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匀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水泥固化
  • 2篇水泥固化体
  • 2篇土柱
  • 2篇固化体
  • 2篇含水量
  • 2篇核素
  • 2篇核素迁移
  • 2篇放射性废物
  • 2篇废物
  • 2篇包气带
  • 1篇底泥
  • 1篇地下水
  • 1篇电站
  • 1篇土柱试验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物理模型
  • 1篇物理模型试验
  • 1篇物理模型试验...
  • 1篇芯吸

机构

  • 7篇中国辐射防护...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蔡匀
  • 6篇韩新生
  • 5篇倪世伟
  • 5篇姚来根
  • 4篇李书绅
  • 3篇王志明
  • 2篇郭择德
  • 2篇李丹
  • 2篇姚兰根
  • 2篇李伟娟
  • 2篇杨志峰
  • 2篇沈珍瑶
  • 2篇赵英杰
  • 1篇程萍
  • 1篇安永锋
  • 1篇王辉
  • 1篇赵永明

传媒

  • 4篇辐射防护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全国中青年辐...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泥固化体的非饱和浸出实验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自行研制的非饱和浸出实验装置 ,用石英砂作蓄水介质 ,将 8种规格 (体积在 4 0 .2~1 694 5 .5cm3 之间 )的水泥固化体试块置于密封容器中 ,进行了非饱和浸出实验。实验的含水量系列有5种 ,在 0 .1 5~ 0 .4 0之间。非饱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 ,在固化体试块体积 4 5 86.7cm3 时 ,累积浸出份额F随固化体周围介质含水量θ的增加而增大 ,例如 ,含水量在 0 .35和 0 .1 5时 ,不同体积固化体其 360d的累积浸出份额之比在 1 .2 4~ 1 .4 1之间 ;累积浸出份额随固化体体积V的增大而减少 ;含水量较高时的浸出实验结果接近于饱水浸出实验结果 ;历时 1年的浸出实验显示 ,固化体试块的最大浸出深度约为 2 .2 5cm ;另外 ,浸出实验中间取样与否 ,对最后的累积浸出份额影响不大。
王志明姚来根李书绅赵英杰蔡匀李丹韩新生安永锋
关键词:水泥固化体含水量放射性废物
包气带中核素迁移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方法被引量:9
2003年
本文主要依据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开展的关于核素在地下水中迁移的研究工作 ,总结了包气带中核素迁移的土柱模拟实验技术 ,提出了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 ,讨论了非饱和流场特征、分配系数随含水率的变化、延迟系数的时间尺度效应等因素对实验设计的影响。实验的关键技术是建立所需含水率和流速的稳定非饱和流场 ,并准确地测量流场参数。在概述了目前几种建立稳定流场和测量其参数的方法后 ,以一个例子介绍了利用灯芯效应在土柱中建立稳定非饱和流场的方法和用γ射线扫描技术测量含水率、用131I作为示踪剂测量水流速的方法及在土柱外直接测量具有γ射线核素迁移速度的方法。
郭择德倪世伟李书绅赵英杰王辉韩新生姚来根蔡匀
关键词:核素迁移地下水包气带放射性废物
含水量对水泥固化体中核素浸出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为了研究蓄水介质中的不同含水量对固化体中放射性核素浸出规律的影响 ,以石英砂作为蓄水介质 ,进行了周围介质不同含水量对固化体中放射性核素浸出性能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周围介质中含水量差异对浸出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对于1 5 .5cm× 1 6.6cm(体积为 3 1 1 3 .4cm3)的固化体 ,周围介质中含水量为 1 5 %、2 5 %、3 0 %、3 5 %、40 %时 ,经 3 60d浸出实验 ,其累积浸出份额分别为1 3 .6%、1 5 .3 %、1 7.3 %、1 8.4%、1 8.6% ;介质在饱和含水量状态 ( 3 5 % ) ,与在水中的累积浸出份额具等同性 ;固化体中核素的浸出发生在沿径向从表面向内深 2 .2 5cm的范围。
姚来根王志明李书绅蔡匀李丹韩新生
关键词:含水量水泥固化体核素浸出
^(237)Np、^(238)Pu和^(241)Am在包气带黄土中迁移的模拟实验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介绍了2 37Np、2 38Pu和2 4 1Am在包气带黄土中迁移的模拟实验方法和结果。实验土柱尺寸为2 80mm× 1 2 0 0mm ,示踪源层由示踪核素的硝酸盐溶液与石英砂 ( 4 0~ 80目 )混合后风干形成 ,尺寸2 80mm× 5mm ,核素迁移实验在喷淋 ( 5 .5~ 5 .6mm/d)条件下进行。对于2 37Np在土柱内垂向分布和迁移速度 ,实验期间用γ谱仪进行柱外直接测量。同时在实验进行 1 0 73d和 665d后分别对 1 #和 2 #土柱中的2 37Np、2 38Pu和2 4 1Am进行解体取样测量。经 1 0 73d ,2 37Np、2 38Pu和2 4 1Am在 1 #柱内比活度峰位分别向下迁移 3 .2 5、0 .2 5和 0 .2 5cm ,其平均迁移速度分别为 3 .0 3× 1 0 - 3、2 .3 3× 1 0 - 4和 2 .3 3× 1 0 - 4cm/d。经 665d后 2 #柱内三种核素比活度峰位分别向下迁移 1 .2 5、0 .2 5和 0 .2 5cm ,其平均迁移速度分别为 1 .88×1 0 - 3、3 .76× 1 0 - 4和 3 .76× 1 0 - 4cm/d。2 37Np、2 38Pu和2 4 1Am三种核素的比活度分布质心在 1 #和 2 #柱内分别向下迁移 2 .79、0 .73、-0 .0 9cm和 1 .48、0 .41、-0 .2 7cm ;在 1 #( 1 0 73d)和 2 #( 665d)柱内2 37Np、2 38Pu和2 4 1Am垂向扩散参数σx(t)分别为 1 .2 9× 1 0 - 3、9.86× 1 0 - 4、5 .0 3× 1 0 - 4和 2 .0 0× 1 0 - 3、2 .
李书绅倪世伟郭择德程萍王志明韩新生姚来根蔡匀
关键词:^241AM^237NP核素迁移包气带土柱
核电站循环冷却水排放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介绍了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方法以及变态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修正关系。通过试验研究论主和比较各种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优化各工程设施,掌握核电站温排水以及随温排水排放的液体放射性释放物在模拟海域中的运动特征和变化...
韩新生倪世伟姚来根蔡匀赵永明
关键词:核电站冷却水物理模型
估算放射性核素在近海底泥中沉积量的近似方法
2001年
放射性核素在近海底泥中的分布规律研究是探讨沿海核设施及核电站低放废液排入附近海域后对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实际海域条件的复杂性 ,如何估算放射性核素在底泥中的含量是一个至今没有搞清的课题 ,应用一种保守简单有效的估算方法 ,以一个简化实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 .
沈珍瑶杨志峰李伟娟倪世伟姚兰根蔡匀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近海海域底泥沉积量
芯吸效应与非饱和土柱试验被引量:1
2002年
介绍了非饱和土柱试验构造技术 ,重点介绍了芯吸技术的应用 ,结合研究实际 ,给出了此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 ,研究显示芯吸技术是一种构造非饱和土柱试验的较好技术 ,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工作。
沈珍瑶杨志峰韩新生倪世伟姚兰根李伟娟蔡匀
关键词:非饱和土芯吸效应土柱试验污染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