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炜
- 作品数:27 被引量:40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收入水平及政策激励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从家庭医生收入及满意度的角度,评价长宁区签约服务与医保支付协同改革中签约服务考核绩效激励的效果。方法通过管理人员访谈以及针对家庭医生的2013年和2016年两期问卷调查,了解长宁区家庭医生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变化,及其对工作积极性的影响。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月收入在8000~10000元的家庭医生占比由2013年的18.18%(26/143)提升到2016年的67.16%(90/134)。2016年,有11.72%(15/128)的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费占总收入的50%,家庭医生对于收入“不满意”的占比下降28.51个百分点;仍有51.91%(68/131)的家庭医生对目前的收入表示不满意,24.64%(34/138)的家庭医生认为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没有起到激励作用。结论长宁区家庭医生收入水平有较大提升,收入构成中签约服务费占比显著提高。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深入推进,签约服务费对家庭医生的“激励潜能”巨大。但在政策潜能释放过程中,也要预防三大政策风险。
- 方帅黄蛟灵梁鸿赵德余刘姗姗芦炜张宜民
- 关键词:医师家庭绩效考核
- 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职业认知及发展预期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医保支付方式联动改革的背景下,对家庭医生自身职业认知和发展预期进行研究,以提高制度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改革深化和效果持续。方法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对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进行全覆盖问卷调查。2013年一期调查人数为154人,2016年二期调查人数为143人。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与胜任情况,家庭医生认知与工作满意度情况,规范、行为导向与服务模式,职业发展预期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16年,约80%的家庭医生对家庭医生制度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对于自身职责“比较明确”者占比由2013年的55.26%(84/152)上升至61.27%(87/142)。家庭医生对自身工作价值和职业声誉的正向自评显著增加,约70%的家庭医生认为其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之上。家庭医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非常有信心/比较有信心”的人数占比由31.72%(46/145)上升至47.20%(59/125);对家庭医生制度前景看法“非常有信心/比较有信心”的人数占比由31.72%(46/145)上升至52.42%(65/124)。结论长宁区家庭医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预期有明显改善,其可推动医生行为沿既定路径有序调整,助力家庭医生制度顺利推进。
- 张宜民黄蛟灵梁鸿赵德余刘姗姗芦炜方帅
- 关键词:医师家庭
- 三医联动推广腹膜透析 优化终末期肾病治疗被引量:4
- 2017年
- 终末期肾病患者只能依靠维持性治疗(包括肾透析和肾移植抗排异)生存,治疗费用高昂。应优先选择直接与间接医疗费用低、治疗效果优、社会回归程度高的经济适宜技术,以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研究发现,腹膜透析具备上述技术优势,但由于医护人员激励不足而不被临床优先选择。应通过三医联动改革的方式,规范临床操作的技术路径,对诊疗服务项目合理定价,在绩效考核中激励医护人员应用适宜透析技术,并通过医保支付方式优化予以制度保障,联动破解"因病致贫"。
- 梁鸿王文仪芦炜袁丽
- 关键词:腹膜透析三医联动终末期肾病
- 构建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体系的政策价值与现实意义被引量:17
- 2013年
- 构建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体系在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建立有序、有效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在当前环境下建立这一服务体系难以通过行政化手段或医保报销手段实现,可行之路是采取权益交换的方式,而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是实现权益交换的关键组成和有效保障。同时实施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是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平台,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未来医院集团化的基础探索,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与现实意义。
- 梁鸿刘强芦炜
- 关键词:卫生体制改革
- 如何构建医疗联合体:组织模式、利益机制和服务内容被引量:69
- 2013年
- 建立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机制在当前医疗卫生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各地相继展开有关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于医疗联合体的组织模式、利益机制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将医疗联合体分为契约式、托管式和兼并式三种。通过SWOT方法分析医疗联合体成员开展协同服务的利益诉求和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利益平衡机制的三种方法,即夯实协同服务的群众基础、建立有效的补偿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考核管理机制。最后,总结了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的主要内容,从双向转诊服务、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 芦炜梁鸿
- 医保医师管理制度在医生层面的实施效果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从医生层面评价医保医师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执行情况,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以"KAP"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展开问卷调查,以护士作为对照,通过比较反映制度在医生层面的实施效果。结果护士在知晓、认知水平的得分均高于医生;护士对医生知晓情况和行为改变的评价低于医生自评;医生同护士差别最大的是手段认知中与惩罚措施相关的项目。结论医务人员对于制度的知晓和认知水平较低;医生中分摊处罚、逃避监管的想法较为普遍;医生对自身行为方式的转变存在高估的可能。
- 牛浩芦炜
- 关键词:实证研究KAP
- 上海市长宁区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制度设计被引量:20
- 2013年
- 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改革的保障,是建立有序、有效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而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制度改革为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长宁区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工作,从分级诊疗、远程医疗、集约化检验、信息化建设、社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了区域医疗联合体,建立了区域医疗卫生协同服务体系,开展相关协同医疗服务。
- 葛敏江萍赵晓鸣徐蕾马周理芦炜
- 上海市长宁区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政策效果、经验与建议被引量:21
- 2013年
- 上海市长宁区结合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情况和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布局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居民对双向转诊服务的利用,初步引导了有序就医新秩序的建立,取得了一定成效。长宁区的实践经验主要是结合社区卫生改革,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核心;因地制宜,建立多渠道双向转诊平台;强调自主选择,建立新型有序就医链条。同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双向转诊的可持续性、上转容易下转难、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江萍陈支援缪栋蕾芦炜
- 关键词:资源整合
- 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费用负担分析与政策建议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肾透析和肾移植抗排异)费用支出与构成,测算经济成本,为终末期肾病卫生资源配置与保障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医疗保险参保人中肾透析、肾移植的大病标识人员时间序费用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结果 2007—2013年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年均费用分别为10.75万元、8.60万元和11.22万元,涨幅分别为5.18%、3.27%和1.27%。在连续治疗8年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累计支出治疗费用102.70万元、87.16万元、87.24万元,血液透析治疗支出最高。在三级医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年均治疗支出高于在二级医院治疗的患者,腹膜透析则相反。结论应基于经济适宜性优先推广腹膜透析,手段包括建立腹膜透析三级诊疗服务体系,优化透析治疗的保障政策,通过病种管理实现倾斜激励。
- 王文仪梁鸿芦炜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
- 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认知、利用及满意度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背景双向转诊是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针对双向转诊的研究较少。分析双向转诊的认知、利用、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对充分发挥转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认知、利用及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双向转诊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19年8-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8个商务楼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楼宇白领人群基本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双向转诊服务的认知、利用情况及满意度。共发放问卷1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48%。结果共967例填写了认知情况,上海市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知晓率为17.27%(167/967);共有958例填写了转诊服务使用情况,其中165例(17.22%)使用过双向转诊服务;共有182例有效填写了转诊方式,其中101例(55.49%)自己要求转诊,43例(23.63%)经主治医生建议转诊,38例(20.88%)两者兼备;共有181例有效填写了转诊顺利情况,其中108例(59.67%)转诊不顺利;共有188例有效填写了满意度情况,其中16例(8.51%)非常不满意,31例(16.49%)不太满意,102例(54.26%)一般满意,34例(18.09%)比较满意,5例(2.66%)非常满意。不同性别、常住地址、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职业、收入、家庭医生认知和利用情况的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知晓率比较、利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水平、职业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对双向转诊总体知晓率和利用程度较低,了解和签约家庭医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和促进居民利用转诊服务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基层首诊、进而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稳固分级诊疗模式。
- 刘铁鑫郝雨崔雅琦刘蕊杨永华马晓骏孙靖王朝昕芦炜黄蛟灵
- 关键词:双向转诊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