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影像
  • 6篇影像学
  • 5篇影像学分析
  • 5篇周围骨组织
  • 5篇下种
  • 5篇骨组织
  • 5篇负荷方式
  • 3篇拔牙
  • 3篇BIO-OS...
  • 2篇牙槽
  • 2篇延期种植
  • 2篇填塞
  • 2篇组织学
  • 2篇口腔
  • 2篇骨结合
  • 2篇拔牙窝
  • 1篇蛋白
  • 1篇新骨
  • 1篇学法
  • 1篇血小板

机构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郑辉
  • 5篇仲维剑
  • 5篇马国武
  • 5篇梁欣
  • 5篇翟莹
  • 2篇刘慧颖
  • 2篇柴松岭
  • 2篇杨琴
  • 1篇李武伟
  • 1篇邱泽文
  • 1篇张晓燕
  • 1篇牛卫东
  • 1篇候喜鹏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15年全...
  • 1篇第14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负荷方式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的影像学分析
<正>目的:揭示不同负荷方式对种植体周围骨改建的影响,利用口内X线片评价不同负荷方式对牙种植体周围骨松质结构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建立4只比格犬的动物模型,选其双侧下颌骨P2-M1八个位点,分为不同的种植负荷组,每次实验前...
宋丹丹翟莹郑辉梁欣杨琴杨佳宁
文献传递
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差异在不同时期的比较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情况在不同时期的差异,为临床选择三种种植方式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实验犬分为即刻种植组,植骨后三个月延期种植组及自然愈合后三个月延期种植组。麻醉下拔...
郑辉
关键词:牙齿种植
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单独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骨再生的效果被引量:20
2017年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一种富含生长因子、纤维蛋白的自体血液浓缩物,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功效。通常与自体或异体骨粉混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促进骨再生,但其单独作为上颌窦提升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还有争议。目的:通过建立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模型,单独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骨移植材料,观察评价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效果。方法:12-18个月龄的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自体骨组、自体血液组,每组4只。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12周后行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3组犬的上颌窦内分别植入同等体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自体骨屑、自体血液。植入后12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及组织学分析评价骨再生效果。结果与结论:(1)所有种植体周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生成,新生骨与窦底骨质相连接,种植体尖端无骨形成;(2)新骨高度: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为(3.135±0.288)mm,自体骨组为(3.218±0.345)mm,自体血液组为(1.898±0.157)mm,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血液组,自体骨组和自体血液组之间的新骨高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新骨密度: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为(65.06±5.88)g/cm3,自体骨组为(75.34±8.18)g/cm3,自体血液组为(56.92±4.95)g/cm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骨组,自体骨组和自体血液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血液组之间的新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表明,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单独应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中,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的新骨形成,但新骨的形成量有限。
靳夏莹那日苏郑辉寇霓仲维剑马国武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牙种植体上颌窦提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骨再生
拔牙窝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4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2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2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处死实验犬,制取标本,通过大体观测和X线观察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变化;扫描电镜钙磷能谱分析仪检测骨组织钙磷比;组织学观察新生骨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变化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牙槽窝骨密度X线扫描灰度值及钙磷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小梁较实验组稀疏、纤细,骨髓腔面积大,成骨量少于实验组。结论: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拔牙创的牙槽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能减少剩余牙槽嵴的吸收。
刘慧颖仲维剑张晓燕郑辉马国武
关键词:BIO-OSS牙槽嵴吸收影像学组织学
不同的拔牙创处理技术在拔牙后牙槽突骨量保存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不同的拔牙创处理方法在预防拔牙后牙槽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6条杂种犬分别拔除两侧下颌第一第二双尖牙,测量缺牙处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随机在一拔牙窝中置入Bi o-Oss骨粉,另一拔牙窝血凝块形成自然愈合。两侧创口分别覆盖胶原膜和颊侧牙龈翻瓣后拉拢缝合。三个月后取材测量缺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结果:置骨粉组无论覆盖胶原膜还是翻瓣后牙龈拉拢缝合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丧失均比自然愈合组小。而覆盖胶原膜组和牙龈拉拢缝合组相比骨量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置入Bi o-Oss骨粉可以有效预防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拔牙创口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槽骨吸收无明显影响。
柴松岭仲维剑候喜鹏郑辉马国武
关键词:拔牙创牙槽骨吸收BIO-OSS
不同负荷方式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的影像学分析与方法比较
<正>目的:揭示即刻种植动物模型中不同负荷方式对骨结合的影响,探讨种植体周围不同区域骨小梁结构的分布特点,分析CBCT在颌骨二维和三维形态学测量中的精确性并为临床研究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4只雄性犬,即刻植入24颗种...
郑辉翟莹宋丹丹杨佳宁梁欣
文献传递
不同负荷方式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的影像学分析与方法比较
目的:揭示即刻种植动物模型中不同负荷方式对骨结合的影响,探讨种植体周围不同区域骨小梁结构的分布特点,分析CBCT在颌骨二维和三维形态学测量中的精确性并为临床研究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4只雄性犬,即刻植入24颗种植体。...
郑辉翟莹宋丹丹杨佳宁梁欣
拔牙窝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影响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两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两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在植入种植体,Golden's三色法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新骨均生成良好,实验组3个月可见Bio-oss颗粒;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有利于延期种植骨结合。
邱泽文刘慧颖仲维剑郑辉马国武
关键词:BIO-OSS延期种植骨结合
不同负荷方式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的影像学分析
宋丹丹翟莹郑辉梁欣杨琴杨佳宁
口腔颌面外科见习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研究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带教班级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模式.应用教师自评、问卷调查、成绩分析三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
柴松岭李武伟仲维剑郑辉马国武牛卫东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见习PBL教学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