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燕
- 作品数:37 被引量:29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儿童眩晕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儿童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自身或视物旋转或昏沉感而就诊的553例儿童眩晕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①553例儿童年龄4~15岁,平均9.51±2.83岁;男341例(61.66%)、女212例(38.34%),男女之比为1.61:1;②就诊年龄和初次眩晕发病年龄的高峰期分别在9.51岁和8.62岁,发病无季节性,主要症状为自身或视物旋转,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小时;③约20.98%的儿童眩晕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均正常,异常组中以外周性眩晕多见(78.04%,341/437),半规管功能异常者占63.83%(353/553);④256例眩晕儿童直系家属中有眩晕史,其中171例(66.80%)出现水平半规管功能异常。结论儿童眩晕以发病年龄的6~11岁为高发段;男性多于女性;以外周性眩晕为主,但也应注意部分眩晕儿童无阳性体征。
- 左丽静刘博陈秀伍段金萍赵小燕
- 关键词:儿童眩晕
- 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的声调发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多导人工耳蜗对言语信号中的声调不能有效地提取并体现,本文探讨可能影响讲声调语言的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声调的发育状况。方法受试者为4例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患儿及7例同年龄组(3~9岁)的正常听力儿童。对受试者用10个音节发四声所录取的共40个语音样本的基频(F0)进行分析,F0的提取方法为自相关分析法。此外,正常成人对受试儿童的四声发声进行了主观评判。结果正常听力儿童的四声发声呈典型的(1)高平、(2)上升、(3)低谷及(4)下降四种形式,而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四声发声从混乱无章至接近正常均有体现;正常听力成人对受试儿童的四声发声主观评判的结果表明,正常儿童的四声发声被认为准确无误,而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则从毫无声调至接近正常均有分布。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的声调发声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大量病例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个体差异的原由。
- 陈秀伍李永新赵小燕韩德民徐立
- 关键词:人工耳蜗声调
- 双音节普通话言语测听词表的等价性评估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本项研究针对已编制完成的具有语音平衡特性的双音节普通话测听词汇表(MSTM)进行难度等价性分析,以期挑选出具有难度一致性的一组词表应用于临床。方法:对10张(每张50词)的双音节词表进行数字化录音。选取65名年龄18~25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话为交流方式的听力正常人作为受试者。对5名受试者进行预试验,获得正式测试时所需的给声强度。对60名受试者进行正式的言语识别测试,使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等价性分析。结果:10张双音节测试词表中,除测试表5外,其余各表间均具有难度等价性。结论:9张双音节普通话测听词汇表具有较好的难度等价性,可应用于临床测试和实验研究中。
- 王硕张华岳朋朋王靓陈静姬晨郭连生赵小燕
- 关键词:双音节言语测听
- 听觉脑干诱发反应时域和频域参量的相关性研究
- 1999年
- 本研究采用数字滤波分析(DFA)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观测了15例(20耳)听力正常人ABR时域和频域参量的相关性:①当高频不断滤除时,Ⅳ、Ⅱ、Ⅲ波先后消失,至400Hz时以Ⅰ、Ⅴ波为主;②ABR频谱有三个主峰,中心频率分别为227±24Hz(F1),575±23Hz(F2)和1014±54Hz(F3),对应的周期为4.67±0.74ms,1.70±0.06ms和0.97±0.05ms;③ABR的Ⅰ-Ⅴ波间期为4.00±0.10ms,Ⅰ-Ⅲ、Ⅲ-Ⅴ波间期均值为2.00±0.05ms,Ⅰ-Ⅱ、Ⅱ-Ⅲ、Ⅲ-Ⅳ和Ⅳ-Ⅴ波间期均值为1.00±0.03ms,对应的频率依次为250±7Hz,500±13Hz和1001±26Hz。
- 郭连生陈秀伍刘铤赵小燕
- 关键词:听觉听力检查
- 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智能化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出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智能的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并对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利用Cool Edit Prov 2.1专业音频软件,对具有等价性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CD音频进行数字化无损分割,采用Delphi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中实现言语测听智能系统。最后经过听力计放大输出,在隔声室(双室)中进行测试。测试55例耳科正常人的7张单音节词表识别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词表等价性进行分析,验证智能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计算机智能系统测试方法中,测试表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582,P〉0.05),由此得知7张单音节词表之间具有良好的等价性。结论该智能测听系统初步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 张华王硕陈静邓军民杨小林郭连生赵小燕邵广宇韩德民
- 关键词:人工智能语音学
- 1062例正常成年人外耳道口内径的测量被引量:2
- 1998年
- 为保证隔声耳塞和助听器耳塞的配戴效果,提供国人外耳道口内径的标准数据,我们用耳规测量器为北京某纺织厂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耳道口内径的测量。测试对象1062例(2124耳),正常中国人,年龄分布在19~59岁之间,男性296例,女性766例。采用的测量器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自制的不同型号的有机玻璃圆形耳规(附图),直径分别为<8.0、8.5、9.0、9.5、10.0、10.5、11.0、11.5mm8种型号。
- 赵小燕周婉荣
- 对听力正常人几种耳声发射基本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 1996年
- 本文利用耳动态分析仪ILO-92对35名听力正常人进行了DPOAE、TEOAE和SOAE检查,结果发现DPOAE反应在2f1-f2处最大,其幅值随两个初始刺激音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检测阈值在20~40dBSPL之间,而反应潜伏期则随刺激频率升高而缩短;平均DPOAE图中有两个反应峰分别位于1.4kHz和5.6kHz附近。由80±1dBSPL短声诱发的TEOAE检出率为100%,平均幅值为10.10±3.93dBSPL(±SD);另外,约有49%的受试者具有SOAE反应,频率范围在0.5~6kHz之间,幅值范围为—28~6dBSPL;对上述有关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三种OAEs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刘博宋本波刘铤赵小燕
- 关键词:耳声发射
- 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的建立
- 汉语言语测听体系(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是适应国内外听力学发展趋势,为满足对以汉语为交流方式的听力损失患者进行听力评估、康复而设计。1、标准化的汉语言语测听材料参照国际上...
- 张华王硕王靓陈静陈艾婷岳朋朋郭连生赵小燕
- 文献传递
- 外周性眩晕患者的感觉结构与稳定极限能力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平衡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47例健康成年人,20-58岁,男性2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6.2±13.3岁。眩晕组:40例外周性眩晕患者,20-68岁,男性1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8.3±13.2岁;其中突发性聋伴发眩晕10例,20-67岁,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5.0±17.9岁;梅尼埃病14例,25-64岁,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8.9±11.0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6例,25-68岁,男性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8±12.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稳定极限范围测试和硬平板和泡沫板的睁、闭眼共计六种模式的平衡功能评价。结果 (1)正常对照组和眩晕组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平均值在T2、T3及T5时有差异,分别是P=0.006,P=0.024,P=0.000。(2)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稳定极限范围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00。(3)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8-0.660;三种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没有统计学差异P=0.678。结论 (1)外周性眩晕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下降,其损伤后平衡维持和康复需要借助视觉和本体觉补偿;(2)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减小,在眩晕患者的平衡康复训练中应适当训练以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降低跌倒的风险。
- 刘博黄小兵陈秀伍段金萍赵小燕左丽静
- 耳鸣与耳声发射被引量:28
- 1996年
- 为探讨耳鸣的产生原因和客观检测手段以及耳鸣与耳声发射(OAE)的关系,报道耳鸣患者273例(306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特点。结果提示:①耳鸣频率与SOAE频率不一致;②94.8%感音神经性聋伴耳鸣患者DPOAE图在相应频率有振幅下降或缺失,59%听力正常耳鸣耳出现某些频率DPOAE振幅下降和反应缺失,且不能记录到SOAE,而在SOAE频率附近DPOAE有良好反应高峰。耳声发射可望用于发现早期耳蜗病变。
- 刘博宋本波赵小燕
- 关键词:耳鸣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耳声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