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路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厅资助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2篇蛋白
  • 2篇胰腺干细胞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饲养层
  • 2篇胚胎
  • 2篇胚胎神经
  • 2篇胚胎神经干
  • 2篇胚胎神经干细...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昆明小鼠
  • 2篇昆明种小鼠
  • 2篇碱性成纤维
  • 2篇表皮细胞生长...
  • 2篇巢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机构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7篇袁路
  • 6篇陈维平
  • 3篇黎靖宇
  • 2篇刘琦
  • 2篇孙莉
  • 2篇何少健
  • 2篇宫晓洁
  • 1篇胡利霞
  • 1篇岑妍慧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昆明种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在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过程中,国内外的报道多数是用胰蛋白酶对组织细胞进行消化,但是消化时间比较难把握。采用胰酶消化与机械分离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昆明种小鼠胚胎脑神经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初步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相关研究建立实验条件。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9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实验室为广西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博士后工作站。①实验材料:孕14-16d的昆明种小鼠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分离昆明种小鼠胎鼠的脑组织,经胰酶消化加机械吹打后,在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B27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③实验评估: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B27的条件下,培养24h后可见细胞以悬浮方式生长,三五聚集成团块,48h后形成由十数个至数十个细胞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细胞球,形态规则,细胞无突起,形成典型的神经球,可传代。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结论:①来自昆明种小鼠胎脑的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并具有增殖传代能力。②无血清B27培养基添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促进其增殖。
宫晓洁孙莉黎靖宇袁路刘琦陈维平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胰腺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体系的建立
2007年
胰腺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常规的培养方法存在易分化的问题。在饲养层条件下对胰腺干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可获得纯度高、保持未分化状态和高度增殖能力胰腺干细胞。本文对饲养层条件下胰腺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体系建立的现状作一综述,为实验室建立胰腺干细胞系确定理论基础。
袁路陈维平
关键词:胰腺干细胞饲养层
昆明种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英文)
2009年
背景:对于神经千细胞的分离培养,目前多采用胰蛋白酶对组织细胞予以消化,但消化时间较难把握。目的:采用胰酶消化与机械分离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昆明种小鼠胚胎脑神经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初步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10/2007—09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孕14-16d的昆明种小鼠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分离昆明种小鼠胎鼠的脑组织,经胰酶消化加机械吹打后,在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B27无血清DMEMIF12培养基中培养。主要观察指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培养24h后,细胞以悬浮方式生长,聚集成团:48h后形成由数十个细胞组成的细胞球,形态规则,体积大小不等,细胞无突起,形成典型的神经球,可传代扩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示细胞巢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在含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B27培养基条件下,有利于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传代增殖。
宫晓洁孙莉黎靖宇袁路刘琦陈维平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无血清
建立不同细胞来源的饲养层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外,多种细胞可作为饲养层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睾丸支持...
袁路陈维平黎靖宇
关键词:饲养层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细胞来源成体干细胞
文献传递
多种细胞饲养层的制备及其资源建立
目的: 分离培养睾丸支持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胚胎成纤维细胞和胰腺成纤维细胞,优化培养条件,建立饲养细胞系,为干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的建立提空充足的饲养细胞。 方法: 1.使用胶原酶消化法和低渗...
袁路
关键词:资源建立
文献传递
昆明小鼠胰腺干细胞分离培养及特异性标志物巢蛋白的鉴定被引量:7
2007年
探讨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特异性标志物巢蛋白鉴定的基本技术方法。选取新生昆明种小鼠25只,分离胰腺组织,V型胶原酶消化,结合自然沉降技术形成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别从磷酸盐缓冲液/1.068g/L Percoll液(第一界面)、1.068g/L Percoll液/1.096g/L Percoll液(第二界面)、1.096g/L Percoll液/1.118g/L Percoll液(第三界面)收集细胞。各界面细胞均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低糖培养基,置于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培养瓶中常规培养。24h后将培养基更换为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低糖培养基,并加入10mg/L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2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体外培养的各界面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胰腺的内分泌部存在β细胞,双硫腙能与β细胞分泌颗粒中的锌螯合而呈现铁红色。将收集的各界面细胞进行双硫腙染色,检测细胞来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界面巢蛋白的表达。结果第一、二界面细胞65%~90%双硫腙染色呈阳性,来源于胰腺的内分泌部;第三界面细胞双硫腙染色呈阴性,来源于胰腺的外分泌部。从胰腺的内分泌部获得的细胞聚集呈胰岛样细胞团贴壁生长,48~72h后可见许多大、圆、单个核的细胞从胰岛样细胞团中向周围长出,以附壁生长的方式在局部形成细胞集落。从胰腺的外分泌部获得的细胞主要呈上皮样生长,并逐渐汇合成片,在上皮样细胞集落的周围可见大、圆、单个核的细胞生长并形成集落。各界面大、圆、单个核的细胞,巢蛋白均呈阳性表达。提示从胰腺内、外分泌部的组织中能成功获取胰腺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stin表达阳性的干样细胞。
陈维平岑妍慧叶健何少健刘琼东袁路
关键词:细胞学中间丝蛋白质类小鼠
新生昆明小鼠胰腺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自然分化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胰腺干细胞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易于分化,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种子细胞。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胰腺内、外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8/2007-08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新生昆明系小鼠25只,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以Ⅳ型胶原酶消化小鼠胰腺组织,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细胞混悬液,分别从第1界面(磷酸盐缓冲液/1.068g/L Percoll液)、第2界面(1.068g/L Percoll液/1.096g/L Percoll液)、第3界面(1.096g/L Percoll液/1.118g/L Percoll液)收集细胞,添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低糖DMEM培养基进行体外连续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双硫腙染色判断各界面细胞的来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界面细胞巢蛋白、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蛋白1、角蛋白19的表达。结果:从第1,2界面收集到的细胞80%~90%双硫腙染色后胞质呈铁红色,表明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内分泌部;从第3界面收集到的细胞双硫腙染色后胞质不染色,表明来源于胰腺的外分泌部。从胰腺的内、外分泌部均可分离出大、圆、单个核的细胞,巢蛋白染色呈阳性表达。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来源于胰腺内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形态保持不变,呈集落样生长,表达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蛋白1,有向胰腺内分泌部β-细胞分化的趋势;来源于胰腺外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表达细胞角蛋白19,出现向导管上皮细胞分化的趋势。结论:新生昆明小鼠胰腺的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均存在巢蛋白阳性的细胞,前者具有分化为β-细胞的能力,后者具有分化为导管上皮细胞的能力。
叶健何少健刘琼东陈维平莫似恩袁路胡利霞
关键词:胰腺巢蛋白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