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庆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赋存状态演化定量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页岩油赋存状态对评价页岩油的可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演化阶段古龙页岩油赋存状态不清楚的问题,选取不同成熟度的页岩样品,综合应用岩石热解、氯仿抽提、热解气相色谱等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古龙页岩干酪根生烃演化规律,结合页岩油组成特征分析,探讨了岩石和干酪根中游离态与吸附态页岩油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当R_(o)=0.8%~1.2%时,古龙页岩干酪根处于生烃的主要窗口,R_(o)=1.0%左右处于生烃高峰期;页岩油形成早期,非烃、沥青质等重质组分含量高,进入生烃高峰后,重烃组分随R_(o)增大呈快速降低的趋势,饱和烃等轻质组分含量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干酪根生烃及产物组分演化特征决定了页岩油赋存状态的演化具有阶段性,可划分为3个阶段:(1)早期形成阶段,R_(o)<1.0%,页岩油以吸附态为主,主要赋存于干酪根内,岩石矿物中的吸附油不断增加;(2)吸附油大量形成阶段,R_(o)=1.0%~1.2%,页岩油主要以吸附态赋存于岩石矿物中,游离油主要赋存于干酪根中,但岩石矿物中游离油的相对比例呈快速上升的趋势;(3)游离油大量形成阶段,R_(o)>1.2%,吸附油大量裂解转化,页岩油主要以游离态赋存于岩石矿物中,在高演化阶段(R_(o)>1.4%)游离油开始裂解,气和轻烃比例增大,油质变轻。研究成果为古龙页岩油可动性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撑。
- 曾花森霍秋立霍秋立范庆华张晓畅逯瑞敬范庆华
- 关键词:页岩油赋存状态松辽盆地
- 松辽盆地北部扶扬油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松辽盆地北部的西坡、齐家古龙及东部的朝长、太平川、徐家围子东部等地是近两年松辽盆地北部重 点油气勘探区块,因而研究各区原油特征、划分原油类型、确定油气来源对进一步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松辽盆地北部的西坡、齐...
- 范庆华孙永红
- 关键词:油气勘探油气成藏地球化学松辽盆地
- 文献传递
- 松辽盆地嫩江组沉积时期古湖泊生产力
- 古湖泊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效烃源岩的形成和分布,因而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是指生物在能量循环过程中固定能量的速率,即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有机质的量(g/(m2·a)).生产力有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之分...
- 范庆华
- 关键词:油气资源烃源岩古湖泊生产力
-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油特征及勘探潜力
-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分布面积大,中央坳陷区内泥页岩处于成熟演化阶段,该套源岩不但为松辽盆地中浅层提供了丰富的常规油气,而且源岩内残留的大量石油也是松辽盆地北部重要的非常规资源.青一段暗色泥页岩厚度大,在40-90m...
- 霍秋立曾花森张晓畅范庆华
- 关键词:泥页岩勘探前景
- 松辽盆地双城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被引量:2
- 2021年
- 综合应用有机碳丰度、岩石热解、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和有机显微组分等多项指标,对松辽盆地双城凹陷下白垩统营四段烃源岩进行了分析,以揭示该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并探讨该凹陷内原油的可能来源。结果显示,营四段烃源岩有机碳(TOC)含量平均为2.97%,有机质类型为Ⅱ型,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高等植物,其次为层状藻等水生生物,镜质组反射率(R_(o))为0.83%~1.10%,处于生油窗内。烃源岩甾烷分布以C_(27)、C_(29)重排甾烷为主,规则甾烷以C_(29)占优势,具有高丰度重排藿烷,伴有早洗脱重排藿烷(C_(30)D/C_(30)H比值平均为0.68,C_(30)E/C_(30)H比值平均为0.32),反映沉积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的淡水半深湖-浅湖。双城凹陷原油为高蜡低硫轻质油,碳同位素平均为−29.69‰,来源于营四段烃源岩,其中登三段原油重排藿烷相对丰度较低,为烃源岩成熟度较低时生成的原油运移成藏;营四段原油重排藿烷相对丰度较高,且其与深度的变化规律与烃源岩基本一致,反映为近源成藏。
- 曾花森霍秋立霍秋立张晓畅范庆华司万霞
- 关键词:烃源岩沉积环境松辽盆地
-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湖相页岩油形成及赋存状态
- 通过抽提前后岩石有机质的组成变化,热解气相色谱,有机岩石学分析,二维核磁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湖相页岩油的形成过程及赋存状态;结合大量宏观地球化学数据的统计规律,建立了湖相页岩油的形成模式,定量评价游...
- 曾花森霍秋立范庆华张晓畅鄢仁勤
- 关键词:松辽盆地湖相页岩油
- 文献传递
- 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页岩储集特征及孔隙演化被引量:15
- 2019年
- 松辽盆地青一段是泥页岩油勘探重点层段。利用泥页岩物性分析、氩离子抛光和场发射电镜观察探讨该套泥页岩物性特征及孔隙类型,根据成熟度演化、生烃转化、有机酸含量与孔隙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泥页岩孔隙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一段泥页岩孔隙度较高、渗透率很低,总孔隙度平均为7. 94%,基质渗透率平均为1. 16×10^(-8)μm^2;孔隙类型有粒间孔、晶间孔、有机质孔、溶蚀孔和微裂缝;有机质孔为藻类生烃后残留孔隙,孔隙呈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状,直径多为20~400 nm,有机质孔形成于Ro为0. 7%以后,大量形成对应的Ro为0. 9%~1. 2%,在Ro为1. 2%时孔隙度达2. 7%;当埋深小于2 000 m时青一段泥页岩孔隙度随埋深增加而减小,当埋深大于2 000 m时孔隙度出现2个异常峰值,孔隙度的增大主要因为有机酸溶蚀和藻类生烃作用;根据孔隙度与埋深关系,预测了齐家—古龙凹陷为泥页岩油有利勘探区。研究成果可为松辽盆地泥页岩油勘探和评价提供依据。
- 霍秋立曾花森曾花森张晓畅付丽
- 关键词:孔隙类型孔隙演化泥页岩松辽盆地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