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述勇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津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淋巴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原发性
  • 2篇入院
  • 2篇入院查体
  • 2篇肾病
  • 2篇肾损
  • 2篇肾损害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尿毒
  • 2篇尿毒症
  • 2篇误诊
  • 2篇淋巴瘤
  • 2篇静脉
  • 2篇活质量
  • 2篇恶性
  • 2篇病理
  • 2篇查体

机构

  • 9篇十九冶医院
  • 7篇攀枝花十九冶...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新津县人民医...
  • 1篇中国第十九冶...
  • 1篇彭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邓述勇
  • 9篇唐兴俊
  • 4篇余生源
  • 4篇张传明
  • 4篇陈大勇
  • 4篇唐小铁
  • 2篇徐文娟
  • 1篇刘艳国
  • 1篇杨廷强
  • 1篇徐文豪
  • 1篇沙朝晖
  • 1篇甘华田
  • 1篇谢孔伦
  • 1篇杨树海
  • 1篇吴友根
  • 1篇余碧
  • 1篇高超
  • 1篇罗晓俊
  • 1篇谢光艳
  • 1篇李小春

传媒

  • 8篇中国冶金工业...
  • 5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陈大勇甘华田唐兴俊张传明邓述勇
关键词: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胃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
梅毒性肾病1例被引量:1
2007年
邓述勇唐小铁曾雪山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梅毒
颅内血肿128例微创清除术临床分析
2006年
曾雪山余生源邓述勇曾维君谢光艳王琳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技术治疗破入脑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急性溴鼠灵中毒1例被引量:1
2009年
邓述勇唐兴俊高超杨树海
关键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急性凝血酶原时间自由职业者肾功能正常维生素K1
原发性小血管炎并发自发性肾破裂1例被引量:2
2007年
邓述勇曾雪山余生源沙朝晖
关键词:原发性小血管炎自发性肾破裂双肺呼吸音粗糙眼睑浮肿入院查体球结膜充血
药物性肾损害
2004年
药物是医生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要武器,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又常伴着副作用。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由于肾脏解剖、生理特点,使肾脏对药物的毒性甚为敏感,易招致损害,由于临床医生对药物所致的肾损害认识不足,由于某些药物所致的肾病变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及肾脏有巨大的储备能力,
唐小铁徐文豪余生源唐兴俊张传明邓述勇
关键词:药物性肾损害发病机制
内镜下微波治疗食管、胃、结肠息肉6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唐兴俊陈大勇邓述勇
关键词:食管息肉胃息肉结肠息肉微波治疗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肾损害1例
2003年
唐小铁李小春张传明邓述勇
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肾损害病例报告
钠曲线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钠曲线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2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透析、观察组采用钠曲线联合超滤曲线模式进行透析,观察比较两组在透析的不同时间血压变化情况、发生低血压的例次数及血容量下降和超滤量情况。结果在透析后3h、4h时,观察组患者血压变化较对照组稳定,发生低血压的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容量下降和超滤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钠曲线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且有利于充分脱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邓述勇黄丽
关键词:钠曲线超滤曲线血液透析低血压
肠道淋巴瘤39例临床分析
2005年
我院1996年6月至2001年5月住院资料完整的肠道淋巴瘤39例,本文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10~84岁,平均(45.26±19.62)岁,70岁以上3例(7.69%).本组全部病例均采用血常规检测,X线检查,部分病例行B超、腹部CT扫描、结肠镜检查,2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符合Dawson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诊断标准[1].
陈大勇唐兴俊邓述勇曾雪山张传明徐文娟谢孔伦
关键词:肠道淋巴瘤病理资料肿瘤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