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梅萍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康复
  • 3篇分裂症
  • 2篇社会功能
  • 2篇患者康复
  • 2篇病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行为技能训练
  • 1篇针灸
  • 1篇致精神障碍
  • 1篇体式
  • 1篇同伴教育
  • 1篇中医
  • 1篇中医针灸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精神分裂...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精神分裂...
  • 1篇精神障碍病人

机构

  • 4篇泉州市第三医...

作者

  • 4篇郭梅萍
  • 2篇林贵兰
  • 2篇张文雄
  • 2篇陈秀云
  • 1篇苏圆圆

传媒

  • 2篇全科护理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同伴教育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病人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同伴教育。采用精神病护理观察量表(NORS)评价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与工作人员合作、冲动自伤伤人、自知疾病3个项目NOR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可提高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与工作人员合作、减少冲动自伤伤人、提高自知力,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陈秀云林贵兰郭梅萍
关键词:同伴教育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健康教育
量化评估分级护理结合中医针灸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结合中医针灸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和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量化评估分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及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2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PANSS、MOAS和SDSS评分均下降,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IPROS各因子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危险性行为总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8.21%(P<0.05)。结论量化评估分级护理结合中医针灸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暴力行为和社会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危险性行为发生。
郭梅萍张文雄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中医针灸暴力行为社会功能
行为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精神分裂症是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其受损的社会功能及精神残疾严重地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对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开展8周的行为技能训练,探讨行为技能训练对病人康复的影响。
郭梅萍林贵兰陈秀云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行为技能训练康复
团体式行为及心理干预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团体式行为及心理干预对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团体式行为及心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危险性行为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服药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团体式行为及心理干预可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危险性行为发生率,提高服药总依从性。
苏圆圆张文雄郭梅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