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天保

作品数:34 被引量:68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气候
  • 10篇干旱
  • 9篇气候变化
  • 8篇半干旱
  • 7篇降水
  • 7篇干旱半干旱
  • 6篇多模式
  • 6篇再分析资料
  • 6篇干旱区
  • 6篇半干旱区
  • 5篇干旱半干旱区
  • 4篇植被
  • 4篇气温
  • 3篇地表
  • 3篇植被覆盖
  • 3篇植被覆盖变化
  • 3篇水汽
  • 3篇水汽变化
  • 2篇地表气温
  • 2篇遥感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兰州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天津市气象台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重庆市气候中...

作者

  • 34篇赵天保
  • 6篇马柱国
  • 4篇符淙斌
  • 4篇冯锦明
  • 3篇马玉霞
  • 2篇徐忠峰
  • 2篇王中良
  • 2篇王鹤松
  • 2篇严中伟
  • 2篇李春香
  • 2篇陈亮
  • 2篇刘斌
  • 1篇左志燕
  • 1篇延晓冬
  • 1篇赵廷宁
  • 1篇柯宗建
  • 1篇李建华
  • 1篇涂锴
  • 1篇马盼
  • 1篇夏江江

传媒

  • 9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大气科学
  • 3篇高原气象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科技纵览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35届中国...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22
2010年
在过去十多年,利用资料同化技术再分析过去的气象观测资料,重建高时空分辨率的格点历史气候数据集取得了长足发展。再分析资料的问世为人们深入了解大气运动的方式、认识不同时空尺度内气候变化和变率提供了强有力的、甚至不可替代的研究工具。就当前国际上一些主要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计划及其产品的概况、再分析资料在大气科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再分析资料的评估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质量问题做了回顾与介绍,并就未来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计划的一些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赵天保符淙斌柯宗建郭维栋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气候变化
21世纪初中国北方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作为植被活动的指标,用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间中国北方地区EVI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1世纪初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总体改善,局部退化,10年来区域年平均EVI增加5.97%;2)逐季节平均EVI均呈现上升趋势,春季、秋季上升幅度小,夏季、冬季上升幅度大;3)中国北方地区植被稀少的区域呈减少趋势,同时单位面积EVI增加,植被生长更加茂盛;4)中国北方地区EVI变化空间异质性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新疆农业区显著增加,东北和西部部分地区植被退化。
王筝赵天保侯美亭延晓冬
关键词:植被覆盖变化遥感数据
我国西北地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其未来预估
2024年
基于降水量、土壤湿度、径流量和干旱指数等多种气象要素,系统分析研究了近60年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湿特征演变规律,并利用最新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多模式模拟结果对该区域未来干湿变化特征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近6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量、土壤湿度和径流量均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冷季的降水量和径流量明显低于暖季,但土壤湿度和干旱指数在冷暖季节差异不显著。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土壤湿度和干旱指数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幅分别为5.07 mm/10 a、3.89 mm/10 a和0.26/10 a,特别是2000年后增加的趋势更显著,且变湿幅度最大主要出现在西北西部;而径流量在2000年之前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2000年后显著增加。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21世纪中期(2031~2060年)和后期(2071~2100年)西北地区呈现出湿润化的趋势,并且21世纪后期的湿润化程度更显著,高等排放情景(SSP5-8.5)比中等排放情景(SSP2-4.5)下湿润化更明显。本研究可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李学武张京朋赵天保赵天保赵廷宁
人类活动对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代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项目拟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对多源数据的诊断分析,研究在温室气体增暖效应影响下大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年代尺度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区分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海温变化)对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年代尺...
赵天保徐忠峰韩瑛陈亮杨宗良
文献传递
我国北方地区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被引量:18
2010年
本研究通过集成TerraMODIS卫星影像数据与地面通量台站的观测数据,改进了基于遥感的VPM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了我国北方地区2008年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北方地区植被GPP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年均值为518.36g/m2(C重量,下同)。(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GPP有较强的季节动态,大体上都表现出单峰变化趋势。GPP值按照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夏绿阔叶林(DBF)>针阔混交林(MF)>农田(Crop)>落叶针叶林(DNF)>常绿针叶林(ENF)>草地(Grass)>稀疏灌丛(Oshrub)>裸地或稀疏植被(BSV)。(3)整个区域的GPP季相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达到32.80g.m-2.(8d)-1,为全年最大值;春季GPP为5.67g.m-2.(8d)-1,与秋季的5.08g.m-2.(8d)-1较为接近,冬季GPP最弱,仅为0.07g.m-2.(8d)-1。与通量台站实测值及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所模拟的GPP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多小于15%,表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这说明通过集成遥感观测数据与台站观测数据的方法来模拟GPP,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区域尺度的GPP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这为深入研究陆气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
王鹤松贾根锁冯锦明赵天保马柱国
关键词:遥感
应用探空观测资料评估几类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被引量:57
2009年
通过与中国8个不同区域温度场和高度场的探空观测资料相比较发现,ERA-40、NCEP/NCAR和NCEP/DOE等再分析资料所描述的温度场和高度场产品的平均值以及年际变化特征等与观测结果的差异均在夏季比较明显,尤其1970年代以前在中国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差别较为显著。其中,温度场的差别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上层;高度场的绝对偏差也主要出现在对流层上层,而它们在年际变化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上的差别则反映在对流层中、下层,特别是NCEP/NCAR对流层中、下层的夏季高度场在1970年代以前存在着过于明显的"低压"现象,从而夸大了很多地区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就大多数地区而言,ERA-40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相对较好的适用性,特别是在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中要明显好于NCEP/NCAR。研究还表明,NCEP/DOE与NCEP/NCAR在大多数地区除了在均值上有所不同外,它们的年际变化特征则并无显著差别。
赵天保符淙斌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
西安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应用西安市2009年12月—2012年12月SO2、NO2和PM10等3种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同时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3种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安市污染物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冷月高、暖月低的分布特征,且不同监测点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3种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受多种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
王娟怀赵天保马玉霞马盼杨守懋王珊
关键词:SO2PM10气象因子
中国区域ERA-40、NCEP-2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初步比较与分析被引量:131
2006年
再分析资料在气候变化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再分析资料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可信度能够影响到研究结果。作者就中国区域的月平均地表(2 m)气温和降水两种基本气候变量在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上对ERA-40和NCEP-2与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做了一些比较和分析,对两套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进行了初步的检验。结果表明:两套再分析资料基本上都能反映出中国区域的温度场和降水场的时空分布,尽管在中国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差异比较较大;再分析资料在东部地区的可信度高于西部,温度场的可信度要高于降水场,ERA-40可信度要高于NCEP-2。
赵天保符淙斌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
半干旱区典型下垫面反照率特征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2008-2009年7-9月中国半干旱区9个通量观测站的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结合同期MODIS的EVI植被覆盖数据,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反照率的月、季特征及其与降水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探讨了特殊天气条件下各类下垫面的反照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按照季平均反照率的大小,各类下垫面排序依次为荒漠草地>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农田;(2)除退化草地外,其余各类下垫面反照率的拟合结果均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高寒草甸的拟合好于荒漠草地、农林混交农田和东北农田,而荒漠草地和农林混交农田拟合效果相当;(3)在荒漠草地下垫面,夜雨不会对次日反照率的"U"型分布产生影响,存在潜热维持土壤湿度和感热加强蒸腾作用两种机制;(4)无雪盖高寒草甸的反照率主要受植被覆盖度和高原植被叶面特性的影响;退化草地下垫面在强降水日白天出现反照率"√"型分布,由于09:00(北京时,下同)-11:00云量偏多、反照率偏高,15:00-17:00太阳高度角对反照率增大作用强于土壤湿度的减小作用,反照率缓慢回升造成的。低矮作物农田在雨日15:00-17:00反照率的骤升是植被覆盖度和太阳高度角相互作用所致,受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大。
张驰范广洲马柱国程炳岩赵天保冯锦明王鹤松
关键词:半干旱区下垫面反照率降水
几种再分析地表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74
2009年
应用台站观测资料对ERA-40、NCEP/NCAR、NCEP/DOE和JRA-25等几种再分析地表(2m)气温资料在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年代和季节的气候均值、年际变化和变率特征及其气候趋势等所反映出来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几种再分析产品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中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1979年以后的资料可靠性更高一些。但相比而言,它们在冬季的可信度一般要高于夏季,东部地区的可信度一般要高于西部地区;ERA-40和JRA-25再分析产品的适用性要高于NCEP/NCAR和NCEP/DOE再分析产品;其中,JRA-25在均值、年际变化和变率特征的描述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而ERA-40在长期气候变化趋势(44年)的描述上则要明显优于NCEP/NCAR再分析产品。
赵天保符淙斌
关键词:地表气温再分析资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