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远敏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循环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置换
  • 1篇低温停循环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损伤生化...
  • 1篇心脏瓣膜病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辅助
  • 1篇胸腔镜辅助小...

机构

  • 4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梅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5篇蓝远敏
  • 4篇汪涛
  • 4篇杨丽娜
  • 3篇陈亮
  • 2篇刘治元
  • 1篇凌庆
  • 1篇刘凤莲
  • 1篇何世琼
  • 1篇赵萍
  • 1篇吴东信
  • 1篇欧斌

传媒

  • 2篇河北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用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的体外循环管理策略
2013年
目的:总结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中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实施方法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对23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施行了Bentall手术。术中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转流,经右腋动脉或右侧股动脉插管,右房二极管或上下腔静脉插管引流,冷血晶体(4:1)心脏停搏液灌注。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64.35±43.22)min、心肌阻断时间(103.58±74.52)min;转中超滤(2800±1140)mL;使用库血量(2±1)U,回收机处理血量(1635±1020)mL,回收血量(548±224)mL;重症监护室时间12-324(63±59)h;院内死亡2例,1例因形成夹层动脉瘤在开胸过程中出现夹层破裂大出血,另1例术后出现低心排。结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实施Bentall手术中,采用正确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杨丽娜汪涛凌庆蓝远敏刘凤莲何世琼
关键词:体外循环马凡氏综合征BENTALL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8例纵膈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镇痛剂使用时间、VAS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显著提高疗效,可行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蓝远敏汪涛杨丽娜陈亮
关键词:胸腔镜小切口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2010年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对4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换瓣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例死于低心排。1例于术后第9天突发室颤,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余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死亡率7.32%。随访35例,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3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量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术后严密的监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刘治元吴东信欧斌蓝远敏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瓣膜置换
主动脉A型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回顾并总结A 型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选取收治的36 例行A 型夹层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行升主动脉置换术15 例,Bentall 术10 例,孙氏手术9 例,二次手术2 例.术中行股动脉及右腋动脉插管或无名动脉插管,股静脉或上、下腔静脉引流,采用冷含血晶体停搏液、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其中11 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roy arrest,DHCA)以及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SCAP)体外循环灌注方法.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16. 90±75. 56) min、心肌阻断时间(116. 43±32. 87) 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0±5. 82) min,重症监护室时间28 -854(261. 03±49. 92) h,院内死亡1 例,余35 例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NTHAⅠ-Ⅱ级.结论:正确选择体外循环方法及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是A 型夹层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上下半身分别灌注可以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停循环期间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可有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杨丽娜汪涛赵萍蓝远敏陈亮
关键词: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深圳市龙岗人民医院及梅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以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瓣膜成形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前、体外循环结束即刻(ST)以及结束后6 h、24 h、48 h、术后6 d的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β-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 Tn I在治疗6~24 h达到峰值,对照组则在治疗48 h^6 d达到峰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K、CRP、CK-MB、LDH、HBDH均在治疗24~48 h达到峰值,对照组则均在治疗48 h^6 d达到峰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术期各项标志物先后都有变化,通过监测这些变化可以有效了解病情,对减少患者意外情况发生及降低治疗风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蓝远敏刘治元汪涛杨丽娜陈亮
关键词:人工心脏瓣膜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