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梅
- 作品数:23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生物学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蛇毒(snake venom,SV)是天然的最丰富的蛋白(酶)源之一,而L-氨基酸氧化酶(L-amino acid oxidase,LAAO)是SV的主要蛋白(酶)组成成份,也是SV重要的活性和毒性蛋白成份,其生物学活性多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V-LAAOs具有明显的影响血小板聚集、诱导细胞凋亡、细胞毒性、抑菌活性及抗病毒/HIV活性等生物功能。本文简述了SV-LAAO的酶学和结构特性,综述了SV-LAAO以上生物学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SV-LAAO提供参考。
- 郭春梅刘淑清孙明忠
- 关键词: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生物学活性
- miR-429与肿瘤被引量:7
- 2018年
- miR-429是miR-200家族成员之一。研究表明,miR-429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凋亡和耐药等密切相关。但miR-429在肿瘤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有争议,可作为肿瘤抑制剂或促进剂,具肿瘤细胞/组织特异性。其在骨肉瘤、肾癌、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胶质瘤、口腔鳞状细胞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中起抑癌作用,而在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中起促癌作用,但在结肠癌、肝癌、膀胱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iR-429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的调控机制,为其作为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潜在生物标记分子提供新的启示和参考。
- 郭春梅刘淑清孙明忠
- 关键词:肿瘤靶基因
- 系列黄酮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及其结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比较具有不同取代基基团的八种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与其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基于黄酮化合物能够猝灭色氨酸残基的内源性荧光,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黄酮类化合物与BSA结合作用,根据荧光猝灭方程计算黄酮类化合物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结果八种黄酮类植物化学物与BSA的结合强弱依次为:橙皮素(5.59×105)>槲皮素(4.94×105)>柚皮素(3.04×105)>异槲皮素(4.66×104)>淫羊藿苷(3.60×104)>芦丁(1.65×104)>橙皮苷(2.50×103)>柚皮苷(8.70×102)。结论糖苷基取代对黄酮类化合物与BSA的结合作用有很大影响,A环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插入BSA疏水区的关键部位,其C7位上的糖苷基取代是影响其与BSA结合的关键基团。此研究探讨了黄酮类化合物与BSA的作用及其与结构相关性规律,对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运输、代谢和分布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
- 崔艳花郭春梅孙明忠郭一萌鱼红闪刘淑清
-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 蛇毒抗菌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蛇毒粗毒的抗菌作用,并比较不同蛇毒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抑菌环法测定蛇岛蝮、江浙蝮和短尾蝮蛇毒粗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比较不同蛇毒粗毒的抗菌效果;加入过氧化氢酶(catalase),考察蛇毒抗菌作用的变化。结果 (1)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3)加入catalase后,蛇毒的抗菌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1)3种蛇毒粗毒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具有明显抑菌选择性。(2)3种蛇毒的抗菌效果不同,蛇岛蝮蛇抗菌作用最强。(3)catalase能显著降低蛇毒的抗菌活性,表明L-氨基酸氧化酶是蛇毒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
- 李妲孙明忠郭春梅彭博雅刘淑清
- 关键词:抗菌L-氨基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
- 束缚应激模型大鼠体重及生化指标含量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束缚应激条件下大鼠体重、行为及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束缚3周组和束缚5周组。监控大鼠体重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束缚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去甲肾上腺素(NE)、热休克蛋白70(HSP70)、IL-2和IL-4的含量变化。结果束缚应激后,大鼠体重增长缓慢且有明显的行为变化,5种生化因子含量也均有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束缚3周和5周之后,CORT、NE、HSP70、IL-4含量分别升高了11.25%和46.65%、25.16%和39.09%、5.15%和13.49%、9.86%和18.69%(除束缚3周组HSP70外,其余均P<0.05),且NE、CORT和IL-4含量升高具有时间依赖性;IL-2含量显著降低了15.43%和16.01%(P<0.05),但不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束缚应激可改变大鼠免疫功能及调节神经递质作用,CORT、NE、HSP70、IL-2和IL-4可作为重要的分子靶标。
- 许鹏迟强卢山郭春梅徐珺洋
- 关键词:束缚应激CORTHSP70IL-4
- 中波紫外线与化学致癌物诱导下HaCaT细胞的蛋白表达应答被引量:1
- 2009年
- 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别进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2,4-二硝基苯磺酸(DNBS)刺激及UVB+DNBS(UD)共同刺激,利用二维荧光差异胶内凝胶电泳(2D DIGE)、DeCyder定量分析软件和HPLC-nESI-MS/MS分析技术,对HaCaT细胞产生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鉴定.有65个蛋白质点发生了明显表达差异(P<0.05),与UVB或DNBS单独处理细胞相比,有41个蛋白点表现为UVB和DNBS的正协同效应,13个蛋白点表现为负协同效应,5个蛋白点与UVB单独处理相近,6个蛋白点与DNBS单独处理相近.HPLC-nESI-MS/MS从6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中共鉴定出60种单一(Unique)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鉴定蛋白所涉及的分子功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得到了与紫外辐射和化学诱导损伤的直接相关蛋白,有助于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皮肤癌的形成及皮肤疾病的有效防护与治疗.
- 孙明忠刘淑清吕晓郭一萌郭春梅辛毅唐建武
- 关键词:中波紫外线
- 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生物学特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是一种能引起典型非特异性应激反映的有效方法,束缚应激与人类心身性疾病过程相似,广泛用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成为应激研究领域中的特点之一。研究表明,慢性束缚应激可以引起明显的行为变化及心脏、免疫、血液、脑组织等生化指标的改变。本文主要综述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特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为今后深入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提供参考。
- 迟强许鹏卢山郭春梅徐珺洋
- 关键词: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生物学特性
- 淋巴道转移相关标志物与癌被引量:4
- 2012年
- 肿瘤早期的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复杂,一直是肿瘤研究的难点.肿瘤淋巴道转移特异性蛋白标记物的发现有助于揭示恶性肿瘤早期发病机制、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和前列腺癌淋巴道转移研究所取得的蛋白质组学成果,并对发现的与以上几种肿瘤淋巴道转移相关的蛋白标记物及其在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及病人预后中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讨.
- 刘淑清宗军卫郭春梅孙明忠
- 关键词:淋巴道转移肿瘤蛋白质组学
- 犬小孢子菌丝氨酸水解酶家族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2020年
- 目的对丝氨酸水解酶家族1(FSH1)蛋白在犬小孢子菌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以前期构建的犬小孢子菌FSH1质粒及载体pCAMBIA-LR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模板,PCR扩增FSH1基因及EGFP基因;同时利用SnaBI/KpnI对pCAMBIA-LRP-EGFP质粒双酶切获得载体DNA,将扩增的EGFP基因克隆至酶切好的载体DNA中获得EGFP表达载体;将扩增的FSH1基因及EGFP基因克隆至酶切好的载体DNA中获得融合载体Ptrcp-FSH1-EGFP-Ttrcp。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用重组质粒转化犬小孢子菌,使融合基因FSH1-EGFP在真菌通用启动子(Ptrpc)和终止子(Ttrpc)调控下在犬小孢子菌中整合型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成功构建根癌农杆菌转化系统及犬小孢子菌EGFP表达载体;融合基因FSH1-EGFP在犬小孢子菌中获得整合型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FSH1-EGFP融合蛋白的荧光信号呈颗粒状或团块状集中于犬小孢子菌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结论FSH1-EGFP融合蛋白成功定位于犬小孢子菌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为进一步明确犬小孢子菌FSH1基因的功能及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张芙蓉郭春梅谭灿刘洋徐宇杨国玲
- 关键词:小孢子菌属绿色荧光蛋白质类犬小孢子菌亚细胞定位
- 白眉蝮蛇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表征
- 蛇毒(SV)是由多种生物活性多肽、蛋白质、核苷、胺和金属离子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L-氨基酸氧化酶(LAAOs)作为蛇毒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有着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其通过催化氧化L-氨基酸产生过氧化氢(H2O2)赋予蛇毒一定的...
- 郭春梅
- 关键词:L-氨基酸氧化酶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层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