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玉荣

作品数:30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11篇梗死
  • 5篇血管
  • 5篇急性
  • 5篇急性脑梗死
  • 4篇动脉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新疆哈萨克族
  • 4篇基因
  • 4篇哈萨克族
  • 3篇血管病
  • 3篇血压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ICAM-1
  • 2篇电生理
  • 2篇选择素
  • 2篇血管疾病

机构

  • 18篇石河子大学医...
  • 11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石河子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29篇耿玉荣
  • 11篇王宏
  • 6篇张惠丽
  • 6篇谢靖
  • 4篇梁华峰
  • 4篇张云霞
  • 3篇任宏强
  • 3篇任静
  • 3篇翁萍
  • 3篇张忠双
  • 3篇张惠丽
  • 3篇刘春红
  • 3篇冯丽娜
  • 3篇刘娟
  • 2篇吐尔逊纳依
  • 2篇刘桂云
  • 2篇马克涛
  • 2篇柳英杰
  • 2篇赵磊
  • 2篇胡佳俊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8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式教学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务人员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目前流行的多种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当中,进行对比和评价各自的优缺点。优化教学方案,得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规培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员人际沟通能力,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诊疗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姚恩生唐燕张云霞张惠丽刘桂云刘春红李晓军余鹃唐娟谢靖耿玉荣梁华峰冯丽娜申婧田凤欧华静王宏
关键词:临床教学住院医师神经内科
瑞舒伐他汀对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H、6MWD、血清IL-6及半乳糖凝集酶-3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Pm、PAPs均有所下降,6MWD有所提高,但对照组患者PAPm、PAPs下降水平低于治疗组,6MWD提高水平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半乳糖凝集酶-3指标均有所下降,对照组患者下降水平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瑞舒他汀治疗,可降低肺动脉压力及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孙永彪任宏强耿玉荣赵磊刘红阳马克涛张忠双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慢阻肺肺动脉高压
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K469E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不同类型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位点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对新疆哈萨克族180例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8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ICAM-1基因K469E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 ICAM-1基因K469E位点K等位基因在脑梗死组及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8.455,P=0.004),KK基因型在脑梗死组及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5.50,P=0.000),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基因型频率KK 0.632、KE 0.250、EE 0.118,小动脉闭塞(SAO)型脑梗死基因型频率KK 0.683、KE 0.192、EE 0.125,两组相同基因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4,P=0.649),LAA组K等位基因频率0.757,E等位基因频率0.243,SAO组K等位基因频率0.779,E等位基因频率0.22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245,P=0.620)。结论 ICAM-1基因K469E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脑梗死相关,K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脑梗死患者易感基因。
耿玉荣陈欣欣任宏强
关键词:K469E脑梗死
超声造影联合动态血压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价值分析
2017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动态血压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诊治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n=125)和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组,n=125)作为研究对象.两组都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造影检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肾病组的24 h SBP、24 h DBP和24 h PP值[(88.28±0.44)mm Hg、(138.28±10.56)mm Hg和(57.39-±7.14)mm 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4.58±7.11)mm Hg、(147.29±19.44)mm Hg、(63.98±5.3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病组的达峰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曲线尖度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肾病患者24 h SBP、24 h DBP和24 h PP均与超声造影的达峰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293、0.413、0.433,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 h SBP、24 h DBP、达峰时间对高血压肾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动态血压评价原发性高血压肾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任静翁萍吐尔逊纳依耿玉荣胡佳俊刘娟
关键词:超声造影动态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肾病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65例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神经科专业医师对所有CSV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HAMA评分≥7分的患者被纳入焦虑组(70例),其余情况被纳入非焦虑组(95例)。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HMGB1对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预测价值。结果焦虑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非焦虑组[287.01(188.19,355.54)ng/Lvs260.87(146.48,328.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相关影响因素后,血清HMGB1水平仍然是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1.004,95%CI:1.000~1.007,P=0.046)。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HAMA总评分、失眠和精神性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P<0.01)。HMGB1预测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9(P=0.020)。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有关,血清HMGB1水平对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丁文华王育伟邱景景耿玉荣
关键词:焦虑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LOGISTIC模型
肿瘤样脱髓鞘病1例
2016年
患者女,43岁,以"发作性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1 h,左侧肢体无力2d"为主诉于2015年1月5日收住院。2015年1月3日晨起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抬举费力,左手握物不牢,行走向左侧倾斜,1月4日家人感患者反应迟钝,问话响应速度慢,出门后不能回家,持续约3 h缓解。
耿玉荣赵雯张惠丽王宏
关键词:左侧肢体无力脱髓鞘病侧脑室后角脑组织水肿脱髓鞘假瘤
中枢毒蕈碱受体对大鼠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中枢毒蕈碱受体(M受体)对大鼠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加兰他敏组、中枢M受体拮抗组、新斯的明腹腔组、新斯的明侧脑室组、M1受体激动组及M2受体拮抗组。将迷走神经放电信号引导至BL-420F生理仪持续记录,其中采样速率1k Hz/s,滤波范围100~1 000 Hz。稳定记录神经放电信号10 min(作为基础值)后,按照上述分组注射相应药物,并持续记录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60 min。整个放电观察周期内,每隔10 min为时间点,记录放电频率和峰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传出放电频率于加兰他敏注射后17 min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期间最高值为(516±40)Hz,最低值为(249±26)Hz,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加兰他敏前给予硫酸阿托品干预处理后,各时间点放电频率和峰值与给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放电图内仅观察到散在爆发电位。腹腔注射新斯的明前10 min内观察,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和峰值记录无明显变化(P>0.05)。侧脑室注射新斯的明前10 min内观察,放电频率和峰值无明显变化(P<0.05)。放电频率于新斯的明注射后13min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注射MCN-A-343前10 min内观察,放电频率和峰值记录无明显变化。放电频率于MCN-A-343注射后12 min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注射美索曲明前10 min内观察,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和峰值无明显变化,注射美索曲明后8 min左右,放电峰值显著增加,持续48 min后回落至注射药物前水平,期间各时间点,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电频率于美索曲明注射后17min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张忠双李新芝魏丽丽孙永彪耿玉荣任宏强周永
关键词:毒蕈碱受体加兰他敏胆碱酯酶抑制剂脓毒症
不同检测方式对瞬目反射结果判断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国内有作者利用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在Bell麻痹病程中进行检测,认为其早期检测异常率可达100%,并且在其后的随访观察中,BR的恢复与否与预后亦密切相关,故BR与面神经F波、面神经电图已成为面神经麻痹的重要电生理检查方法。但不同的检测手段对结果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不同方式对Belt麻痹患者进行BR检测,以期能发现不同的结果描述。
张惠丽耿玉荣梁华峰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检测手段
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CI模型),取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CCI+普瑞巴林治疗组,Ⅲ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予3mg/kg普瑞巴林,Ⅳ组为CCI手术组。分别于术前0d及术后1d、3d、5d、7d、9d、11d、14d以热辐射法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观察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术后14d,Ⅳ组和I、Ⅱ、Ⅲ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I、Ⅱ、Ⅲ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瑞巴林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慢性神经病理痛行为学表现。
张忠双耿玉荣李静朱贺王凌马克涛赵磊司军强
关键词:普瑞巴林神经病理性痛
伴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价在溶栓时间窗内,对伴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245例,均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36 h内复查颅脑CT,36 h^7 d完成颅内血管评估。根据血管评估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无UIAs组(n=224)和UIAs组(n=2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7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分级,以及溶栓后的出血情况。结果共检出伴UIAs患者21例(8.6%),UIAs 25个,直径为2.0~8.0 mm,平均直径为(4.1±1.7)mm。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吸烟率、饮酒率、合并糖尿病发生率、合并高血压发生率、合并高脂血症发生率、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率、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前BMI、收缩压、舒张压,溶栓次日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小板计数、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IAs组患者溶栓次日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低于无UI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和溶栓7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7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90 d后,两组患者mRS为0~2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非症状性颅内出血(N-s ICH)、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HA)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8.0 mm UIAs的AC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能不会增加患者的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这为静脉溶栓患者的选择和判断提供了依据,但结果仍需大样本研究的证实。
耿玉荣柳英杰张云霞刘春红王宏张惠丽
关键词:脑梗死颅内动脉瘤血栓溶解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