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行远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膀胱
  • 2篇移行细胞
  • 2篇移行细胞癌
  • 2篇增生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癌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膀胱移行细胞
  • 2篇膀胱移行细胞...
  • 2篇沉默
  • 1篇代谢
  • 1篇多聚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右肾
  • 1篇右肾积水
  • 1篇狱卒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中国性学会

作者

  • 7篇肖行远
  • 4篇蒋国松
  • 4篇王智宇
  • 3篇吕磊
  • 3篇曾甫清
  • 2篇汪良
  • 2篇杨军
  • 1篇沈洪亮
  • 1篇邱宇甲
  • 1篇刘德风
  • 1篇卢剑
  • 1篇刘可
  • 1篇朱朝辉
  • 1篇肖荆
  • 1篇邓军洪
  • 1篇姜辉
  • 1篇祖雄兵
  • 1篇高瞻
  • 1篇邱敏
  • 1篇顾朝辉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大众医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性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干扰RNA特异性沉默泛素特异肽酶22基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11年
目的:研究小RNA干扰泛素特异肽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22,USP22)基因表达对膀胱癌EJ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USP22基因的3条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及阴性siRNA,并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然后用脂质体Translipid转染EJ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EJ细胞中USP2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3条针对USP22基因的特异性siRNA均能抑制USP22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中USP22-siRNA-1的沉默效率最高。转染USP22-siRNA-148h后,EJ细胞中USP2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5%和80%,而且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结论:USP22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沉默USP22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膀胱癌EJ细胞增殖。推测USP22基因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一个新靶点。
吕磊曾甫清唐冬王智宇蒋国松肖行远
关键词:膀胱肿瘤细胞周期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IGF-1轴下调良性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活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作用后良性前列腺上皮细胞BPH-1和P69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改变的情况,并检测二甲双胍对IGF-1促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方法:以不同浓度(0.5、1、5、10mM)二甲双胍处理BPH-1和P69细...
肖行远
关键词:二甲双胍良性前列腺增生IGF-1二甲双胍良性前列腺增生IRS-1二甲双胍良性前列腺增生IGF-1二甲双胍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IGF-1
文献传递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KM2与多聚嘧啶串结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PKM2与多聚嘧啶串结合蛋白(PT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PKM2和PTB mRNA在不同分级膀胱癌组织和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PKM1、PKM2和PT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PKM1、PKM2与PTB的表达差异.结果 PKM2与PTB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明显增高,以高分级癌组织和癌细胞株中最为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KM2阳性率为84.4%(38/45),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60.0%(27/45),P<0.05;PT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中的阳性率为95.6%(43/45),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55.6%(25/45),P<0.05,且PKM2的表达与PTB呈正相关.结论 PKM2与PT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PTB可能通过对PKM2的选择性剪接而调控膀胱癌细胞的能量代谢.
杨军王智宇蒋国松吕磊肖行远朱朝辉曾甫清
关键词:能量代谢膀胱移行细胞癌PTB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期间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工作指南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我国已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此外,COVID-19疫情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大流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UTS)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大多数LUTS/BPH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抗击COVID-19疫情的斗争中,提高LUTS/BPH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加强LUTS/BPH患者的互联网医疗、门诊和住院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LUTS/BPH临床实践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方案和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我们编写了LUTS/BPH在预防和控制COVID-19流行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供泌尿外科医务人员参考。
刘余庆邱敏卢剑刘可肖春雷刘德风姜辉邱宇甲高瞻邵魁卿丁家森姜昊文茅善华邹鲁佳肖荆沈洪亮祖雄兵莫淼陈朝晖汪良肖行远邓军洪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候选肿瘤干细胞标记物USP22mRNA水平定量分析及其与肿瘤分级的关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USP22 mRNA在不同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分别抽提不同级别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总RNA,经RT为cDNA后,采用qRT-PCR法检测USP2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USP22的表达明显低于膀胱肿瘤组织,几乎不表达;不同级别膀胱肿瘤组织中,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和低级尿路上皮癌中USP22的表达要明显高于其在高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特别是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USP22的表达仅略高于其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论:USP22可能是正常干细胞向肿瘤干细胞恶变的关键调节分子,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诊断移行上皮癌侵袭性的有效指标。干扰其蛋白质合成将成为一个抗肿瘤生长的新靶点。
骆杨曾甫清顾朝辉汪良王智宇蒋国松肖行远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标记物膀胱移行细胞癌
狱卒不及防的肾绞痛
2015年
清晨,王女士刚起床不久,右侧腰问猝然一阵剧痛袭来,放射至小腹及大腿内侧,并伴有恶心感。一时间,王女士疼得无法站立.赶紧请假,在家人陪同下,赶到医院就诊。经询问病史、查体和尿常规检查,医生初步诊断王女士患有急性肾绞痛。经镇痛处理后,王女士才慢慢缓过神来,连连感叹道,自己平时身体很好,不想被这肾绞痛,几乎痛掉半条命!经进一步检查,王女士肾绞痛的病因被找到: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右肾积水。
章小平肖行远
关键词:急性肾绞痛尿常规检查大腿内侧镇痛处理右肾积水
非对称性小RNA干扰技术介导的USP22基因沉默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观察非对称小干扰RNA(aiRNA)对膀胱癌EJ细胞泛素特异肽酶22(USP22)基因的沉默效率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USP2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及aiRNA,利用脂质体Translipid转染EJ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转染前后EJ细胞USP22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比较USP22 siRNA与USP22 aiRNA对USP22基因沉默效率及特异性的差异.结果 浓度为50 nmol/L的15/21 USP22 aiRNA能明显抑制EJ细胞中USP22基因mRNA的表达,转染48 h后USP22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到最低[(8.30±1.68)%,P<0.05],且其沉默效率和特异性明显优于USP22 siRNA.结论 以非对称小RNA干扰技术为基础设计的USP22aiRNA能够有效沉默USP22基因,并且降低了非特异性的脱靶效应,减少了受RNA干扰中的"饱和机制"及"竞争机制"的影响,弥补了传统siRNA的一些不足.
吕磊杨军王智宇蒋国松肖行远
关键词:基因沉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