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育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3篇急救
  • 3篇急诊
  • 2篇药物
  • 2篇院前急救
  • 2篇危重
  • 2篇危重患者
  • 1篇动态检测
  • 1篇多发创伤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鲍氏...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胸腹
  • 1篇胸腹伤
  • 1篇血浆
  • 1篇严重多发

机构

  • 8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蛇口人...

作者

  • 10篇钟育红
  • 8篇周惠芬
  • 5篇彭家桃
  • 4篇张贵昌
  • 3篇李浩
  • 3篇曹火太
  • 3篇李杰
  • 2篇陶珍
  • 2篇张岸林
  • 2篇刘兰香
  • 1篇王春霞
  • 1篇刘兰香
  • 1篇钟娟
  • 1篇谢小华
  • 1篇郭佳华
  • 1篇陈梦丽
  • 1篇陈智睿
  • 1篇谭薇
  • 1篇卢琳琳
  • 1篇潘菊芳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3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动态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并与真菌培养进行对照。结果:BG动态检测法与真菌培养法检测阳性结果均为18例时,BG动态检测阳性而真菌培养为阴性共20例,也即当BG动态检测法均为阳性时,真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47.4%。38例患者中21例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血浆BG呈下降趋势,降至健康水平(BG值<10pg/ml)。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法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更简便、快捷、阳性率高,可作为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彭家桃陶珍李浩钟育红张贵昌周惠芬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经抢救转运的5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2014年1-11月本院脑卒中患者53例实施院前临床护理路径急救,设为观察组。采用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量表筛查两组脑卒中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到抢救所需时间、抢救到接受专业治疗所需的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接诊到抢救所需时间、抢救到接受专业治疗所需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47例(88.68%),死亡6例(11.32%);对照组生存39例(73.58%),死亡14例(26.41%),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是可行的,能指导院前急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有助预后。
彭海菁郭佳华钟育红周惠芬陈月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院前急救死亡率
胸腹严重多发创伤的临床救治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腹严重多发创伤临床救治策略及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114例胸腹严重多发创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X线、B超、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等措施进行早期诊断,并实施针对性的手术外科抢救措施。评价抢救效果。结果 114例患者治愈98例,治愈率85.96%,死亡16例,病死率14.04%,并发症9例,占总例数的7.89%。主要原因为前期的呼吸功能衰竭和后期的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以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达到救治,应坚持先抢救后诊治原则,迅速处理严重多发伤的外科情况,保护患者脏器功能,尽可能减少严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彭家桃李浩陶珍钟育红张贵昌周惠芬
关键词:胸腹伤多发创伤救治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院内转运的108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的转运护理,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转运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实施安全转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及不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过程中的不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转运前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风险及利益,在转运过程中实时进行监护及观察,到达相关科室对患者的初步诊断及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及记录,包括医师之间和护士之间的交接。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安全的护理对危重患者的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关键。
周惠芬曹火太刘兰香钟育红彭海菁李杰
关键词: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226例,对其侵入性操作频率和医院感染率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消毒和护理对策。结果本院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率操作频率较高,有34位患者出现了医院的感染的情况,医院感染率达到15.04%,针对本院侵入性操作频率较高的特点,本院加强了对于无菌操作和消毒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危重科患者存在入侵性操作频率高和医院感染率高的特点,要重视入侵性操作中的消毒和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周惠芬曹火太彭海菁李杰钟育红张岸林
关键词:急诊科侵入性操作
心理护理在急诊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治疗开始至症状好转所需时间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急诊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护理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值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护理干预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根据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周惠芬曹火太李杰钟育红彭海菁彭家桃
关键词:心理状态心理干预
护士急救技能培训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现状、需求、及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11年3月对参加怠救技能培训班80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9.D%护士已接受CPR培训,但有21.8%的护士尚未接受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技能目队合作式培训.54%护士在≥2个培训机构接受急救技能培训,39.8%护士在所在医院接受急救技能培训,岗位培训是护士获取急救技能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护士学历层次是急救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根据护士急诊技能培训需求,进行因人因岗有效的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必须的急救技能与流程.从而提高护士有序、规范的急救技能,缩短急危重症开始有效救治的时间,并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钟娟谢小华陈梦丽谭薇王春霞张晓艳卢琳琳钟育红潘菊芳
关键词:护士急救技能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对腹部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腹部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进行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清洁时间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于深部感染伤口,两组在伤口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清洁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促进伤口,特别是深部感染伤口的恢复。
彭家桃李浩钟育红张贵昌周惠芬刘兰香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伤口感染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遗传学背景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遗传学背景。方法从2009年4-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20株MDR-ABA,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20株MDR-ABA检出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4种基因阳性,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未检出。结论临床分离的MDR-ABA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率较高,MDR-ABA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有关;通过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是细菌获得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主要因素。
陈月馨周惠芬钟育红吴润香黄烈陈智睿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氨基糖苷类耐药遗传学
深圳市院前急救分站使用《院前出车流程量化评分表》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某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经验,探讨使用院前出车评价表后对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与患者满意度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院前急救分站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作流程,医院领导组织讨论小组制定一份可量化并实效性强的评分表,发放给3处急救分站,安排专人客观评价每次出车情况,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得出结果与另3处未用量化评分表的急救分站对比。结果:在使用量化评分表后,观察组的空车率与改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车时间与总反应时间也明显缩短。此外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医生、驾驶员的急救团队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给予肯定。结论:加强工作流程管理,采用量化评分表能够使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各级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张岸林刘兰香钟育红张贵昌彭家桃
关键词:院前急救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