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汇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便秘预防和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制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便秘(chemotherapy-induced constipation,CIC)的最佳预防和管理策略,结合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特点、个体需求及本院当前的医疗资源等,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患者化疗后排便情况。方法遵循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实践变革及证据应用后效果再审查3个阶段。将最佳证据转化成8条审查指标,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执行率,患者化疗前1周和化疗后1周内排便次数以及排便形态为Bristol Ⅰ、Ⅱ型的次数。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CIC预防和管理的各项证据的执行率显著升高(P<0.001);患者化疗开始后1周内排便次数、出现Bristol Ⅰ和Ⅱ型粪便形态的次数较化疗前1周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CIC预防和管理策略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后,能够提高护士对各项审查指标依从性,可预防和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排便状况。
- 姚晶晶刘颖许汇娟许汇娟陈敏陈敏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便秘循证实践
- 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并为其有效防控提供对策。方法收集362例次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样本来源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患者预后,并对是否感染多重耐药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提出防控对策。结果共有47例次(13.0%)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样本中,痰液及血液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1例次(44.7%)及9例次(19.1%);在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构成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占40.4%;32例次(68.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好转出院。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次数≥6次、发热、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留置引流管及既往感染过多重耐药菌5个变量是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留置引流管及既往感染过多重耐药菌是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种类较多,多从痰液及血液中检出,且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总体预后较好;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与筛查,制定综合感染控制措施,以有效防止耐药菌的流行和传播,改善患者的预后。
- 许汇娟姚晶晶向丽姚嘉丽钟慧群
- 关键词: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多重耐药菌
- 不同外留长度耐高压PICC在血液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2种不同外留长度耐高压PICC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行耐高压PICC置管的233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置管后导管外留长度分为0~1 cm组132例和2~4 cm组101例,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24 h、72 h、7 d、14 d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结果置管后24 h和72 h,0~1 cm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分别为14.39%(19/132)和9.85%(13/132),2~4 cm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分别为30.69%(31/101)和32.67%(33/10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2、14.16,均P<0.05);0~1 cm组患者置管后7 d和14 d穿刺点红肿发生率为9.09%(12/132)和5.30%(7/132),2~4 cm组为40.59%(41/101)和22.77%(23/10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32、15.57,均P<0.05);0~1 cm组患者置管后7 d和14 d的导管轻度脱出率分别为18.18%(24/132)和21.97%(29/132),2~4 cm组分别为59.41%(60/101)和67.33%(68/10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8、55.86,均P<0.05);置管后14 d,0~1 cm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2~4 cm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留置耐高压PICC外留长度为0~1 cm时,可减少患者渗血风险,降低脱管率,并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姚晶晶钟慧群许汇娟向丽陈敏余国攀
- 关键词:血液病患者舒适度导管脱出
- 一种远程护理监测系统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远程护理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端、显示端、Zigbee网络、身份识别端以及服务器,其中传感器端包括网络摄像头、血压计、血氧计、体重计;显示端包括显示器、用户端界面、移动终端;Zigbee网络包括zigbe...
- 许汇娟刘颖
- 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首次换药时间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首次换药时间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7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在PICC置管后24h常规进行首次换药,观察组则在术后48h首次换药,比较两组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置管后穿刺点愈合较好率及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48h首次换药,可促进穿刺点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 陈敏赵洁刘颖许汇娟姚嘉丽姚晶晶
- 关键词:血液肿瘤穿刺点感染置管并发症
- 一种远程护理监测系统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远程护理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端、显示端、Zigbee网络、身份识别端以及服务器,其中传感器端包括网络摄像头、血压计、血氧计、体重计;显示端包括显示器、用户端界面、移动终端;Zigbee网络包括zigbe...
- 许汇娟刘颖
- 文献传递
- 广州市795名社区居民佩戴口罩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调查2020年7-8月广州市社区居民佩戴口罩的态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佩戴口罩的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7-8月,通过微信平台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社区居民进行口罩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结果共795人参与调查,认为佩戴口罩非常重要的占89.2%,口罩佩戴前会洗手的占78.6%,1个口罩使用时长在4 h内的仅占8.1%,能正确摘取口罩的占30.2%,存在口罩重复使用情况的占18.4%。结论2020年7-8月广州市社区居民佩戴口罩的意识仍较强,但对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时长、使用后对口罩的处理存在误区,需要政府、社会加大对居民使用口罩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多元化的指导,以更好地降低新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 李园许汇娟刘晓兰胡艳利李芳武倩
- 关键词:口罩
- 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医院废水被引量:3
- 2002年
- 用铁屑微电池原理深度处理了医院废水 ,分析了废水pH、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的反应条件为 :废水进水pH为 3.5 ,铁屑用量为 12 .5 % ,常温反应 80min。
- 邹红林陈恩鉴许汇娟
- 关键词:医院废水废水处理PH值铁屑微电解法
- 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用于血液科患者PICC置管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探讨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血液病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B超组和心电图组各75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置管、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引导置管,并通过P波的变化确定导管末端的位置。结果 B超组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88.00%)显著低于心电图组(97.26%),术中出血量、置管所需时间显著多于心电图组(P<0.05,P<0.01)。结论 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应用于血液科患者PICC置管,可提高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减少术中出血量。
- 赵洁姚晶晶陈敏李红梅许汇娟梁玉婷
- 关键词:血液疾病PICCB超导管异位
- 某三级甲等医院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现状调查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了解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现状,为促进临床静脉输液技术进一步规范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6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培训是护士获取静脉输液知识的主要来源(92.4%)。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方法基本上符合规范和要求,但是在消毒接头、手卫生、导管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液的量及浓度选择等方面的达标比例<75%,需要继续改进。结论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存在问题,静脉治疗小组不仅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护士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还需加强跟踪检查和具体指导,以保证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 姚晶晶赵洁周春兰周宏珍许汇娟陈敏李红梅梁玉婷
-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士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