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兰萍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4篇品德
  • 2篇学科
  • 2篇思想品德
  • 2篇片断
  • 2篇教育
  • 2篇教学片
  • 1篇大学后
  • 1篇德育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咨询
  • 1篇心理咨询技术
  • 1篇学科教研
  • 1篇学生享受学习
  • 1篇异彩
  • 1篇绽放
  • 1篇绽放异彩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视角
  • 1篇政治

机构

  • 9篇常州市钟楼区...

作者

  • 9篇陈兰萍

传媒

  • 5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中小学教学研...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中等职业教育...
  • 1篇生活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思想品德学科中学生调查成果呈现方式的实践研究
2012年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而调查研究是其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课堂展示、博客交流、专题网页、学校板报等方式的应用,使调查研究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体验发挥其最大效应。
陈兰萍
关键词:中学生
从哲学视角建构区域品德学科教研
2011年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国家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都是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良好世界观的一个主要支撑学科。笔者从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体验。
陈兰萍
关键词:国家课程哲学视角教学研究活动教育
综合实践课片断评点
2005年
在几次学生问卷调查时,学生们都在他们最喜爱的学科一栏写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笔者最近听了几堂综合实践活动课,也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陈兰萍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教学片段
浅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道德判断和选择
2008年
本文从“氛围营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开展了名为《提高中学生道德自我选择、自我规范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道德判断和选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行。
陈兰萍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度应用心理咨询技术的策略被引量:1
2011年
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与心理咨询思想有着共通之处。适当引入心理咨询技术,在有效倾听、适当询问、价值判断,保护隐私等方面有效借鉴和学习心理咨询的方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陈兰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让品德课堂在留白中绽放异彩
2013年
由教材中的"留白"得到启示,老师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准备时"留白",根据学生实际开展教学,问题提出时"留白",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板书设计时"留白",相信学生的课堂理解能力,课堂评价时"留白",让学生拥有自我反思的空间。这体现了老师教学中的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使我们的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碰撞中学会交流,真正使品德课堂不再是一种传递和灌输,而是学习、思考、体验和实践的综合体,也真正使品德教育成为了学生生活的过程。
陈兰萍
关键词:课堂教学留白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
2004年
陈兰萍
关键词:教学片断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多样化课型的实践探索被引量:7
2015年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关乎学生整个生活,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内容极其丰富,大量社会的、地理的、历史的、法律的和环境的知识被整合在不同的主题中。面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无法适应丰富的课程内容的,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型,充分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人文性。具体表现为:讲授课型,让学高者为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对话交流课型,在平等中互动,彰显教学民主;自主学习课型,主动获取新知,持续学生的学习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型使思想品德课充满了活力,真正体现教学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怀。
陈兰萍
关键词:课型
德育:追求教育的无痕
2006年
陈兰萍
关键词: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大学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