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友余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比的因素分析
- 2012年
- 目的:用Image-proplus(IPP)软件对RetCamⅢ拍摄的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进行测量,探讨影响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比的各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符合筛选条件的新生儿93例186只眼,详细记录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以及母亲的年龄、母亲是否患有妊高征及级别等各种因素。于出生后2周内,对所选对象用RetCamⅢ进行眼底检查,将所得的图像用IPP软件进行放大和对比度的调整,测量颞上象限近视盘周围0.5~1.0PD范围内的变异较小的视网膜动脉直径和视网膜静脉直径,进而计算动静脉血管管径比。对上述因素与管径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左右眼颞侧象限视网膜血管管径比与妊高征呈负相关(妊高征级别越高,相关系数越大),与校正胎龄呈正相关,与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以及母亲的年龄等不相关。结论:在早产儿的各种高危因素中,妊高征导致视网膜血管管径比降低,妊高征级别越高,视网膜血管管径比越降低;而校正胎龄增大会导致视网膜血管管径比升高。
- 王丽君房炳华薛友余雷宁玉
-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新生儿
- 中浆患者黄斑区形态、视功能与A型行为评分的相关研究
-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A型行为问卷评分、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视网膜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SC患者40例(40只眼)。应用A型行为问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多焦视网膜电图...
- 薛友余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多焦视网膜电图
- 文献传递
- 正常新生儿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用IPP软件对RETCAMⅢ拍摄的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进行测量来探讨正常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管径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符合筛选条件的新生儿5例10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待其出生后校正胎龄为42周时,用RETcamIII进行眼底检查,将所得的图像用IPP软件的进行放大和对比度的调整,测量四个象限近视盘周围0.5~1.0 PD范围内的视网膜动脉直径(RAD)和视网膜静脉直径(RVD),进而计算动静脉血管管径比(A/V)。结果左右眼对应象限视网膜血管管径比差异没有显著性,而单眼不同象限的各种视网膜血管管径比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正常新生儿的左右眼对应象限视网膜血管结构大致对称,而单眼不同象限的视网膜血管的结构是不对称的。
- 王丽君雷宁玉任莉考华婷薛友余
- 关键词:新生儿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1866年vonGraefe首先提出“中浆”,当时称之为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1967年Gass对该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了经典描述,并将该病称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
- 薛友余雷宁玉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 中浆患者黄斑区形态、视功能与A型行为评分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A型行为问卷评分、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视网膜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SC患者40例(40只眼)。应用A型行为问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进行检查。对上述数据作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CSC患者A型行为问卷评分(33.80±6.36)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呈负相关(r=-0.515,P<0.01),A型行为问卷评分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302.42±71.62)μm呈正相关(r=0.378,P<0.05),BCVA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呈负相关(r=-0.738,P<0.001),mfERG P1波1、2环的反应密度与A型行为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5),mfERG P1波1、2环的反应密度与BCVA呈正相关(P<0.01),mfERG P1波1环潜伏期与BCVA呈负相关(P<0.01),mfERG P1波1、2环的反应密度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呈负相关(P<0.01),mfERG P1波1环潜伏期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A型行为与CSC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矫正A型行为者的不良行为特征对CSC的预防甚至治疗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 薛友余王丽君杨华伟雷宁玉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多焦视网膜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