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苏日娜

苏日娜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包头医药卫生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并发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心肝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糖尿病大鼠
  • 1篇糖尿病合并
  • 1篇糖尿病合并冠...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内障
  • 1篇危象
  • 1篇罗格列酮
  • 1篇亢进

机构

  • 5篇包头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苏日娜
  • 2篇王云枝
  • 2篇魏枫
  • 2篇魏建华
  • 1篇靳广
  • 1篇乔庆红
  • 1篇郑玉云
  • 1篇张柱
  • 1篇许秀举
  • 1篇杜婧
  • 1篇张小洺
  • 1篇白琳
  • 1篇薛艳霞
  • 1篇高丽君
  • 1篇王津京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PARγ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其心肝等PPARγ表达的影响
魏枫杜婧许秀举靳广张小洺苏日娜薛艳霞白琳张柱乔庆红王云枝魏建华
简要技术说明: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30mg/kg)链尿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60只SD大鼠),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DM-C组(不用药),正常对照(NC)组,高糖高脂喂养组(HC ),DM-R组给予PPARγ...
关键词:
关键词:PPARΓ激动剂2型糖尿病罗格列酮
包头地区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选取受试者366例,用PCR-RFLP法测定基因型(包括PP、PA、AA三种基因型,由于AA突变率很低,用X/A作为PA、AA共同代称)。发现单纯T2DM组X/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vs0.28;P<0.05);T2DM合并CHD组X/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T2DM组(0.21vs0.1;P<0.05)。表明在已经发生了T2DM的患者中X/A基因型是T2DM合并C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王津京魏枫高丽君苏日娜王云枝郑玉云魏建华
关键词:多态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冠心病
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药物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DR)的危险因素及药物治疗。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4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镜检查,同时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24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7.98%(136/486),其中单纯型的105例(21.6%),增殖型的31例(6.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最高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餐后最高血糖、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的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延长、糖化血红蛋白、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运动锻炼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所致的视力损伤是不可逆,即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仍可能继续发展,因此它的治疗方法只能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提前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继续发展。由于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障碍是终生存在的,而且白内障发病原因没有完全清楚,故还缺乏能彻底治愈白内障的药物,仅仅是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苏日娜
关键词:2型糖尿病白内障并发症
甲亢并发甲亢危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甲亢并发甲亢危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治疗的587例甲亢患者中发生甲亢危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时找出甲亢危象的诱因并积极治疗甲亢危象。结果甲亢并发甲亢危象的诱因主要为非手术因素,占83.33%,手术因素占16.67%,治愈10例,治愈率83.33%,死亡2例,病死率16.67%。出现危象后处理及时准确,可提高成功率。结论甲亢并发甲亢危象应针对其诱因进行预防,发生甲亢危象后进行积极准确的处理,才能提高成功率。
苏日娜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危象发病机制
降糖药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特点。方法测定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空腹血糖、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结果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明显减低,且女性骨密度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减低明显,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苏日娜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