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兰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胸骨
  • 1篇胸骨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氧化酶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鼻-鼻...
  • 1篇食管
  • 1篇食管钡餐
  • 1篇食管钡餐检查
  • 1篇食管镜
  • 1篇食管镜检
  • 1篇食管镜检查
  • 1篇食管异物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莫兰
  • 3篇李皓谆
  • 3篇蒋代华
  • 2篇杨欣
  • 2篇邓蔚
  • 1篇杨欣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八次全国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氧化酶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标本取自我科收治的62例鼻咽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COX-2和VEGF的表达,并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结果 COX-2和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42%(48/62)和53.23%(33/62),主要在癌组织中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少见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中,COX-2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无转移组(P<0.01)。COX-2表达阳性者的MVD和PCNA指数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鼻咽癌中COX-2和VEGF的高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重要关系。
蒋代华杨欣邓蔚李皓谆莫兰
关键词:鼻咽癌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患者与同期确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真菌性鼻-鼻窦炎好发于≥40岁年龄段,病程一般<3年。两组患者性别、有用药史、有既往病史所占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鼻塞、流涕、涕血、脓性分泌物和鼻腔新生物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头痛、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CT显示钙化斑、单侧鼻窦病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骨质增生或破坏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涕血、CT钙化斑、单侧鼻窦病变是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获得的回归预测方程:Y=-7.32+1.14X1+4.12X8+4.53X14+2.95X15,其中涕血、CT显示钙化斑、单侧鼻窦病变的OR值远>1,是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强相关因素;组织学检查提示,54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16例为慢性侵袭性,38例为非侵袭性。结论年龄≥40岁、涕血、CT显示单侧鼻窦病变及钙化斑是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可通过相关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杨欣蒋代华莫兰
关键词:鼻窦炎真菌性鼻-鼻窦炎LOGISTIC回归
胃石反流性食管异物1例
2009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因“胸骨后梗阻感1天”入院,诉入院前1天晚21时许,曾进食土豆等物,当时无不适,约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并伴胸骨后异物梗阻感,咽及下咽未见异物,食管钡餐检查提示:上段食管相当于胸1、2椎水平,有形态不规则充盈缺损,管腔稍扩张。入院前3天,亦有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为水样物,曾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入院后在局麻下行食管镜检查,在食管入口向下5-6cm处,见黑褐色异物,钳夹易碎,分次钳出不明异物多块,
莫兰邓蔚李皓谆
关键词:食管异物反流性胃石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镜检查胸骨后
无喉患者的发音问题
蒋代华李皓谆莫兰杨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