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若葵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遗址
  • 4篇石器
  • 4篇石器时代
  • 3篇新石器
  • 3篇新石器时代
  • 3篇新石器时代遗...
  • 3篇考古
  • 3篇考古调查
  • 2篇稻作
  • 2篇殷代
  • 2篇绳纹
  • 2篇陶器
  • 2篇文化层
  • 2篇文化遗址
  • 2篇文物
  • 1篇稻米
  • 1篇稻作文化
  • 1篇畜力
  • 1篇遗存
  • 1篇遗迹

机构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考...

作者

  • 10篇郑若葵
  • 1篇朱诚
  • 1篇叶茂林
  • 1篇杨宝成
  • 1篇张芸
  • 1篇张强

传媒

  • 3篇考古
  • 3篇农业考古
  • 1篇四川文物
  • 1篇考古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华夏考古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7
  • 1篇198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广元市张家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被引量:11
1991年
1988年秋季,我队在四川广元市部分县区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委派唐志工同志参与了这项工作。此后,唐志工同志在广元市附近又继续进行了仔细调查,发现了一些古代遗址的重要线索,市郊张家坡遗址的发现,就是他艰苦踏勘的结果。自1989年初唐志工在张家坡采集到石器和陶片以后。市文物管理所的其他同志多次前往复查,相继发现了一些石器。
郑若葵王仁湘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调查陶片文物文化层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农业文化与古苗蛮文化关系初探被引量:1
2000年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legend of ancient documents and the archaeological information,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historic agricultural cultur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Chalcolithic period of the Yangzte River valley and the ancient Miaoman culture of the legend.
郑若葵
关键词:长江中游史前农业
印度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遗址被引量:4
1987年
最近,印度发现了一处时代很早的稻谷遗址,引起了国外有关学者的关注。1984年初,日本奈良国立文物研究所的佐原真先生和日本古代稻米研究专家佐藤敏也先生曾根据原发表报告对这一遗址的发现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下面试据他们的介绍,向国内读者谈谈这一稻作文化遗址以及稻谷遗物的出土情况.
郑若葵
关键词:文化遗址稻作稻米出土陶器
殷墟西区发现一座车马坑被引量:15
1984年
1981年4月,我队在殷墟西区发掘了一座殷代车马坑(编号81AGSM1613)。这座车马坑的保存情况良好,为了保存这一珍贵文物,在我所技术室配合下,该车马坑已安全地搬迁至我站内,被妥善地保护下来。下面就该坑的发掘情况作一介绍。
郑若葵杨宝成
关键词:车马坑殷代珍贵文物文化层车轮直径
广元市鲁家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被引量:6
1992年
鲁家坟遗址,座落在嘉陵江上游支流南河北岸的一级台地上,高出南河河面约15米,系今广元市东部东坝新城区鲁家坟村辖地,南距南河水道约1.45公里,并紧邻广旺(广元市至旺苍县)公路,北倚广旺铁路,东距邓家坪遗址约2.5公里,西距张家坡遗址约3.9公里(图一)。遗址是在1989年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由于当地机砖厂取土的破坏,原来约有数十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现已大部破坏无存,兹仅就残存的文化遗存堆积和采集遗物的情况简记于后。
郑若葵唐志工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调查文化遗存文化堆积陶器
四川绵阳市边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被引量:10
1990年
1988年秋季,我们在四川绵阳和广元两市的部分县区,进行了一次考古选点调查。调查中,在绵阳市边堆山发现了一处分布范围较大、遗物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参加此次调查的有我队王仁湘、郑若葵和叶茂林,绵阳市博物馆馆长赵树中也一同参加了调查。现在就调查情况和主要收获简报于后。一、遗址地理概况边堆山,是古代绵州斗山或鼓山的俗称。清《绵州志》"斗山"条云:"治西十五里。
郑若葵叶茂林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古文化遗址绳纹磨制博物馆宝成铁路
1982—1984年安阳苗圃北地殷代遗址的发掘被引量:17
1991年
苗圃北地殷代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郊洹河南岸殷墟保护区东南部,西北距小屯村约1公里,东北距后冈遗址0.8—0.9公里,东距今高楼庄村约0.7公里。苗圃北地遗址发掘始于1959年,嗣后我队在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陆续作过多次发掘。八十年代的发掘工作从1980年至1987年,实际发掘时间仅四个季度,即1980年冬、1982年春、1984、1987年的秋季,其中1980年冬和1987年秋是发掘墓葬。本文只报导1982年春和1984年秋殷代居址的发掘资料,有关殷代墓葬的发掘将另文介绍。主持这两季发掘工作的是郑若葵和徐广德,马晓宁承担器物照相,陈江浩、韩慧君承担器物绘图,潘其风和周本雄先生分别鉴定发掘出土的人骨和兽骨。
郑若葵
关键词:殷代遗址苗圃绳纹泥质图版
埃及发现世界最早的农耕文化遗迹被引量:1
1987年
由美国南密索齐苏托大学、波兰科学院物质文化研究所和埃及地理调查局三家联合组成的考古调查团,于1982年在南埃及尼罗河流域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迄今所知的世界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址。遗址座落于南埃及阿斯旺附近的瓦迪·库巴尼亚的干涸山涧中,共发现地点六处,时代均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约距今17000——18300年)。遗址堆积有化石和砂丘层,这是尼罗河泛滥平原所特具的两种堆积层。遗址中可清楚地寻觅出同一文化在不同季节所遗下的各种居住痕迹。
郑若葵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调查农耕尼罗河流域泛滥平原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000年来的沉积环境和风尘堆积被引量:23
2001年
对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双堰塘剖面的粒度、磁化率和氧化物进行了综合分析 ,揭示了该区 30 0 0 a来的沉积环境变化 ,并对全新世第 1寒冷期的风尘堆积作了初步探讨。该区 30 0 0 a来的风尘堆积是在全新世第 1寒冷期 (10 0 0~ 85 0 BC) ,即是亚北方期又是新冰期时形成的。而此寒冷期又存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风尘堆积下层是在干凉气候下形成的原始风尘堆积 ,而上层气候趋于冷湿 ,流水作用增强 ,原始风尘堆积被流水搬运 ,在此形成次生黄土。由于所受水动力条件和风化程度的不同 。
张芸朱诚张强郑若葵
关键词:沉积环境风尘堆积大宁河流域更新世
踩耕与稻作文化被引量:3
1993年
踩耕,或称踏耕、蹄耕,顾名思义,便是用人足或兽蹄来踩踏耕作田土。在世界农耕史研究中,踩耕现象过去并未为学术界所重视,踩耕概念大致是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日本学者最早提出的。近年来,日本的农史学家愈来愈重视对踩耕现象的探索,从而使学术界对踩耕内意义的认识逐渐明朗化。兹试就目前学术界对踩耕现象的认识水平作些简介,同时谈谈笔者的一些即兴看法,不妥之处,冀识者赐正。
郑若葵
关键词:日本学者种植水稻耕作法水牛畜力稻作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