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珅玮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船体
  • 2篇正交
  • 2篇船体结构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设计
  • 1篇三自由度
  • 1篇事故分析
  • 1篇拖航
  • 1篇总纵强度
  • 1篇耐撞性
  • 1篇耐撞性能
  • 1篇结构优化
  • 1篇滑行艇
  • 1篇极限状态设计
  • 1篇夹层板
  • 1篇仿真

机构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葛珅玮
  • 3篇张延昌
  • 2篇刘昆
  • 1篇王志东
  • 1篇凌宏杰
  • 1篇胡胜谦
  • 1篇刘晓健
  • 1篇胡宗文

传媒

  • 1篇船舶工程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BP-GA算法实现船体结构多目标优化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是一套高效的方法。针对早熟问题,对标准遗传算法做了一定改进,以船体夹层板优化问题为例,建立质量与变形的目标函数、应力的性态约束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样本点,构建神经网络响应面模型,并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葛珅玮张延昌
关键词:遗传算法正交试验设计结构优化夹层板
基于正交设计与BP-GA算法的船体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被引量:9
2013年
船体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船舶碰撞研究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船体结构的耐撞性能.基于正交试验设计、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形成了船体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耐撞性综合指标,并以此指标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以结构质量为约束条件,利用MSC/Dytran有限元软件对船舶碰撞进行数值仿真,完成对某船舷侧结构进行耐撞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过后结构耐撞性能有较大提高,这为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延昌葛珅玮刘昆胡宗文
关键词:船舶碰撞耐撞性优化设计
高速滑行艇三自由度运动预报与仿真被引量:3
2013年
高速滑行艇具有航速高、机动性好等特点,在海上救助、气象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受到波、浪、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滑行艇将产生多自由度的复杂运动。针对这些相对复杂的环境条件,用maxsurf完成了滑行艇的艇形设计,建立了分段调节功率喷水推进模型及滑行艇前进、升沉、纵摇三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进行水动力分析和初步性能评估,并用Matlab程序编写了仿真系统,进行了三自由度强耦合运动的预报模拟,得到该滑行艇的运动时航速、深沉位移、纵倾角、阻力以及动升力、静浮力等变量与时间的关系,为高速滑行艇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仿真平台。
葛珅玮王志东凌宏杰刘晓健
关键词:滑行艇MATLAB程序
“木兰”船体分段拖航过程中折断事故分析
2012年
以"木兰"船体分段拖航折断事故为工程案例,分别采用许用应力设计法、极限状态设计法两种分析方法对该船体梁强度进行校核,分析舱室进水对设计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的极限状态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得到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其损伤模式及过程与事故吻合较好,是可靠的事故分析方法。该船体分段在6级风浪载荷下的极限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但舱室进水严重恶化了中垂情况下船体梁的受力状态,最终导致了船体中垂折断事故的发生。
张延昌胡胜谦刘昆葛珅玮
关键词:总纵强度极限状态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