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岩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闽南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三项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AIFCS工业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被引量:6
- 2006年
- 为提高中小型工厂低压配电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把基于AI系列仪表和AIBUS通信协议的现场总线技术AIFCS与触摸屏结合,研制出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系统将硬件电路组装在开关柜中,通过MCGSE组态软件开发设计监控软件,在全中文操作界面上,显示系统的配置及各种电气参数,实时控制现场各用电设备、PLC和单片机等。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集成度高,能满足工业低压配电监控系统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
- 迟岩黄种明卢丽萍
- 关键词:现场总线技术
- 一种可调压自搅拌供液系统
- 一种可调压自搅拌供液系统,它属于供液领域。它是由锁紧机构(1)、定压筒(2)、刻度盘(3)、定位筒支架(4)、污泥泵(5)、浆液桶(6)、过滤器(7)和和研磨抛光机(8)组成,本发明设计特殊接口以实现浆液的自搅拌,并设置...
- 陈美伟迟岩刘伟李梅郑森伟廖昭师许书洛
- 文献传递
- 船舶供配电管理系统智能开关柜研制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研制出一种适合应用在船舶供配电管理系统中的框架结构抽屉式的智能开关柜,进行船舶用电设备的负荷分配和能量管理.已在实验室中组装出模拟船舶供配电方式的智能开关柜样机.
- 迟岩郑为民郭燕玲邱宏山
- 关键词:船舶供配电管理智能化开关柜
- 基于异构体结构的低压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 2007年
- 为满足现代低压配电智能监控的需求,通过建立异构体系结构(B/S与三层C/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有效地发挥了两种体系结构各自的优势,很好的将监控设备、企业内部信息资源、Internet有线网络资源与无线局域网资源等有机的集成在一起,同时通过WebService技术建立逻辑服务层,实现跨平台跨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与整合。在整个系统实现过程中,依据软件工程的理论,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复杂的系统需求逐一进行分解成数据监测、控制、实时报警模块,Web服务模块,数据信息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4大模块,并对每一个模块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和应用实现,最终研制开发出低压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很高的继承性、扩展性和重用性,能够满足工业低压配电智能系统的可扩充性、网络化、分布式系统的需求。
- 迟岩耿亮黄种明李叶妮
- 关键词:数据管理平台
- 变电站配电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根据国内变电站配电监控系统的现状,研制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综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并在某四级变电站投入实际运行.该系统可实现配电装置、工业现场各种器件的控制及参数设置,并可将相应的各种电气参数和控制现场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在上位机及监控主机上显示出来。
- 迟岩邱民贾红伟李梅
- 关键词:变电站监控系统计算机
- 高校合并中实验室建设的探讨被引量:7
- 2002年
- 以具体的实例对实验室合并前存在的问题及合并后的优势做了阐述 ,同时对今后实验室建设的前景提出了设想。特别对成立基础实验中心 ,建立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提高实验人员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 。
- 李梅迟岩
- 关键词:高校合并资源共享
- 基于AIFCS工业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
- 为提高中小型工厂低压配电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把基于AI系列仪表和AIBUS通信协议的现场总线技术AIFCS与触摸屏结合,研制出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该系统将硬件电路组装在开关柜中,通过MCGSE组态软件开发设计监控软件,...
- 迟岩黄种明卢丽萍
- 关键词:现场总线组态软件低压配电
- 文献传递
- 基于现场总线的低压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被引量:5
- 2004年
- 本文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在智能化低压配电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采用综合电力监控仪PMAC9900E2组成了能实际应用的低压配电监控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以及监控系统的具体实现等进行了说明。
- 迟岩陈智辉贾红伟崔晓梅
- 关键词:现场总线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
- 一种导轨表面自动刮研装置
- 一种导轨表面自动刮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刮研刀(1)、刀头夹具(2)、气压缸(3)、可旋转夹具(4)、三自由度直角坐标系工作平台(5)、控制面板(6)、床身(7)和控制箱(8),刮研刀(1)通过刀头夹具(2)和气压缸...
- 王伟迟岩童慧芬李梅郑森伟刘伟叶坤煌王文武李和仙许书洛
- 文献传递
-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6
- 2005年
- 高等教育新的教育目标,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我国适应21世纪需要的一代新人,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的实践,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 迟岩解源洪磊
- 关键词: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