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丽君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人文
  • 3篇德育
  • 2篇德育机制
  • 2篇执政
  • 2篇人文和谐
  • 2篇未成年
  • 2篇未成年人
  • 2篇教育
  • 2篇和谐社会
  • 1篇德育渗透
  • 1篇德育实效
  • 1篇邓小平
  • 1篇邓小平理论
  • 1篇性教育
  • 1篇哲学
  • 1篇正义
  • 1篇执政建设
  • 1篇执政能力
  • 1篇人文精神
  • 1篇人文诉求

机构

  • 5篇株洲工学院
  • 4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作者

  • 9篇苏丽君
  • 2篇夏建文

传媒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求索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株洲工学院学...
  • 1篇株洲师范高等...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党的领导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2007年
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效率和执政地位不仅受党对政权领导能力的影响;而且受党对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领导能力的影响。加强党的建设,方能有效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夏建文苏丽君
关键词:执政能力协调发展
和谐兴国: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2010年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和谐兴国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必须遵循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真理尺度的统一性和价值尺度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苏丽君
关键词:人文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与增强德育实效的价值取向被引量:1
2007年
构建和谐社会在发展问题的价值选择上有着更高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高校德育应增强其实效性,围绕和谐社会的三个基本亮点,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礼仪习惯,发展学生的主体德育能力。
苏丽君
关键词:公平正义创新型礼仪习惯主体德育
建构人文和谐的家庭德育机制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客观需要而言,家庭德育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发挥的积极作用却比较小,究其原因,关键是它的自发性和非系统化制约了它的积极能力。因此,建构人文和谐的家庭德育机制是十分紧迫的,这样才能使它在“三位一体”的整体德育体系中扮演好其应有的角色。
苏丽君
关键词:未成年人家庭德育人文和谐
党的执政建设中的“和谐”问题
2006年
建构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新目标,执政党要努力提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构和谐社会的能力,涉及三个基本方面,即利益和谐、体制和谐、社会和谐。建构和谐社会就是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最优化。
苏丽君
关键词:执政建设利益最大化
建构对未成年人德育渗透的和谐人文机制
2005年
多年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党中央和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下.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由于受到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双重挤压.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出现人文魅力和人文价值渗透力的欠缺。变成了一种技术理性附庸。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促进德育回归人文,增强人化渗透和人文创新力,建构一种整体德育的社会大循环机制。
苏丽君
关键词:未成年人教育德育渗透人文和谐德育机制
论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中国化被引量:3
2005年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思想对东方落后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列宁把这个理论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俄国化;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把这个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并使“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在中国由可能一步步走向现实。
苏丽君夏建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建构和谐社会的哲学根本问题略论
2006年
建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对现代化实现过程的一种优化的价值选择。它标示着,在揭示和解释现代化进程中诸多价值困境的前提下,价值哲学的现代人文回归,以及它在“中国特色”语境中的理论指归与实践诉求。
苏丽君
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哲学人文诉求
论“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和谐互动被引量:1
2007年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规范性"顺从"教育受到质疑,但它与创造性"个性"教育应该是辩证统一的。要改造"顺从"教育,关键是要增强其有效性,在人本理念与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其与"个性"教育的和谐发展。
苏丽君
关键词:人本教育和谐互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