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林
-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RS的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特征分析——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地区为例
- 2010年8月14日,汶川震区映秀镇周边沿岷江流域23条泥石流沟同时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以红椿沟规模最大,给灾区造成极大的损失。2013年7月10日,汶川震区映秀镇至汶川县城的岷江中段再次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以七盘沟...
- 蒋志林
- 关键词:遥感解译
- 强震区岷江沿岸泥石流物源体积估算模型与演变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泥石流灾害表现活跃,至今经历了多个暴雨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较为准确地分析泥石流源区演变特征。首要是确定泥石流源区崩滑体体积。本文选择映秀镇附近,岷江沿岸的5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针对泥石流源区崩滑体体积难以确定的问题,野外调查研究区内167个崩滑体点,建立崩滑体体积与面积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区内48个崩滑点进行验证。定量解译研究区3期航空影像的物源面积,利用崩滑体体积估算模型,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泥石流物源的演变特征。
- 卜祥航唐川蒋志林方群生屈永平
- 关键词:泥石流崩滑体遥感解译
- 一种同径钻孔的顶压式分层抽注水试验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径钻孔的顶压式分层抽注水试验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套管组件、上止水组件及下止水组件,套管组件内设置有水泵和测压管,水泵连接有出回水管路系统;上止水组件和下止水组件均包括伸缩进水管,伸缩进水管外壁设置有至少一...
- 董晓宏何文秀姚巍张宁佘栋成景继棚杨楠曹进邹政超邓世卫张海泉赵江龙牛丙超杨涛杨刚蒋志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同径钻孔的气囊式分层抽水试验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径钻孔的气囊式分层抽水试验系统,包括顺次设置的上止水气囊组件、抽水组件及下止水气囊组件;上止水气囊组件设置有中空连接管,中空连接管两端贯穿上止水气囊组件,且中空连接管下端与抽水组件连通;下止水气囊组件...
- 董晓宏何文秀姚巍张宁佘栋成景继棚杨楠曹进邹政超邓世卫张海泉赵江龙牛丙超杨涛杨刚蒋志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同径钻孔的气囊式分层抽水试验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径钻孔的气囊式分层抽水试验系统,包括顺次设置的上止水气囊组件、抽水组件及下止水气囊组件;上止水气囊组件设置有中空连接管,中空连接管两端贯穿上止水气囊组件,且中空连接管下端与抽水组件连通;下止水气囊组件设置...
- 董晓宏何文秀姚巍张宁佘栋成景继棚杨楠曹进邹政超邓世卫张海泉赵江龙牛丙超杨涛杨刚蒋志林
- 文献传递
- 汶川地震区红椿沟泥石流形成物源量动态演化特征被引量:21
- 2014年
- 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映秀-北川断裂通过的映秀镇红椿沟流域内产生了大量的碎屑体,约为384.3×104m3,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丰富的固体物源条件。2010-08-14,红椿沟暴发特大型泥石流,冲断公路,堵塞岷江致使江水改道,威胁映秀新区。为研究物源区演变特征,选取3期影像,并结合野外调查资料,通过ArcGis分析发现:地震前,红椿沟植被良好,未发现大规模地质灾害,流域内沟道均属于清水沟。地震后,流域内滑坡崩塌数量为68处,滑坡面积为101.12×104m2,沟道总长度5 752 m,沟道总面积11.82×104m2。受上盘效应影响,沟右岸滑坡发育强于左岸,左岸大多为小型浅层滑坡。2010年"8.14"泥石流后,受地表径流和泥石流的冲刷、侵蚀、切割作用影响,使部分滑坡"复活"或产生新的滑坡,流域内滑坡个数77处,新增9处,变化率为13.23%,滑坡面积139.80×104m2,新增38.68×104m2,变化率38.25%。沟道总长度8 851 m,新增3 099 m,沟道总面积17.48×104m2,新增5.66×104m2。泥石流暴发后,流域内仍有固体物源量约为344.6×104m3,泥石流治理工程可控制物源量约为92.8×104m3,在极端降雨条件下,仍有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
- 蒋志林朱静常鸣唐得胜黄勋
-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滑坡遥感解译
- 强震区都江堰市龙池镇泥石流物源的遥感动态演变被引量:20
- 2014年
-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碎屑物质在陡峭的斜坡积累,当遇到强降雨时极易成为泥石流的物源地。2010-08-13一场暴雨导致都江堰市48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选择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龙池镇境内12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区,采用基于遥感的手段研究"5·12"震前、震后、"8·13"暴雨后泥石流流域内物源的变化特征。强震后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物源重要变化是大量的崩滑体被诱发。暴雨后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物源变化是震后产生的滑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滑移扩张。通过开展遥感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详细论述了研究区泥石流物源的变化情况。将"5·12"汶川地震前(2007-09-18)经波段融合后15 m的TM影像与地震后(2009-02-10)的2.5 m全色SPOT5影像相比较,发现泥石流流域内的滑坡体积由震前的0.86×106m3增加到地震后的42.30×106m3,即汶川高烈度区经过地震后新增滑坡体积达4 835.94%。而经过暴雨后(2011年7月)的0.5 m全色波段WorldView-2影像,泥石流流域内的滑坡体积又增加到68.85×106m3,即研究区经过暴雨后新增滑坡体积达62.76%。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在地震及暴雨下物源量猛增,导致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很高。
- 常鸣唐川蒋志林马国超
-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滑坡遥感
- 一种同径钻孔的顶压式分层抽注水试验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径钻孔的顶压式分层抽注水试验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套管组件、上止水组件及下止水组件,套管组件内设置有水泵和测压管,水泵连接有出回水管路系统;上止水组件和下止水组件均包括伸缩进水管,伸缩进水管外壁设置有至...
- 董晓宏何文秀姚巍张宁佘栋成景继棚杨楠曹进邹政超邓世卫张海泉赵江龙牛丙超杨涛杨刚蒋志林
- 文献传递
- 雍家沟泥石流活动特征与堵江被引量:6
- 2013年
-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雍家沟已暴发过多场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堵断公路和堵塞河流事件,其中,2012年"8·18"暴发的泥石流规模最大,造成绵远河全部堵塞。通过分析2010年"8·13"与2012年"8·18"两场泥石流的降雨过程发现,雍家沟暴发泥石流的前期累积雨量在增加,激发雨强在降低。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雍家沟的主沟和支沟内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野外调查发现,雍家沟多次暴发泥石流的活动路径并不一致,其中,2012年"8·18"泥石流主要沿1号支沟活动,沟道的侵蚀宽度随着与主沟沟口距离的增加而变窄,沟道内剩余堆积体厚度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且沟道内的物质粒径分布具有随机性。对雍家沟在不同暴雨频率下暴发泥石流可能引起的堵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频率大于20%的情况下暴发泥石流便可造成堵江事件,甚至可将主河全部堵塞。
- 乐茂华朱静黄勋唐得胜蒋志林常鸣
- 关键词:泥石流
- 汶川震区银厂沟区域8·18暴雨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与特征被引量:17
- 2013年
- 2012年8月18日汶川震区的银厂沟区域暴发群发性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极震区内,是地震与强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研究其成灾机制和灾害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强震区泥石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银厂沟区域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强震条件下崩塌、滑坡等产生的松散固体物质,是泥石流活动的物质基础;沟道受松散岩土体堵塞,有利于泥石流规模放大;"快速激发型"的雨量特征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动力。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运动和堆积过程,总结了泥石流活动特征,发现泥石流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成因组合上属于"降雨控制型",尚处于"青年期",且在成灾模式上满足"致承耦合"效应。
- 黄勋唐川乐茂华唐得胜蒋志林
- 关键词:泥石流成灾机理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