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琼 作品数:29 被引量:13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1999年 焦存仙 陆琼 董旭东关键词:围产儿死亡率 产科并发症 胎膜早破 胎盘早剥 孕期保健 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对我院10年间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对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统计显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始终处于第l、2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3位,其他为第4位,妊娠合并并发症为第5位,围产儿死亡率趋于稳定。结果表明尽管剖宫产手术技术不断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但逐年升高的剖宫产率并未导致围产儿死亡率随之下降。 孙何萍 陆琼 孟莉关键词:围产儿死亡率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率 并发症 手术技术 胎儿官内窘迫 吸毒孕妇的围产儿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吸毒孕妇的围产儿预后。方法分析47例吸毒孕妇的胎儿及新生儿结局。结果47例吸毒孕妇中早产27例,低体重儿30例,新生儿窒息11例,孕妇吸毒围产儿死亡8例;吸毒>2年的23例中,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吸毒<2年的24例明显升高。结论吸毒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的发生率与吸毒时间密切相关。 陆琼 林克萍 赵飞飞关键词:吸毒 孕妇 围产儿 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研究 林克萍 朱宝生 陆琼 焦存仙 董旭东 刘焕玲 颜芳 刘云霞 胡云英 章锦曼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BD)也称先天异常,是指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关键词:产前诊断 吸毒与生殖健康 被引量:1 2007年 林克萍 陆琼关键词:吸毒者 生殖健康 吸食毒品 妊娠妇女 成瘾性 苯丙胺 双胎妊娠一胎死宫内原因及期待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1胎死于宫内的死因及对母亲和存活胎儿的影响。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之一为宫内死胎的23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之一为宫内死胎的发生率占双胎的4.72%,其中单绒毛膜双胎14例,占60.87%,双绒毛膜双胎9例,占39.13%(519)。胎儿死因:脐带因素占34.79%,胎盘因素8例占34.8%,妊娠并发症5例占21.7%,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占8.7%,胎儿畸形1例占4.35%(219),不明原因6例占26.09%。期待治疗最长达72天,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后对母体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结论脐带异常、胎盘异常是胎死宫内的重要原因;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对母体及存活儿有一定影响。但孕周小,胎儿尚不成熟,行期待治疗可延长孕龄至足月,以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陆琼 林克萍 冯云关键词:双胎妊娠 胎死宫内 死因 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率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产前筛查、遗传咨询、超声产前检查等产前诊断后,活产婴儿中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下降情况。方法:回顾我院大面积开展产前筛查、遗传咨询、超声产前检查等产前诊断以后的活产婴儿中出生缺陷病例登记,χ2检验统计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结果: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出生13 030例围产儿,男6 808例,女6 219例,性别不明3例,出生缺陷儿22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04‰;围产儿死亡率为14.35‰,在围产儿死亡中,出生缺陷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平均为39.04%。行产前诊断,孕妇知情选择行终止妊娠后足月活产婴儿中的出生缺陷率下降为11.82‰,有极显著差异(χ2=12.47,P<0.001),其中以神经管畸形降幅最大,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总唇裂均有所下降。结论: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患有严重出生缺陷,为孕产妇提供了终止病理妊娠的机会,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林克萍 朱宝生 刘焕玲 陆琼 董旭东 刘云霞关键词:产前诊断 终止妊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应用 冯云 艾瑛 沈涛 赵国翠 刘珺 陆琼 柯云梅 该项目主要技术内容:(1)通过对云南临沧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及正常孕妇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对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发现MDR3基因外显子6、8、和12分别存在多态性位点C158T、G71...关键词: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 低分子肝素治疗 低分子肝素和S-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和评估低分子肝素(LMWH)和S-腺苷蛋氨酸(SAMe)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IC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LMWH 1250 IU/d静脉滴注,5天为1疗程;B组用SAMe 1 000 mg/d,静脉滴注,疗程为7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及直接胆红素(DB)均有明显下降(P<0.05),下降程度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早产、羊水Ⅱ°~Ⅲ°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Apgar≤7)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组无围生儿死亡,B组有1例死胎。结论:LMWH能缓解ICP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功能,其治疗作用与SAMe相似。 冯云 艾瑛 赵国翠 刘珺 陆琼 徐艳关键词:胆汁淤积症 肝内 妊娠 低分子肝素 S-腺苷蛋氨酸 云南佤族、傣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MDR3基因外显子14和23无突变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ancy,ICP)患者MDR3基因外显子14和23突变与ICP的关系。方法从云南临沧地区29例佤族、傣族ICP患者及32例正常孕妇的外周血中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DR3基因外显子14和23,再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所有ICP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DNA经PCR均扩增出目的片段,外显子14和23均未发现有突变。结论云南临沧佤族、傣族ICP的发生可能与MDR3基因外显子14和23突变无关。 冯云 艾瑛 沈涛 赵国翠 柯云梅 刘珺 陆琼 徐艳关键词: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 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