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朝胤

作品数:49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化学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电弧离子镀
  • 9篇离子镀
  • 7篇氧化硅
  • 7篇气凝胶
  • 7篇显微硬度
  • 7篇二氧化硅
  • 6篇涂层
  • 6篇摩擦学
  • 6篇金属
  • 6篇类金刚石
  • 6篇二氧化硅气凝...
  • 6篇磁控
  • 6篇磁控溅射
  • 5篇溶胶
  • 5篇摩擦学特性
  • 5篇硅溶胶
  • 5篇非平衡磁控溅...
  • 5篇TIN薄膜
  • 4篇镀层
  • 4篇石墨

机构

  • 48篇西南大学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马鞍山钢铁股...
  • 2篇中冶赛迪工程...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8篇聂朝胤
  • 14篇谢红梅
  • 8篇杨娟
  • 7篇卢春灿
  • 7篇张碧云
  • 7篇陈志谦
  • 6篇贾晓芳
  • 4篇金义栋
  • 4篇冉春华
  • 4篇赵洋
  • 4篇张瑜
  • 4篇祝闻
  • 4篇王丽丽
  • 4篇田鹏
  • 4篇曲燕青
  • 3篇唐杰
  • 2篇文晓霞
  • 2篇胡岚岚
  • 2篇张步海
  • 2篇惠卫军

传媒

  • 7篇表面技术
  • 6篇材料导报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功能材料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金属学报
  • 2篇新技术新工艺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真空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 1篇第7届全国表...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应力缓和层的硬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含应力缓和层的硬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金属氮化物薄膜中,每隔一定间隔加入一定厚度的同样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来降低薄膜的内部应力,防止薄膜从基体脱落。该多层膜是由沉积氮化物和沉积金属层两个过程重复交替进行而成。本发明可...
聂朝胤田鹏曲燕青张碧云
文献传递
冷轧带钢表面残污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0年
综述了冷轧带钢表面残污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称量法、有机溶剂浸洗-质量法、反射率法、接触法、循环伏安法、水滴法等。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带钢表面残污物检测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王宇贾晓芳刘晓魁高鹏飞曾志军聂明聂朝胤
关键词:冷轧带钢清洁度
掺Ti量对类金刚石薄膜机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Ti靶溅射电流,在不锈钢衬底表面沉积了不同掺Ti量的类金刚石薄膜(Ti-DLC),研究了掺Ti量对薄膜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膜/基结合强度、断裂韧性及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DLC薄膜掺杂Ti后,硬度明显提高,且随着Ti靶溅射电流的增大,薄膜硬度先增加、后降低,Ti靶溅射电流为1.5A时,薄膜硬度最高;掺杂适量的Ti,可以明显改善DLC薄膜的膜/基结合强度和断裂韧性,并能明显降低DLC薄膜的摩擦系数。
祝闻冉春华金义栋聂朝胤王振林
关键词:非平衡磁控溅射摩擦磨损性能
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CrN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性能研究(英文)
2008年
采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技术沉积了CrN薄膜,并考察了在不同偏压下薄膜的表面形貌、相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随着偏压的增加, CrN薄膜表面颗粒逐渐变少,表面粗糙度降低,结晶度增大,偏压为-100 V的CrN薄膜具有致密的表面结构,较高的硬度,最佳的抗磨性能.
杨娟文晓霞卢春灿陈志谦聂朝胤
关键词:CRN表面形貌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复合硅基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利用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复合优化了有机硅源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有机硅气凝胶孔隙尺寸大,隔热性能较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微球的引入,细化了气凝胶二次粒子的尺寸,气凝胶骨架由珍珠链状结构转变为紧密堆叠结构,骨架连接强度得到显著增强。得益于这种转变,复合气凝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当压缩应变为80%时,其应力从81.5 kPa增大到175.1 kPa。与此同时,复合气凝胶隔热性能也进一步提升,导热系数从0.0469 Wm^(-1)·K^(-1)下降到了0.0408 Wm^(-1)·K^(-1)。
唐杰秦陆洋彭慧慧匡亮王丽丽聂朝胤
关键词:力学性能隔热性能
复合表面处理改善304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方法采用电镀法在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镍涂层预处理,然后在450℃及以下,于流动的高纯度NH3中进行气体渗氮,获得复合表面处理试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渗氮层的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使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选用硬度相差很大的两种材料GCr15和Si_3N_4作为摩擦副,对其耐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在400℃时,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基底表面生成约6.34μm厚的连续渗氮层,而单一渗氮试样表面没有渗氮层形成,而且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厚度为24.26μm,约是单一渗氮处理试样的7.85倍。40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组成。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和少量铬的氮化物组成。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最大硬度分别为780HV0.05和1450HV0.05,分别是原材料的3.3和6.2倍。与原材料相比,以GCr15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75.7%和89.4%;以Si_3N_4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82.5%和88%。结论镍涂层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气体渗氮效率。复合表面处理明显提高了材料的渗氮层厚度、硬度及耐磨性。
沈倩倩向莉张瑜李雪莎聂朝胤
关键词:渗氮层微观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
电弧离子镀CrN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W18Cr4V高速钢试样上制备了CrN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议、显微硬度仪、磨损试验机等对涂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经工艺优化后的CrN涂层和TiN、TiAlN涂层以及未涂层钻头干式钻削7075铝合金的切削性能,得出了最佳的沉积偏压和切削转速。结果表明,偏压为-50^-150 V时,涂层均由Cr2N相和CrN相组成,随偏压增加,涂层表面粗糙度降低,硬度和耐磨性增强;偏压过高,涂层的微观质量和性能反而下降。偏压为-100 V时,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最佳。CrN涂层可显著提高高速钢刀具的切削性能,减小刀具磨损,延长刀具寿命。其钻削性能优于TiN、TiAlN涂层,明显优于未涂层。2 230 r/min为CrN涂层的最佳切削转速,经工艺优化后的CrN涂层钻头平均寿命约为未涂层钻头的5倍,其破损机制属于粘着磨损。
杨娟陈志谦聂朝胤
关键词:CRN涂层表面形貌
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沉积氮化钛薄膜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氮气流量以及离子源功率,在低温(150℃)条件下以不锈钢为基体制备了氮化钛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显微硬度计、球盘式摩擦磨损仪、压痕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硬度、耐磨性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采用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法在150℃低温条件下能制备出具有良好特性的金黄色的氮化钛薄膜。当氮气流量为20sccm、离子源功率为300W时,制备的薄膜硬度达到2039HV,且薄膜的耐磨性与结合强度最佳。离子的轰击作用使薄膜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卢春灿聂朝胤潘婧贾晓芳谢红梅杨娟
关键词:磁控溅射氮化钛
一种柔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CTAB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乙醇、水和盐酸;S2,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TEOS、MTES和DEDMS,混合搅拌...
张瑜聂朝胤谢红梅
电镀Zn-Ni合金镀层结构及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一种Zn-Ni合金碱性电镀体系中,应用电化学沉积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快速制备了Zn-Ni合金镀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Zn-Ni合金镀层及Zn镀层的微观结构及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Zn-Ni合金镀层晶型为γ晶型,镍和锌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37%和85.63%;通过不同电介质溶液模拟不同环境考察Zn-Ni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Zn-Ni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位相对于Zn镀层正移了245 mV,腐蚀推动力比Zn镀层小,其腐蚀电流密度是Zn镀层的0.15倍;在1mol/L的NaOH溶液中,Zn-Ni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位相对于Zn镀层正移了59mV,其腐蚀电流密度是Zn镀层的0.86倍,所获得的Zn-Ni合金镀层在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都具有很强的耐蚀性.
刘晓东聂朝胤赵洋聂燕中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动电位极化耐蚀性交流阻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