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22年西安市蟑螂监测
- 2024年
- 目的了解西安市蟑螂的种群构成、生境分布、季节消长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结果共捕获蟑螂135只,德国小蠊130只,其余5只为褐斑大蠊。蟑螂平均密度为0.032只/张,平均粘捕率为1.51%。农贸市场和餐饮行业中蟑螂密度和粘捕率均较高;不同季节蟑螂密度和粘捕率分布呈单峰曲线,且峰值均在9月。城区年平均蟑螂密度低于郊区。结论农贸市场和餐饮行业仍是蟑螂侵害较高的场所,需要重点关注。
- 金梁栋庞松涛徐琨李广帅雷晓岗薛威解民杨西平
- 关键词:蟑螂
- 西安市2022年城区蝇类侵害水平的调查
- 2023年
-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蝇类侵害情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蝇类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11个市辖区随机抽取调查生境。调查分为室内环境和外环境,采用目测法调查,采用WPS 14309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侵害情况按照《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GB/T 27772-2011)进行评价。结果室内共抽取生境8种4475间房间,有蝇房间阳性率1.72%,蝇密度为1.79只/间,控制水平为A级。成蝇阳性率最高的生境是农贸市场,有蝇房间阳性率为2.48%,阳性率最高的城区是雁塔区,有蝇房间阳性率为2.44%。外环境共抽查生境722处,蝇类孳生地阳性率为0.42%,控制水平为A级,鄠邑、莲湖和未央区发现阳性孳生地,控制水平均为B级。防蝇设施抽查2161处,合格率为96.44%,控制水平为B级,农贸市场和灞桥区合格率最低,分别为92.53%、94.63%,控制水平均为C级。全市城镇蝇类密度控制水平为B级。结论西安市创建卫生城市和举办重大活动改善了全市卫生环境,有效降低了蝇类密度,2022年城区蝇密度控制水平较好。但农贸市场防蝇设施合格率不高,蝇类危害较为严重,雁塔区、莲湖区餐饮业发达,蝇类危害较为严重。
- 李广帅徐琨雷晓岗薛威金梁栋解民杨西平庞松涛
- 关键词:蝇类侵害
- 2019年西安市城镇蜚蠊侵害状况的调查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明确2019年西安市蜚蠊防控工作的缺点和不足,为蜚蠊科学防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全市的创卫复审提供有力的保障。方法按照西安市11个行政区划,在各城区随机抽取调查生境,采用目测法调查,记录观察到的蜚蠊种类、数量、活卵鞘数和蟑迹数。蜚蠊侵害水平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抽取9种生境4002间房间,蜚蠊成若虫侵害率为1.35%,控制水平为B级,生境中的机场或车站和城区中的灞桥区侵害率最高,分别为3.64%、2.99%;机关单位和未央区、鄠邑区未发现蜚蠊成若虫。活卵鞘查获率0.35%,密度指数1.14只/间,为A级,其中查获率最高的生境为学校、机场或车站,城区为碑林区,分别为0.91%、0.91%和1.62%;密度指数最高的生境为宾馆,城区为灞桥区,均为1.50只/间。蟑迹查获率为1.10%,查获率最高的生境为机场或车站,城区为灞桥区,分别为4.55%、2.69%;机关单位和居委会未发现蟑迹。全市城镇蜚蠊控制水平等级为B级。结论西安市部分生境的蜚蠊控制应当引起重视,创建卫生城市对控制蜚蠊有着显著效果。
- 李广帅庞松涛薛威雷晓岗徐琨解民杨西平
- 关键词:蜚蠊侵害
- 2019年西安市鼠类种群及密度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2019年西安市鼠种构成、消长趋势及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定防鼠灭鼠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地理东南西北选择4区县,每个区县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自然村和食品餐饮业共5个监测点,奇数月中旬监测,采用夹夜法。结果 2019年共捕获4类鼠98只,鼠密度0.30%,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比68.37%。不同生境之间鼠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9,P=0.297)。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型,小高峰是1月,大高峰是7月,鼠密度分别为0.38%、0.44%。城镇居民区鼠密度高峰在7月,为0.37%;农村自然村鼠密度呈双峰趋势,大高峰分别为1、7月,鼠密度分别为1.10%、0.80%;食品餐饮业鼠密度呈增长趋势。结论 2019年西安市鼠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生境鼠密度、鼠种和消长趋势有着一定的地域特征。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利于降低鼠密度。建议根据监测结果,在鼠密度高发季节来临之前,针对不同生境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将全市鼠密度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
- 李广帅庞松涛雷晓岗薛威徐琨解民杨西平
- 关键词:鼠密度种群构成
- 1%厚生杀蟑胶饵对不同场所灭蟑效果观察
- 2009年
- 陈保忠庞松涛吴鹏斌解民
- 关键词:灭蟑效果杀蟑胶饵德国小蠊滞留喷洒
- 2019年西安市蜚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掌握西安市蜚蠊种类、密度、粘捕率、分布特点及季节消长等情况,为蜚蠊防治措施的制定和爱国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地理方位在西安市东南西北选择6个区县,每个区县选择宾馆、餐饮行业、超市、居民区、农贸市场、医院共6个监测点,奇数月中旬监测,采用粘捕法,晚放晨收,鉴定种类,计算蜚蠊密度和粘捕率,对蜚蠊密度和粘捕率之间相关性、城区和郊区蜚蠊密度差异、性别差异、粘捕率差异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捕获蜚蠊518只,其中美洲大蠊1只,其余均为德国小蠊。蜚蠊密度为0.09只/张,粘捕率为1.92%。侵害最严重的是餐饮行业和农贸市场;蜚蠊密度和粘捕率季节消长呈单峰趋势,均在5月最高,密度为0.40只/张、粘捕率为3.96%,蜚蠊密度和粘捕率季节消长具有相关性(r2=0.848,P<0.05);蜚蠊监测结果在城区和郊区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20,P>0.05;Z=-0.801,P>0.05;t=-1.022,P>0.05)。结论 2019年西安市蜚蠊密度和粘捕率均较低。不同生境监测结果和其他地区基本一致,但季节消长趋势有所差别,城区和郊区监测结果无差别。全市环境卫生整治对蜚蠊密度和粘捕率降低具有显著效果。建议制定综合防制措施,在蜚蠊密度高峰期来临之前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将蜚蠊密度和侵害率控制在低水平。
- 李广帅庞松涛雷晓岗薛威徐琨解民杨西平
- 关键词:蜚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