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翠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三江平原耕地土壤有机质时空分布特征——以富锦市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以2013年三江平原富锦市实地调查和采样数据,1981年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各种辅助图件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统计学和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分析三江平原富锦市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32年间SOM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富锦市SOM含量平均值为42.1 g/kg,较1981年下降了18.6%;在空间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因子的共同作用。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富锦市SOM分级标准,1981-2013年有85.9%的农田耕层SOM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有50.5%面积得到了提升,有35.4%面积有所下降。
- 杜书立葛翠萍付微赵军孟凯
- 关键词:耕地土壤有机质地统计学三江平原
- 农田黑土有机质和全量氮磷钾不同尺度空间变异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在海伦市农田黑土区域以不同取样尺度采集的耕层(0-20cm)土壤样本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对其土壤全量氮磷钾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格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两种尺度下土壤全氮和全磷均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地统计学研究的方法表明两种尺度下全磷表现为高度空间相关,其变化主要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其它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在不同的尺度下各有不同,揭示了影响其变化的生态学过程和功能不同。研究结果对科学地指导施肥、建立培肥制度和支持精准农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2,表2,参10。
- 赵军葛翠萍商磊韩晓增孟凯
- 关键词:农田黑土地统计学
- 基于GIS的双城市土壤肥力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 土壤肥力是作物获得优质高产的最重要的因素。施肥的不合理和不科学性已经造成肥料浪费,加剧土壤污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对土壤肥力的研究和监测。本文选择了松嫩平原黑土区农业大市双城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双...
- 葛翠萍
- 关键词:空间分异
- 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田土壤氮素动态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选择典型黑土区双城市旱作玉米农田为研究区域,以耕层(0~20 cm)500个采样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变化和现状;利用20世纪80年代和2005年2个时段1∶50000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分布图分析了22年来氮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分别属于高度空间相关,结构性因子的影响占主导地位。22年来土壤全氮和碱解氮都呈上升趋势,2005年土壤全氮平均值为1.86 g/kg,比80年代的1.5 g/kg增加了0.36 g/kg,增幅为24%;土壤碱解氮平均值为137.8 mg/kg,比80年代增加了16.8mg/kg,增幅为13.9%。
- 尹升赵军谷思玉葛翠萍张磊张文成贲洪东
- 关键词:土壤养分全氮碱解氮
- 双城市玉米现实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正>以东北黑土区双城市为例,运用 GIS 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田作物玉米现实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索.并绘制了空间分布图.样本数据的获得,是根据网格法布点,并且利用 GPS 进行定位,对农户进行调查并结合...
- 葛翠萍赵军尹升辛洪生张文成
- 关键词:玉米现实生产力GIS地统计学
- 文献传递
- 典型黑土区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以海伦市为例,以1986、2000年两时段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并在ARC/INFO支持下,从坡度、坡向两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耕地、林地、牧草地及沼泽地之间的转化明显,耕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林地、牧草地及沼泽地的减少,其中丘陵旱田增幅最大为218%;坡度和坡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耕地分布的坡度增大,灌木林地、疏林地在水土流失发生地带(1°-8°)明显减少。林地、牧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破坏严重,向着农田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应加强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图2,表3,参11。
- 葛翠萍赵军尹升赵旷世
- 关键词:典型黑土坡度坡向土地利用变化
- 大豆施肥空间管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施肥空间管理系统,是指导不同区域农民种植大豆的施肥指导系统,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集成,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将专家的知识进行数字化条件表达,按照大豆种植区域条件进行专家施肥指导的工作平台。本发明所采...
- 赵军葛翠萍尹升宁海龙张磊
- 文献传递
- 施肥管理对农田黑土土壤水分盈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主产区,由降水变异较大引起的季节性干旱是限制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缺乏对该地区土壤水分缺乏时间的研究。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1999年-2008年的水分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结合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到的潜在蒸散量,通过分析作物根系活动内土壤储水量与潜在蒸散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在整个生长季内并不存在土壤水分缺乏,然而水分缺乏时期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月份和7月份,平均缺乏量分别为2.43 mm和7.04 mm,发生的概率分别为90%以上和50%以上。土壤水分缺乏主要受作物生长季内降水分布的影响。同时不同施肥管理对土壤水分缺乏的影响表现为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增加土壤水分缺乏发生的概率,化肥的施用次之,无肥的影响最小。因此,在研究区域肥料的施用已经引起了土壤的水分缺乏,关于土壤水分缺乏对粮食产量影响是需要我们再进一步研究的。
-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葛翠萍
- 关键词:潜在蒸散量
- 东北黑土土壤肥力监控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东北黑土区域土壤养分变化的监控系统,属于农业信息监控领域。它解决了黑土区域土壤养分数据管理分散,数据和地点不能统一,没有精确的地理坐标,不能合理地、科学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问题。它包括:土壤肥力数据采集、输...
- 赵军刘洪家葛翠萍尹升李宏雷
- 文献传递
-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8年
-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坡耕地——海伦市光荣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田间采集土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区域坡耕地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对两者的影响最大;高程和坡位的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坡向影响则不显著。坡度表现为与两者均呈显著负相关,高程和坡位则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坡向对两者的影响均不显著。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认为,土壤水分、容重分别为中等程度自相关和强自相关。坡度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大于其它地形因子,同时对研究区域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大的影响。
- 葛翠萍赵军王秀峰李勇张兴义
- 关键词:黑土区坡耕地地形因子土壤水分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