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阳
- 作品数:55 被引量:723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萧山围垦农区家栖小型兽类生态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1985年4月至1993年5月,作者采用铗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家栖小型兽类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该地家栖小兽群落的主要种类有小家鼠、臭(鼠句)和褐家鼠等,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其次是奥(鼠句),不同类型的住房中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该地家栖小兽群落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草房平房的小家鼠——褐家鼠群落型和楼房平房的小家鼠——臭(鼠句)群落型,并且随栖息地的变化,小兽群落由前者逐渐向后者演替,不同群落中的小兽种类数量季节消长规律存在差异.
- 丁平姜仕仁诸葛阳鲍毅新
- 关键词:生态兽类
- 黑线姬鼠相对水与脂肪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对浙江省临海市郊区农田黑线姬鼠的相对水与相对脂肪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黑线姬鼠胴体的相对水含量在春季较高,冬季较低;内脏器官肝脏、生殖腺和肾上腺等相对水含量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为夏季高,冬季低.2)雄性黑线姬鼠胴体相对脂肪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雌性则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不同器官相对脂肪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有差异.黑线姬鼠冬季相对脂肪含量较高,而相对水含量低与其越冬御寒有关;春季雌性胴体与卵巢的相对脂肪含量和相对水含量均高,则与繁殖有关.
- 施时迪姜仕仁丁平丁平
- 关键词:黑线姬鼠
- 白颈长尾雉繁殖生态的研究被引量:27
- 1990年
-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等3种类型的植被生境为其典型的繁殖地,植物群落乔木层盖度一般均在90%左右。雄鸟的求偶炫耀行为有3种形式,即初发情炫耀、深发情炫耀和交配前炫耀。每天出现两个高峰,上午为7:00—9:00,下午为1:00—3:00。雄雉发情交配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雌雉产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该雉营地面巢,每窝产卵5~8枚,孵化期为24天。
- 丁平诸葛阳张词祖
- 关键词:白颈长尾雉繁殖生态
- 钱塘江干流沿岸鸟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1981—1990年对钱塘江干流沿岸进行了累计14个月的鸟类调查,该地区的鸟类区系共有206种组成,隶属17目41科,其中古北界种类105种,占51%,与冬候鸟和旅鸟的比例高有关.在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度依次为钱塘江段>富春江段>新安江段,多样性指数却相反.随着从新安江到钱塘江的环境由中山丘陵→低山丘陵→平原农田,河滩的改变,鸟类的群落结构也由山地林区鸟类向平原田野和沼泽水域鸟类变化.
- 姜仕仁丁平徐炳东石斌山诸葛阳
-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优势度
- 黄胸鼠的年龄鉴定和种群年龄组成被引量:12
- 1991年
- 本文以晶体干重法鉴定黄胸鼠的年龄,分析其种群年龄组成,并与其他年龄鉴定方法如体重法、体长法,臼齿磨损法进行了比较。
- 鲍毅新丁平诸葛阳
- 关键词:黄胸鼠年龄鉴定年龄组成
- 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62
- 1999年
- 采用无线电遥测和样方法对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白颈长尾雉对其栖息地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2)白颈长尾雉主要在阳坡活动,春、秋、各三季活动地坡度较平缓,夏季略陡。该雉栖息地利用受水源距离的影响;(3)各种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团子在白颈长尾雉栖息地中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叶白纸扇、油茶、山、野楷杷、毛冬青、格药柃、乌饭、木、蔷薇科植物、苔草、三脉叶紫菀和厥类植物是影响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重要植物种类;昆虫和土壤动物作为白颈长尾雉的食物在栖息地的利用中亦起着重要作用。
- 杨月伟丁平姜仕仁诸葛阳
- 关键词:白颈长尾雉针阔混交林栖息地利用
- 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兽种群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 1992年
-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对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型兽类的调查得知,农田小兽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均为负二项分布.种群集聚度的大小依次为黄毛鼠、黑线姬鼠、臭鼩和大麝鼩。在6种不同的农田类型中,各种群的集聚度有异,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种群的集聚度与种群的密度、栖息地生境及群落结构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影响.
- 丁平石斌山诸葛阳鲍毅新
- 关键词:兽类
- 竹鸡鸣声特征分析被引量:9
- 1996年
- 本文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从时域、频域和短时能量等方面对杭州地区竹鸡早春的鸣声特征进行了分析.竹鸡鸣叫一般有5—11声,每声均为3个音节,各声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特性均不相同.开始呜声短促,往后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末声是第1声的1.82倍,主要是各音节之间的间隔时间和第Ⅲ音节的持续时间逐次延长,而第I和第Ⅱ音节的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同时,相同音节的BS的MPF渐次降低,第I、Ⅱ音节分别降低了33%和40%.随着声序的增加,各音节的BW渐次变窄.从各音节的前48ms声段分析可知,三个音节的RA变化各不相同,SS1的RA渐趋升高,SS2的RA在第4、5声最高,SS3的RA在第7、8声最高.每声的短时能量分布也不同,前几声各音节都有较高的能量,后来第Ⅱ音节能量逐渐降低,第Ⅲ音节能量渐渐后移.整个鸣叫过程中,纯音平均约占71%,频率变化范围约在1500-3120HZ之间.
- 姜仕仁丁平邬艳春诸葛阳
- 关键词:鸣声功率谱时域
- 中国沿海岛屿繁殖海鸥与燕鸥的分布、资源及其受胁因素
- 在我国沿海无人岛屿上繁殖的海鸥与燕鸥的分布状况一直未能明确,现有的资料非常稀少。2003年6月-2005年7月,我们对繁殖海鸟状况不明的区域进行野外调查,并系统查对国内收藏海鸥和燕鸥类标本的主要标本馆和博物馆,并参考现有...
- 陈水华颜重威诸葛阳范忠勇陈苍松
- 关键词:岛屿
- 白颈长尾雉被引量:21
- 1989年
- 白颈长尾雉分布于长江以南、北纬24—31°的华东和华南地区,多栖于海拔300一800米的山谷林地内,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为其最适栖息地。 白颈长尾难道常3—4只成小群活动,其活动以早晚为主,并形成两个日活动高峰。当然该雉的活动受到气候条件.食物基地、季节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 由于滥浦乱猎和栖息地的破坏,白颈长尾雉的数量十分稀少,已处于濒危状态。
- 丁平诸葛阳
- 关键词:白颈长尾雉观赏鸟类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