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孟宁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神经外科康复训练装置
- 神经外科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目前对于神经外科术后锻炼装置的功能单一,不能提供不同的锻炼方式,使锻炼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固接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
- 王昆鹏张晓亚刘素杰徐广建董孟宁李春雷张建党贾东佩
-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应用索马杜林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接受索马杜林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23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在患者接受手术前依照药物说明书和文献推荐的方法给予索马杜林缓释凝胶皮下注射,接受治疗期间定期给予影像学和内分泌水平的检查,疗程结束后统计数据并分析。结果接受治疗23例患者中,13(56.5%)例患者血清GH水平及IGF-1水平可降至正常,15(65.2%)例患者肿瘤直径较治疗前缩小程度≥50%,9(56.3%)例患者视力较治疗前好转,6(75.0%)例患者头痛减轻或消失,4(80.0%)例关节疼痛减轻,7(43.8%)例鼾症或OSAS病情好转。结论对于合适的病例,术前给予一段时间的索马杜林治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患者内分泌水平恢复正常,并有可能因此降低手术困难和风险,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王昆鹏张建党张东波刘素杰李琳坤张元峰董孟宁
- 关键词: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生长抑素类似物
- 替莫唑胺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和U25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对人胶质瘤复苏细胞(SHG-44)和人胶质瘤细胞(U25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替莫唑胺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n=65)和单独用药组(替莫唑胺单独用药,n=60)。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存活率、海马功能、生存质量、肿瘤标志物与免疫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指标。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缓解率、SHG-44、U251、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卡式(KPS)评分、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多效生长因子(PTN)、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免疫球蛋白E(IgE)、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独用药组(P<0.05),疾病进展时间、复发时间均短于单独用药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长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 替莫唑胺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较替莫唑胺单独用药更能对细胞SHG-44和U251生物学行为进行改善。
- 丁旭亮董孟宁张建党
-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替莫唑胺丙戊酸钠SHG-44U251生物学行为
- 连续多次腰穿与腰大池引流预防脑积水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连续多次腰穿及腰大池引流对脑出血、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预防价值。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5年来收治的67例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内死亡者未录入)术后给予连续多次腰穿或腰大池引流。结果本组48例患者随访复查头颅CT,未见脑积水征象,6例因颅高压影响正常生活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余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但均能正常进食,生活自理。结论颅脑术后行连续多次腰穿或腰大池引流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脑积水的作用。
- 董孟宁
-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脑积水
- 脑动脉瘤出血患者血清MMP-9、MCP-1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脑动脉瘤出血患者血清MMP-9、MCP-1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动脉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合并认知障碍组(10例)和未合并认知障碍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脑动脉瘤患者和对照组、合并认知障碍组和未合并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MMP-9、MCP-1水平、细胞因子的差异,并分析脑动脉瘤患者MMP-9、MCP-1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脑动脉瘤组患者的MMP-9、IL-6、TNF-α和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35.725、21.903、17.627、17.569,P<0.00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t=-64.890,P<0.00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MMP-9、IL-6、TNF-α和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t=18.468、11.229、9.623、14.172,P<0.00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t=-21.075,P<0.001);脑动脉瘤患者的MMP-9水平与IL-6、TNF-α和VEGF水平正相关(r=0.503、0.497、0.445,P=0.002、0.013、0.027),MCP-1与IL-6、TNF-α和VEGF水平负相关(r=-0.512、-0.483、-0.456,P=0.008、0.024、0.031)。结论脑动脉瘤出血患者血清MMP-9较高,MCP-1水平较低,其中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更为明显,且与IL-6、TNF-α和VEGF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董孟宁张建党张元峰韩伟一
- 关键词:脑动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因子
- 脑出血后早发癫痫与晚发癫痫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的建立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发癫痫(ES)与晚发癫痫(L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按癫痫发作时间分为ES组(41例)和LS组(46例)。另选取脑出血后未发生癫痫发作的患者作为单纯脑出血组(52例),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S与L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ES与LS预警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ES组和LS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开颅手术比例均高于单纯脑出血组(P<0.05);ES组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比例高于单纯脑出血组与LS组(P<0.05);ES组和LS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单纯脑出血组(P<0.05);ES组和LS组累及皮质、多发病灶患者比例高于单纯脑出血组(P<0.05);LS组病灶位于脑叶(额、颞)患者比例高于单纯脑出血组与E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脑出血病史(OR=1.372,95%CI为2.435~3.782)、病灶数量多发(OR=2.164,95%CI为3.293~9.284)及高NIHSS评分(OR=2.747,95%CI为1.253~6.732)是脑出血后发生ES的危险因素(P<0.05),累及皮质(OR=1.793,95%CI为1.073~6.295)、脑叶(额、颞)出血(OR=1.478,95%CI为4.435~11.782)是脑出血后发生LS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脑出血后发生ES的预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CI为0.858~0.922,P<0.05);脑出血后发生LS的预警模型的AUC为0.893(95%CI为0.867~0.943,P<0.05)。结论有脑出血病史、病灶数量多发及高NIHSS评分是脑出血后ES的危险因素,累及皮质、脑叶(额、颞)出血是脑出血后LS的危险因素。
- 丁旭亮张建党董孟宁张晨陈亚楠
- 关键词:脑出血癫痫预警模型
- 胶质母细胞瘤PPFIB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 探讨PPFIA结合蛋白1(PPFIBP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人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手术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116例,另选取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的非肿瘤脑组织68例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PFIBP1的表达。随访截止2021年6月,记录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组织PPFIBP1高表达率[67.24%(78/116)]明显高于对照组[17.65%(12/68);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PFIBP1高表达是胶质母细胞瘤病人总体生存预后和无进展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PFIBP1高表达组中位总体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低表达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PPFIBP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与病人不良生存预后有关。
- 王昆鹏张建党董孟宁刘素杰徐广建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生存预后基因表达
- lncRNA SNHG7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SNHG7)与胶质瘤生存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80例(术后随访截止2020年4月)和50例颅脑损伤颅内减压术中切取的非肿瘤脑组织为对照,用RT-PCR法检测lncRNA SNHG7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胶质瘤U87细胞,转染不同质粒敲低lncRNA SNHG7表达,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ncRNA SNHG7对miR-4516的调控作用。结果 胶质瘤组织lncRNA SNHG7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SNHG7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表达组胶质瘤病人中位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明显缩短(P<0.05)。敲低lncRNA SNHG7表达,明显抑制U87细胞侵袭和迁移力(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lncRNA SNHG7靶向上调miR-4516表达,上调miR-4516可逆转敲低lncRNA SNHG7表达对胶质瘤U8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作用(P<0.05)。结论 胶质瘤组织lncRNA SNHG7呈高表达,与病人不良生存预后有关。lncRNA SNHG7通过靶向调控上调miR-4516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王昆鹏张建党董孟宁刘素杰徐广建
- 关键词:胶质瘤U87细胞生存预后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 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53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临床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动脉瘤未处理之前再出血98例(18.3%),其中44例(44.9%)发生在发病初期的6h内,18例(18.3%)发生在第2周,36例(36.8%)发生在14d内。单因素分析表明,再出血患者与未再出血患者在动脉瘤的位置、动脉瘤的大小、动脉瘤形状、动脉收缩压、Hunt-Hess分级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初期的6h内是再出血的高峰期,收缩压高于160mmHg、动脉瘤的形状不规则、动脉瘤>10mm且≤15mm、Hunt-Hess分级级别高是动脉瘤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昆鹏张建党张东波刘素杰董孟宁李琳坤赵光纪
-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神经母细胞瘤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神经母细胞瘤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母细胞瘤系SHEP2细胞,细胞分为Control、sh-MALAT1、miR-181a-5p inhibitor和sh-MALAT1+miR-181a-5p inhibitor组,其中sh-MALAT1组转染sh-MALAT1,miR-181a-5p inhibitor组转染miR-181a-5p inhibitor,sh-MALAT1+inhibitor组共同转染sh-MALAT1与miR-181a-5p inhibitor,Control组加入等量空载体。PCR检测mRNA水平;生物信息预测MALAT1与miR-181a-5p的靶向关系,荧光素酶实验鉴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测试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sh-MALAT1明显降低MALAT1并提高miR-181a-5p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EP2细胞mRNA水平。miR-181a-5p mimic明显降低MALAT1 wt荧光素酶活性。sh-MALAT1抑制S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促进细胞凋亡;miR-181a-5p inhibitor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抑制细胞凋亡,并减弱sh-MALAT1产生的影响。同时,sh-MALAT1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而miR-181a-5p inhibitor可激活此信号通路并减弱sh-MALAT1的抑制作用。结论MALAT1靶向下调miR-181a-5p表达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EP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董孟宁张建党张元峰韩伟一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长链非编码RNA细胞侵袭细胞增殖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