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为春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文化
  • 3篇英译
  • 3篇汉语
  • 3篇翻译
  • 2篇英语
  • 2篇社会支持
  • 2篇文化参与
  • 2篇文化交流
  • 2篇文化适应
  • 2篇新词
  • 2篇跨文化适应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2篇汉语新词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程
  • 1篇调侃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压力

机构

  • 12篇宿迁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陈为春
  • 2篇王洪芹

传媒

  • 3篇科教文汇
  • 2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海外英语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赴泰汉语教师的文化适应研究
所谓文化适应,主要是指个体适应陌生文化的过程。我们用它特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适应过程或状况。近年来,大量中国教师赴国外教汉语,尤其以到泰国的居多,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分析。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适应...
陈为春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社会支持文化参与心理压力
文献传递
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第三文化”探讨——以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孔子学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对这一文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尤其是研究其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跨文化交际中"第三文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也能反哺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经验。
陈为春
关键词:文化交流
调侃互动中的语用身份建构——以《红楼梦》人物调侃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语用身份论是研究具体交际过程中交际参与者实时和动态身份的系统性理论,它为研究交际的过程、透视交际者在调侃中的身份建构情况提供了理论支持。以《红楼梦》中的人物调侃互动为研究对像,可以考察小说中人物在这一特殊交际行为中语用身份的动态选择过程及身份建构策略的运用情况。研究表明,《红楼梦》的作者善于利用语用身份建构策略来达成笔下人物的调侃,并以此刻画人物个性、推进交际的进行和小说情节的演进。
陈为春
关键词:《红楼梦》调侃
周向勤诗歌翻译对文化意象翻译的启示——顺应论视角下的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作为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结晶,文化意象在不同语言的诗歌中广泛存在。针对诗歌文化意象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文化亏损情况,现有研究重点多放在文化意象存在的两种文本本身,虽然对译者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也有关注,但对翻译的过程的解读不够详细,对目标语的文化和读者关注较少。本研究主要以周向勤的诗歌文化意象翻译为例,从顺应论视角出发,尝试解读译者在诗歌文化意象翻译过程中的选择过程,再结合诗歌文本分析和读者接受情况,探索有效的诗歌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陈为春
关键词:诗歌翻译文化意象顺应论
文化语境与汉语新词的英译
2015年
由于文化的差异,汉语新词如"中国梦"、"四个全面"、"任性"等的外文翻译常会带来一些混乱,要想翻译好这些新词,我们必须根据当今时代特点,重点考察新词所处的具体语境,还要不断增强译者自身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解。
陈为春
关键词:新词英译语境
语用能力体系下的英语专业语用教学探析
2017年
语用知识、语用意识和语用表现构成了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体系",因此,语用教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认为,语用教学应当从增加语用知识、提升语用意识以及扩展积极的语用表现出发,切实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把语用教学融入"综合英语""英语听力"以及"英语口语"等课程。
陈为春
关键词:语用能力语用意识语用知识
从翻译个案看译者主体性——兼论翻译课堂教学
2016年
近年来误译的现象越来越多,引发了翻译专业人士和公众的批评。经过具体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当今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翻译内容和翻译主体越来越复杂,许多译者并不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有的在翻译时缺乏严肃性。由于翻译的成功离不开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而译者态度是翻译能力的一部分,故而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应尤其注重包括译者态度在内的翻译职业道德培训和探索,这也有助于翻译学科的发展。
陈为春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态度翻译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新词汇的翻译——以“被xx”的英译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在信息时代,新词汇新语用日趋增多。在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的翻译领域,如何将新词汇迅速译为英语而又保留其汉语文化特色在双向互动的跨文化交际中显得益发重要。
王洪芹陈为春
关键词:汉语新词汇翻译跨文化交际文化特色
美国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被引量:2
2015年
美国境内开设的孔子学院数量已逾90所,作为宣传中国文化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美国孔子学院不仅进行语言和文化课教学,而且举办了众多的旨在推介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对话的主题活动。这些文化活动体现了孔子学院成立的意义,并通过创新文化活动,在实质上促进了中美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
陈为春
关键词:文化活动文化交流
生态译学视角下的茶叶术语英译探究被引量:2
2016年
生态翻译学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一种新视角,更是对语言交流过程的创新和发展。从生态翻译视角看,其翻译活动应该纳入整体、全面的视角,而其翻译的内容则应该重点突出实用和应用特点,而这些都是与茶叶术语相一致的。所以,可以说进行茶叶术语英语翻译过程中,如果能以生态译学视角切入,将为术语内涵的有效转换提供了重要保证。而结合生态译学进行翻译,其得到的内容也更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文拟从生态译学的内涵及特点分析入手,结合茶学术语的相关特点,从而探究生态译学指导下的茶学术语英语翻译思路。
陈为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