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英

作品数:106 被引量:461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5篇农业科学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色谱
  • 21篇化合物
  • 16篇逆流色谱
  • 16篇类化
  • 16篇类化合物
  • 16篇高速逆流色谱
  • 13篇相色谱
  • 12篇黄酮
  • 12篇活性
  • 12篇纯化
  • 9篇色谱法
  • 9篇提取物
  • 9篇酮类
  • 9篇酮类化合物
  • 9篇抗氧化
  • 9篇甘薯
  • 8篇多酚
  • 8篇分离纯化
  • 7篇液相色谱
  • 7篇溶剂

机构

  • 106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湖南省农业厅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孝感学院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湖北省兽药监...
  • 1篇湖南省作物种...
  • 1篇道县农业局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 1篇湖南省园艺研...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06篇陆英
  • 24篇刘仲华
  • 24篇唐其
  • 11篇李觅路
  • 10篇钟晓红
  • 10篇田娜
  • 9篇肖文军
  • 7篇张盛
  • 7篇傅冬和
  • 6篇曾建国
  • 6篇黄建安
  • 6篇李佳银
  • 6篇郑亚杰
  • 5篇刘硕谦
  • 5篇秦玉芝
  • 5篇林海燕
  • 5篇郑亚杰
  • 4篇谢红旗
  • 4篇朱丽娜
  • 3篇罗国安

传媒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9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食品科学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分析化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饲料研究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化学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14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汉果叶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用途
一种罗汉果叶新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其是以罗汉果叶为原料,采用水‑正丁醇‑正己烷‑乙醇‑冰乙酸(5:3:1:1:0.001,v/v)为两相溶剂体系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该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IC<Sub...
唐其陆英朱仕豪吴长桥
文献传递
不同年份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被引量:9
2016年
以9份茯砖茶(分别于1975、1985、1991、1994、1996、1999、2004、2009和2012年生产)为试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检测结果表明:9份茯砖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5种,其中共有成分62种,不同年份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为93、91、88、78、77、72、88、87和83种,以1975年生产的茯砖茶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数量最多,总含量最高(62.202%);挥发性成分以酸、醛、酮类为主;棕榈酸、壬酸、植酮、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正己醛是多个样品的主要化合物。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份样品茯砖茶归为5组,1975年和2012年的茶样各成1组;1985和1991年的茶样为1组,1996、1999和1994年的茶样为1组;2004和2009年的茶样为1组。
陆英陈金华钟晓红乔小燕林海燕陈栋
关键词:茯砖茶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甘薯茎叶中异槲皮苷及咖啡酰基奎宁酸类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5
2013年
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对甘薯茎叶中含量较高的异槲皮苷(Q-Glu)和异绿原酸A,B,C(3,5-diCQA、3,4-diCQA、4,5-diCQA)4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4种甘薯茎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均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性与化合物浓度呈一定相关性:Q-Glu、3,5-diCQA、3,4-diCQA、4,5-diCQA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47.27、41.61、43.55、46.02μmol/L;对.OH的IC50值分别为190.99、151.20、151.24、217.31μmol/L;Q-Glu、3,5-diCQA、3,4-diCQA对O2-.的IC50值分别为0.81、0.46、0.71mmol/L;3,5-diCQA、3,4-diCQA、4,5-diCQA对脂质过氧化物的IC50值为3.13、2.53、4.44mmol/L,4,5-diCQA和Q-Glu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分别对O2-.清除率和对脂质过氧化物的抑制率低于50%。其中3,5-diCQA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OH、O2-.等活性氧和自由基的能力最强,3,4-diCQA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4种甘薯茎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均具有显著抗氧化能力。
李佳银于欢石伯阳李觅路陆英
关键词:甘薯茎叶多酚类抗氧化活性氧自由基
油茶籽壳原花青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产品提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油茶籽壳原花青素的制备方法,包括:粉碎、提取、过滤,浓缩、浓度调整、上样、洗脱、浓缩干燥后得原花青素;本发明方法能从油茶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所需时间短,提取物纯度高,所用...
陆英刘仲华谭斌林海燕庄凌
文献传递
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花榈木叶提取物中具抗抑郁作用的化合物的方法
一种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花榈木叶提取物中具抗抑郁作用的化合物的方法,是以水:正丁醇:甲基叔丁基醚:乙醇:冰乙酸=6:3:1:1:0.001(v/v)作为高速逆流溶剂体系,对花榈木叶提取物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
陆英朱仕豪唐其古斯棋
文献传递
茯砖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与制备液相联用技术分离茯砖茶中黄酮类化合物。高速逆流色谱以正丁醇/乙酸乙酯/乙腈/0.5%乙酸水=12:2:3:15(V/V)为溶剂体系,将茯砖茶提取物分成7个流分,各流分经制备液相分离,获到19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了15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1),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2),芹菜素-7-O-β-D-半乳糖-8-C-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葡萄糖-(1-3)-鼠李糖-(1-6)-葡萄糖(4),山奈酚-3-O-β-D-葡萄糖-(1-3)-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α-L-鼠李糖-8-C-β-D-半乳糖(6),芦丁(7),山奈酚-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8),Camelliquercetiside A(10),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2),异牡荆苷(13),牡荆苷(1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6),Camelliquercetiside C(17),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18),其中化合物3和6为新黄酮碳苷化合物,化合物1为茶叶中首次发现。
陆英钟晓红操君喜林海燕陈栋刘仲华
关键词:茯砖茶高速逆流色谱黄酮
中药柿霜中糖组分的气相色谱法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山东曹州和湖北团风两个不同产地的中药柿霜的糖组分,样品的前处理选用糖腈衍生化的方法。结果表明:中药柿霜中糖组分主要以葡萄糖为主,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曹州和团风两种柿霜分别含27.65%和23.67%的葡萄糖,核糖含量也比较接近。不同产地的中药柿霜中其他的单糖组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曹州样品含有核糖、阿拉伯糖及少量的鼠李糖,团风样品含有核糖及少量的岩藻糖。
王灏然钟晓红陆英张双张喻何艳君周敏
关键词:糖组分气相色谱法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油茶壳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茶壳中多酚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茶壳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确定大孔树脂分离油茶壳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油茶壳中多酚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为3.78mg/mL,pH值3.7,油茶壳原料液以3BV/h的流速上柱吸附,再用6倍树脂体积的80%乙醇以3 BV/h的流速解吸,产品中多酚含量达61.3%,回收率为77.64%,样品得率为2.95%。
李嘉伟邢鹏张迎娴陆英
关键词:多酚大孔树脂分离纯化
基于CiteSpace的蜂蜜安全性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2024年
为了梳理蜂蜜安全性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趋势、发表期刊、作者、机构、国家(地区)、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示。从上述数据库中得到169篇中文文献和281篇英文文献。分析表明蜂蜜安全性研究方向中文文献的发文量自2011年起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发文量自2007年起呈现出波动性上升趋势,近十五年来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多于中文文献;张强和Gunduz A分别是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最多的作者,中英文研究领域的学者之间有相对固定的研究合作关系,但各个团体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蜜蜂杂志》和《Food Chemistry》分别是发表蜂蜜安全性文献最多的中英文期刊,中英文发文期刊都以食品领域为主;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Karadeniz Technical University分别是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国内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少;研究国家(地区)中土耳其是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其次是中国、波兰和新西兰;中文文献在研究初期以“肉毒杆菌”“粉源植物”“雷公藤”“蜂蜜中毒”等为研究热点;2000年之后,色谱、光谱、扫描电镜等技术日渐成熟,“蜂蜜孢粉学”“气相色谱”等关键词出现,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液质联用、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成为蜂蜜安全性研究中的热门研究方法。英文文献在研究初期以“pyrrolizidine alkaloids”“mad honey”“grayanotoxin”“natural toxicants”等为研究热点,说明此阶段主要是研究毒蜂蜜以及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梫木毒素等蜂蜜中检测到的天然毒素;随着色谱等技术的发展,“mass spectrometry”等关键词开始出现。可以看出,中英文文献研究在热点领域基本一致,都是以有毒蜜、蜂蜜中毒、蜂蜜中毒性成分检测和溯源等为主;但在侧重点上略有不同,国内有毒蜜源�
肖甜王燕杨帆杨帆钟晓红钟晓红唐其陆英金秀娥王峻
关键词:蜂蜜安全性文献计量学CITESPACE
饲用植物厚朴粗提物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被引量:3
2021年
试验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植物粗提物的质量品质,构建饲用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粗提物的特征图谱。采用HPLC法,以乙腈和0.1%磷酸水为流动相,建立厚朴粗提物分析方法,检测34批不同来源厚朴粗提物,从而建立厚朴粗提物特征图谱。观察饲用植物厚朴粗提物的特征图谱,共确定8个共有峰,确定色谱峰7、色谱峰8分别为和厚朴酚及厚朴酚。试验建立的不同来源的厚朴粗提物特征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对厚朴进行品质评价。
张民达谢瑞刘秀斌曾建国陆英
关键词:饲用植物厚朴粗提物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