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荣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喀斯特地区
  • 2篇坡面
  • 1篇蛋白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并发症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雨洪资源
  • 1篇植被
  • 1篇沙量
  • 1篇水工
  • 1篇水工程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血管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蒋荣
  • 3篇张兴奇
  • 2篇纪启芳
  • 1篇张科利
  • 1篇顾再柯
  • 1篇胡茂川

传媒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坡度和雨强对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分析了坡度和雨强对贵州喀斯特地区4种地类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坡度的增大,各地类坡面产流产沙量并没有表现出一致增大或减小的趋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制约;随最大30 min雨强(I)的增大,坡面的产流产沙量增大。坡度为13°时,坡耕地在各地类中的产流产沙量最小,随坡度增大逐渐超过其他地类;除13°径流小区外,经济林地(梨树)在各种坡度、雨强范围内的产流产沙量均为各地类中最少;水保林地(香樟)在各种情况下的产流量虽较大,但产沙量相对较小;裸地在观测条件下的产流产沙量均较大。
蒋荣张兴奇纪启芳杨勇杨光檄顾再柯
关键词:径流深产沙量坡耕地
黔中高原小流域雨洪资源有效利用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拦沙坝式山溪取水工程为例,对黔中高原小流域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小流域大雨和暴雨发生频率高,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大,暴雨洪水过程具有陡涨缓落特征,能够维持较长的引水时间,有利于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
张兴奇胡茂川蒋荣纪启芳
关键词:小流域取水工程雨洪资源
地形因子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贵州作为长江与珠江流域上游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意义极其重要,然而,目前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问题使本来就极为脆弱的生态与环境更加恶化,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严重阻碍了其发挥生态保护屏障的功...
蒋荣
关键词:坡面土壤侵蚀地形因子喀斯特地区
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被引量:26
2013年
为了进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治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通过径流小区观测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试验期间(2008—2010年),大部分林草植被类型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完全不具减流减沙作用—部分具有减流减沙作用—减流减沙作用。至2010年各林草植被的减流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减流率为52.5%~64.3%)>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黑麦草>墨西哥柏>白三叶>杨树;减沙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平均减沙率达99.3%)>黑麦草>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墨西哥柏>杨树>白三叶。林草植被配置方式对产流产沙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采取林草措施应同时考虑林草类型和配置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蒋荣张兴奇张科利杨勇杨光檄顾再柯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林草植被
大黄酸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及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会大大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研究证实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实质为一种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的最初阶段会发生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异常。目前认为内皮细胞黏附以及分泌作用的异常为血管炎...
蒋荣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黄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蛋白分泌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