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安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锅炉
  • 5篇燃烧
  • 4篇电厂
  • 3篇燃烧调整
  • 3篇发电
  • 3篇发电厂
  • 3篇超温
  • 2篇再热
  • 2篇再热器
  • 2篇配风
  • 2篇配风方式
  • 2篇汽温
  • 2篇汽温偏差
  • 2篇煤粉
  • 2篇二次风
  • 1篇一次风
  • 1篇在线监测
  • 1篇在线监测系统
  • 1篇制粉
  • 1篇制粉系统

机构

  • 10篇华北电力科学...
  • 4篇北京京能热电...
  • 1篇淮阴工业专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金安
  • 3篇贾剑
  • 1篇高宝桐
  • 1篇钱焕群
  • 1篇陈锋
  • 1篇赵振宁

传媒

  • 6篇华北电力技术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冷藏技术
  • 1篇全国火电20...
  • 1篇全国火电20...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缩腰型”配风方式在燃烧调整中的应用
分析了"缩腰型"配风缓解超温和减小汽温偏差的机理,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此种调整方式的有效性,为解决机组超温和汽温偏差提供了思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二次风在炉内燃烧中的作用。
贾剑金安
关键词:超温汽温偏差二次风燃烧调整
文献传递
冷却塔的模型探讨被引量:5
1998年
本文仔细分析了冷却塔的传热传质过程考虑了冷却塔的蒸发水量带走的热量,推导出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计算结果同经典的Sutherland数值解进行比较。本模型为冷却塔的设计和运行提供计算方法。
钱焕群金安
关键词:冷却塔传热传质数学模型散热设备
切向燃烧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超温原因及改进措施被引量:7
1999年
分析了切向燃烧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超温的原因,概述了解决超温爆管的措施。
金安
关键词:切向燃烧超温爆管锅炉过热器再热器
大唐张家口发电厂降低飞灰可燃物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对影响飞灰可燃物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针对该厂的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 ,为全面分析和理解飞灰可燃物高现象提供思路。
王海滨金安
关键词:飞灰可燃物煤粉细度锅炉发电厂
水平不锈钢螺旋槽管管外凝结换热特性研究
1999年
对水平不锈钢螺旋槽管管外凝结换热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随着管内水速和水温的增大,管外凝结换热系数逐渐增大。还分析了凝液排泄通道对凝结换热的影响,提出了包含表征排液性能好坏的无量纲几何参数Ψ的凝结换热准则关联方法。
金安
关键词:螺旋槽管凝结换热发电厂锅炉
HG-670/140-13型锅炉再热器超温现象及燃烧调整试验被引量:3
2001年
对石景山热电厂 1号炉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 ,详细介绍了该炉的燃烧调整试验 ,探讨了产生再热器超温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燃烧调整措施 。
贾剑金安
关键词:锅炉再热器超温燃烧调整
燃烧器摆动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针对国产300 MW机组燃烧器摆动对汽温调节特性和炉内受热面壁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燃烧器摆动时炉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特征及对汽温偏差的影响。
白云林金安
关键词:锅炉燃烧器气动执行机构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电厂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2年
锅炉燃烧过程是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和边界条件的复杂性 ,采用常规测试不仅耗费大 ,且有时无法实现或存在较大误差。而运用 CFD技术进行燃烧过程的冷态、热态数值模拟却有很大的潜力 ,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在不中断生产过程的前提下 ,对预想的燃烧过程进行计算仿真 ,从而找出理想的燃烧方式。为此介绍 CFX4.3软件 ,叙述如何采用该软件解决电厂锅炉燃烧中的实际问题。
赵振宁金安陈锋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电厂锅炉
中储制粉系统一次风煤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被引量:10
2002年
综合现存各种测量煤粉浓度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中储式制粉系统,提出了采用直接测量给粉量和一次风速的方法进行煤粉浓度计量的方法。该方法实施和维护方便,试验表明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可与电厂的DCS系统相连对燃烧系统进行控制,实现锅炉的优化燃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高宝桐金安
关键词:一次风煤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锅炉火力发电厂
'缩腰型'配风方式在燃烧调整中的应用
分析了'缩腰型'配风缓解超温和减小汽温偏差的机理,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此种调整方式的有效性,为解决超温和汽温偏差提供了思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二次风在炉内燃烧中的作用。
贾剑金安
关键词:火电机组汽温偏差二次风燃烧调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