 手术治疗 肺功能 非抗体介导的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2 2017年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输血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但临床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更有效地预防TRALI。根据介导因子不同,可将其分为抗体介导(免疫性)和非抗体介导(非免疫性)TRALI;前者主要由被动输注内源性抗体导致,后者主要由血制品中的可溶性分子和某些细胞成分介导。本文旨在对非抗体介导TRALI的发病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吴树彬 陈唯韫 黄宇光关键词: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输血 术中明胶液严重过敏反应一例 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53岁,176cm,90kg,术前诊断为胃癌,拟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良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病史,自诉食用羊肉过敏,表现为腹泻、皮疹;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ECG、BP、SpO2。 陈唯韫 刘薇关键词:严重过敏反应 术前诊断 药物过敏史 入手术室后 SPO2 综合征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 被引量:1 2022年 综合征性脊柱侧凸是继发于某种特定综合征的一类脊柱侧凸,患者可伴有全身多处发育异常或畸形,脊柱侧凸仅为其临床表现之一,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相较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综合征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麻醉风险更高,围手术期并发症更为常见。因此,术前全面评估优化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加强术中及术后精细化管理,对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获得良好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综合征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胡嫒 陈唯韫 马璐璐关键词:矫形手术 围手术期 术前评估 术中管理 马凡综合征患者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围术期血液管理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S)患者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血液管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并合并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非MS患者(对照组)对比,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信息、手术麻醉信息和围术期用血情况等,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MS组术前合并眼部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和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异体血输血率及量和自体血回输使用率及回输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MS患者常有多系统受累,合并症多,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出血风险大,其围术期麻醉管理应格外谨慎,应加强血液管理,必要时采用有创监测。 陈唯韫 刘子嘉 虞雪融 黄宇光关键词:马凡综合征 围术期 麻醉 血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