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斌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持性心理护理与初次无偿献血者自我效能感、复献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复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5月广州血液中心初次献血成功的无偿献血者100例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初次无偿献血者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护理后其复献率。结果:两组初次无偿献血者经护理后的自我效能量表平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并且经支持性心理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间隔期满后复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提升初次无偿献血者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复献率,有助于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 黄小敏陈汉妹谭爱玲范斌崔文秀兰蔚莲
-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护理自我效能感
- 白膜袋放置不同时间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离白膜袋后放置时间对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分离出白膜成分袋后,分别在22℃放置0 h、1 h、2 h、12 h(过夜)再制备成浓缩血小板,并对浓缩血小板进行质量比较。结果:四组浓缩血小板容量、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浓缩血小板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浓缩血小板p H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膜在室温保存12 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优选手工浓缩血小板的制备模式。
- 徐国胜黄可君范斌谭爱玲谭咏恩韩水娟兰蔚连陈汉妹苏红
-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白膜法
- 献血过程中阶段式宣教的效应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献血过程中阶段式宣教对献血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8月在广州血液中心成功献血者100例纳入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观察组给予阶段式宣教,对照组给予普通宣教。比较宣教前后两组的献血知识评分、再献血意愿率及半年后实际再献血率。结果:两组宣教后的献血知识评分和再献血意愿率均高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半年后实际再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宣教模式有利于提升献血者献血知识水平,有助于其实施再次献血行为。
- 黄小敏骆洁贞黄小琴黄小琴范斌崔文秀
- 关键词:宣教献血者
- 流动献血车人员定岗定位及操作流程探讨
- 2011年
- 本文就流动献血车人员定岗定位及采血相关流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了流动献血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阐明了规范流动献血操作规程对确保采血质量和临床供血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范斌谭咏恩罗亚辉黄小琴兰蔚莲
- 血流不畅导致不足量全血发生情况及管理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血环节中血流不畅导致的不足量全血发生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不足量全血报废和防止献血者流失。方法在广州血液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中,按照性别、年龄、是否首次献血、选择献血量和献血时间分类统计2019年全血献血人次和不足量全血发生人次,通过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和Fisher检验。结果2019年采血环节中献血者血流不畅导致不足量全血发生率在性别和是否首次献血方面均无统计学性差异(P>0.05),而在年龄、选择献血量和献血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8~30岁献血者(0.0452%,P<0.05)、选择捐献300 mL献血者(0.0640%,P<0.05)和在10~12月份捐献全血的献血者(0.0577%,P<0.05)血流不畅导致不足量全血发生率在各分类中最高。结论提高本中心采血护士穿刺技术和处理血流不畅问题的能力,为18~30岁、选择捐献300 mL的献血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献血服务,同时关注献血环境的舒适度,降低采血环节中血流不畅导致的不足量全血发生。
- 梁明月骆宏黄伯泉谭爱玲范斌陈小光何博
- 关键词:血流不畅
- 2018~2020年广州市采血不足量发生原因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血不足量发生的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采血环节中不足量全血报废和防止献血者流失。方法在广州血液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中统计2018~2020年每年全血献血人次和采血环节中全血不足量发生人次,通过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2018~2020年采血不足量发生率为0.066 4%(531/799 439),血流不畅、晕针和其他原因导致的采血不足量发生率分别为0.048 7%(389/799 439),0.010 6%(85/799 439)和0.007 1%(57/799 439)。各年间采血不足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流不畅导致的采血不足量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0.036 3%<0.038 2%<0.072 7%,P<0.05)。结论采血环节中血流不畅引起的不足量全血有上升的趋势,需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新冠疫情常态化下,采血护士除了进行疫情防控专业知识学习及培训,还需不断加强静脉穿刺技能、心理护理和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能力,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
- 梁明月骆宏黄伯泉谭爱玲范斌何博黄晓斌
- 关键词:全血血流不畅晕针
- 2019—2021年广州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报废结果统计分析
- 2023年
- 目的:统计分析2019—2021年成分血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了解血液制备过程血液报废发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探讨成分血制备的改进措施以减少制备成分血的报废。方法:选择2019—2021年广州血液中心因制备成分血而报废的血液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19—2021年共制备全血类、血浆类、红细胞类成分血1702313袋,其中报废的成分血37020袋,报废率为2.17%。成分血制备报废的主要类别是血浆类,3年共报废36030袋血浆,占所有报废量的97.33%。报废的主要原因是脂血,3年总报废量是33709袋,占所有报废量的91.05%。结论:成分血制备近3年的报废情况总体趋于平稳,总的报废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血液采集、运输、制备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血液的报废,只有通过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规范采供血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从采血、运输、成分血制备等各环节的细节完善来减少成分血制备的报废,避免浪费血液资源,血液安全也得到更进一步的促进。
- 骆洁贞黄小敏何博谭咏恩范斌张文芳
- 关键词:成分血制备血液报废血液安全
- 经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质量探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析采血后12—24 h制备的原料血浆经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质量。方法随机选取95袋于2018年1月21—25日采集规格为400 mL/袋的全血(CPDA保存液)制备的血浆作为原料血浆,以采血到血浆制备的时间分组,12—18 h为新鲜冰冻血浆组(45袋),>18—24 h为普通冰冻血浆组(50袋);原料血浆经速冻后在-20℃以下保存48 h,再经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成冷沉淀,检测原料血浆的FⅧ含量、冷沉淀的FⅧ和FIB含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来源于400 mL全血的冷沉淀FⅧ含量≥80 IU,FIB含量≥150 mg)和WS/T550-2017《全血和成分血质量监测指南》(冷沉淀标本FⅧ和FIB含量符合率≥75%),FⅧ含量≥0.7 IU/mL的新鲜冰冻血浆组(12—18 h)制备的冷沉淀(FⅧ:121.80 IU,P<0.01;FIB:204.33 mg,P<0.01)和普通冰冻血浆组(>18—24 h)制备的冷沉淀(FⅧ:119.17 IU,P<0.01;FIB:222.74 mg,P<0.01)符合质量控制标准且符合率均高于75%;FⅧ含量<0.7 IU/mL的新鲜冰冻血浆组(12—18 h)制备的冷沉淀FⅧ和FIB含量均值达标(FⅧ:84.81 IU,P>0.05;FIB:187.22 mg,P<0.05)但FⅧ(53%)符合率低于75%;FⅧ含量<0.7 IU/mL的普通冰冻血浆组(>18—24 h)制备的冷沉淀FⅧ(72.37 IU,P>0.05)含量均值低于标准且符合率(37%)低于75%,FIB(200.82 mg,P<0.05)含量均值达标但符合率(68%)低于75%。结论采血后12—24 h制备的原料血浆(FⅧ含量≥0.7 IU/mL)经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质量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和WS/T550-2017《全血和成分血质量监测指南》质量控制要求和检查标准,经该制备仪制备冷沉淀的原料血浆不需仅限制于新鲜冰冻血浆。
- 梁明月骆宏黄伯泉范斌谭爱玲黄可君曾四海
- 关键词:冷沉淀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