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辉洲 作品数:19 被引量:10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阻塞性胆道疾病中血清CA199水平分析 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研究血清CA199在阻塞性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8例阻塞性胆道疾病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分析不同疾病之间的差异,以及和胆红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胆管癌中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胰腺癌和胆总管结石(P<0.05),而胰腺癌和胆总管结石之间无明显差异;血清CA199水平在胰腺癌和胆总管结石病例中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明显相关(P<0.01),但是胆管癌病例中无相关。结论血清CA199水平有助于胆管癌的术前诊断。 邓辉洲 周载平 陈宏 胡泽民关键词:胆道疾病 阻塞性 CA199 连续6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无胰漏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2006年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胰漏发生,术后并发伤口感染3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1例,胃肠出血1例,腹腔脓肿1例,胆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8/64)。结论胰管内支撑引流、精细的胰肠吻合和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预防Whipple术后胰漏的关键。 胡泽民 余元龙 陈宏 邓辉洲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高迁移率族蛋白HMGA1在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HC)中的表达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0例HCC、42例胆管细胞癌及10例正常肝脏组织标本中HMGA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HMG组A1在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无一例表达,在HCC组中表达率为3.3%(2/60),在IHC组中表达率为66.7%(28/42)。IHC组与HCC组中HMGA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HC组HMGA1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3,P<0.05);1年内死亡患者的HMGA1表达水平(80.0%)较1年内存活患者的(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A1可作为鉴别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一个潜在指标。HMGA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生成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HMGA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余元龙 周仕海 陈宏 胡泽民 邓辉洲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胆管细胞癌 肝癌术后黄疸原因分析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影响肝癌术后胆红素水平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94例肝癌手术病例 (排除术前存在梗阻性黄疸者 ) ,找出影响术后胆红素的因素。对比术后胆红素≥ 5 1.3m mol/ L 与术后胆红素 <5 1.3mm ol/ L 两组病人在危险因素与近期疗效的差别。结果 术后胆红素与术前胆红素水平、肝硬化程度、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相关。 4 8例观察组病人术前胆红素水平更高 (P<0 .0 0 1)、肝硬化较重 (P<0 .0 0 1)、手术持续时间长 (P<0 .0 0 1)、术中出血多 (P<0 .0 1)、住院时间长 (P<0 .0 1)、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 (P<0 .0 0 1)。结论 1围手术期胆红素水平在判断肝癌病人近期疗效中具有价值。 2手术应选择肝硬化程度轻或 /无 ,肝储备功能良好的病人、控制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时处理术后胆道梗阻。 邓辉洲 彭向阳 汪谦关键词:肝癌 肝切除 黄疽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460例分析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TEP手术的4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术后疝复发5例(1.09%),发生顽固性疼痛6例(1.30%),腹膜分破22例(4.78%),腹股沟区及阴囊血清肿62例(13.48%)。阴囊疝、术中出血量≥5 ml的患者血清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阴囊疝、出血量<5 ml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954、4.084,P=0.000、0.043)。结论 TEP是修补腹股沟疝的良好方法,只要正确找到入路平面,认清解剖标志,仔细止血,妥善固定补片,就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周仕海 郭志刚 陈宏 邓辉洲 雒洪志 冯春在 邓庆炎 余元龙关键词:腹腔镜 疝修补术 手术后并发症 顽固性 医源性胆管损伤21例治疗体会 2007年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经验。方法对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病例中,痊愈出院17例(81%),死亡1例(4.8%),死亡原因为胆汁性腹膜炎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3例术后晚期胆管狭窄患者,经单纯的ERCP扩张并置支架内引流,效果不佳,自动放弃手术治疗。术后存活的17例患者中,术后1年有3例出现胆管炎反复发作,影像学证实为胆管再狭窄,经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提高对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认识和术中细致的解剖是预防的关键。胆管空肠吻合术是医源性胆管损伤或损伤性胆管狭窄的修复重建的主要手段。 邓辉洲 陈宏 胡泽民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 胆肠吻合术 腹腔镜Roux-en-Y胃空肠转流术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Roux-en-Y胃空肠转流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影响.方法:以2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LRYGB,测定患者术前1 wk及术后第1、4、8、12、24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的含量,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Fins/22.5)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顺利,均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中转开腹.术后24 wk患者FBG由术前11.25 mmol/L±3.36 mmol/L下降到6.21 m m o l/L±0.52 m m o l/L(P<0.05)、2 h PBG由术前15.33 mmol/L±2.54 mmol/L下降到8.78 mmol/L±1.51 mmol/L(P<0.05)、H b A1C由术前9.05%±1.27%下降到6.53%±0.58%(P<0.05)、Fins由术前11.24 mU/L±0.98 mU/L微升至12.03 mU/L±0.75 mU/L(P>0.05)、HOMA-IR由术前7.16±0.65下降到3.84±0.47(P<0.05);总体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率为85%(17/20),好转率15%(3/20).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空肠转流术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改善糖代谢状态. 雒洪志 陈宏 王尧 邓辉洲 郭志刚 李继延关键词:腹腔镜 肥胖 2型糖尿病 糖代谢 原位肝脏移植术肝动脉并发症的防范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或狭窄的预防。方法将供肝肝动脉至腹腔动脉起始部一并切取,在修整肝动脉时,尽量保留其全部,同时避免动脉的损伤。肝移植术中,选择内膜完整、与供肝动脉口径相匹配的血管,直接行端端吻合。若术中发现血管内径较细,无论是供、受者动脉均应寻找动脉主干与血管分叉处,剪开分叉处,使动脉吻合口呈喇叭口状,并保护动脉内膜不受损伤。结果3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经B超证实仅1例发生肝动脉并发症。结论供体器官完整的动脉采集、术中合理的动脉选择、精确的血管吻合技术及术后的适当抗凝是预防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陈宏 余元龙 胡泽民 周载平 邓辉洲关键词:肝移植 肝动脉 移植物闭塞 并发症 β连环蛋白与肝癌 被引量:3 2004年 邓辉洲 汪谦关键词:Β连环蛋白 肝癌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肝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肝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正常肝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分化程度等临床和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49例肝癌标本中PPARγ表达阳性25例(51.02%),49例相应癌旁组织中15例阳性(30.61%),6例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肝癌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血清AFP水平、门/腔静脉癌栓有无、HBsAg感染与否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肝癌病理分化有密切关系,检测PPARγ蛋白对诊断肝癌、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何坤 胡泽民 周载平 陈宏 邓辉洲关键词:肝肿瘤 PPARΓ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